6岁的英国乔治小王子,喜欢上了舞蹈,并开始认真上芭蕾舞课。这本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
但这件事传到美国媒体那里却变了味,美国ABC著名电视节目《早安美国》中,主持人Lara Spencer对此事冷嘲热讽了一番。
她说:“未来的英国国王,将放下玩具,开始上宗教学课、电脑课、诗歌课,和芭蕾舞课。”说到“芭蕾”时,Lara直接笑了出来。
可见她对小王子学芭蕾的事情充满了嘲讽和调侃,同时也折射出部分人对于养育过程中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在他们的眼里,男孩爱上芭蕾是缺乏阳刚之气,没有前途的事情。
为了推翻Lara的偏见,网友们纷纷在网络上用自己、自己的学生、舞伴、老师甚至孩子的故事证明:男孩也可以喜欢跳舞,跳芭蕾!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且不被嘲笑的权利!
时代的发展和言论的自由化,让更多人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固有的思想偏见提出了质疑。然而,假如这种偏见被认为是正确的,没有人质疑它。
那将会有很多男孩和女孩们,因为坚持一些不符合刻板印象的爱好而被人嘲笑、霸凌,最终,因为偏见、歧视放弃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这是很可悲的!
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喜欢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了,这些标签多带着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子,很多人会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说出类似这样的话:
对男孩说:你不能哭,不能胆小,必须勇敢,不能娘娘腔……
对女孩说:你要文静,要心思细腻,不能假小子……
很多心理学研究认为,养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会阻止孩子的自由发展。
比如:女孩跟男孩比,不太会选择那些需要“非常聪明”才可以的活动,这可能会导致科学和数学成绩方面的长期性别差异。
甚至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成绩升学,以及可能会决定孩子的人生是否幸福。
从小给孩子贴标签,养育中的性别偏见对孩子的伤害将是一辈子的,导致孩子一直都会处于自卑的状态,尤其在与异性竞争的时候。
就算接受再好的教育,都不能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底气,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这种不自信的状态会让孩子反而甘当人肉背景板,因为她的父母就是这样从小灌输她的呀。
有见识,有远见的父母从来不会说:男人不需要心思太细腻,这样不够阳刚;女人那么努力干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人就该在外面打拼,家里的事儿就该女人管;女孩太强、太独立、太厉害,不招人喜欢,命不好……
他们对孩子的养育,不只是注重养尊处优衣食不缺,更注重遵循孩子本心,不受性别的影响和束缚,有独立的人格和丰盈的内心,一直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意愿去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因此你的孩子是否成功,完全看你是如何教育Ta的。
说到用刻板的性别印象养孩子的区别,必须要说一说林徽因和陆小曼了。
这两位当时最闪耀的名媛,都是新女性,都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拥有相似的家庭背景。
林徽因从小能讲流利地道的英文。16岁时,父亲带她游历欧洲开拓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她在“放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建筑形象和设计艺术大开眼界,由此,成了她一生的志向和兴趣所在。后来她求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建筑美术系。
陆小曼则是精通英文、法文。为了拓展眼界,父亲送她去外交部实习,与各国名流政客谈笑自若。
她擅长油画、钢琴,还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大师研习国画。
她两都受到最好的教育,精通多国语言,才华横溢,还有宽阔的眼界和见识。
林徽因学贯中西,成为清华大学国宝级教授,中国建筑学的先驱,还成为了著名的诗人和作家。更别提她和梁思成的美满姻缘,可谓是人生赢家。
陆小曼却被培养成一个交际花,才华横溢,却不愿意用自己的任何一点才华和努力规划生活。她只希望成为一个名流的太太,却落得个晚景凄凉,孤独终老的下场。
因为,她的父母一直告诉她,对女人而言,爱情和婚姻是最重要的,至于理想、信念和成就,只是若有若无的点缀罢了。
刻板印象就像是一副黑色的沉重锁链,捆住了孩子的翅膀,也捆住了他的无限可能,让他的舞台变得狭窄。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打破了刻板印象,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前段时间,一位70后外企精英辞职当上了全职奶爸。全职妈妈做的事情,他都一手包揽,笑言:“不能让老婆老得那么快。”
这才是建立在平等观念上的自我价值认同。由性格和能力决定的家庭分工,让一个家庭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
还有把教育孩子当做了自己的事业来做的蔡笑晚先生,6个孩子养出5个博士。
他说:如果有一张名片,我一定会在正面印上:姓名:蔡笑晚,职业:父亲。
当我们再去评价一位男性是否成功时,事业上的成功不再是唯一衡量的标准。李嘉诚先生说过: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家庭教育上的失败。
家庭和谐、婚姻美满、夫妻和睦,儿女健康成长,哪一项都可以作为认定是否成功的因素。
男孩女孩除了生理结构不一样,精神层面的渴求都一样:他们都渴望被看见、被回应,渴望独立思考、自由探索。
如果要说差异,每个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都是不一样的,父母能够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去给孩子灌输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
国外研究发现,兼有温柔,细致气质的男孩,或者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都比较好。
现在,男女分工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男人可以去做全职奶爸,化妆师,造型师,女人也可以去做宇航员,工程师和政府首脑。
我们为什么还要因为刻板印象去毁掉孩子的无限可能?
抛开功利性的一面来说,被爱和自由养育出来的男孩女孩,都一样具备细腻的感性与完善的理性,捍卫界限的勇气和尊重不同的智慧,不是吗?
男孩女孩该怎么养?都视为独立而有趣的灵魂去养育,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