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顽固性疾病,难治愈,易反复发作。若不能及时治疗,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加重,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生命。患有哮喘的张女士就因喝牛奶引发哮喘差点丧命。
家住马王堆的30岁张女士,1年前患上哮喘,平时由于症状较轻,一直没有规范性治疗。
半月前的一天夜里,张女士喝牛奶后再次出现喘息,气短、呼吸困难。家人拨打120求救。
湖南省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何则军医生团队接到电话后,迅速抵达现场。
到达现场时,张女士已经意识不清,奄奄一息,血氧饱和度只有40%,远低于95-100%的正常值。
医护人员考虑患者是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立即予以开放气道呼吸球囊辅助呼吸、药物解痉、平喘等急救措施,并转运医院抢救。
入院检查后,确诊张女士为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经2小时全力抢救,张女士转危为安。通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目前张女士已症状好转出院了。
“许多哮喘患者常认为哮喘只要不发作就不用治疗。”120急救中心熊选政主任介绍,实际上,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缓解期间,支气管腔内仍有炎症存在,一旦接触变应原,便可能出现明显的哮喘症状,甚至诱发重症哮喘,张女士这次发病正是如此。
熊选政主任表示,有效防治哮喘,一定坚持科学用药,定期检查,避开以下5点用药误区。
1.不敢使用吸入激素
很多哮喘患者害怕使用激素,担心用了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儿童患者家长还担心会抑制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身高。
其实,糖皮质激素用于预防哮喘发作的用药途径为局部吸入,其主要作用在支气管和肺部,其使用剂量比全身用药要低得多,极少引起全身不良反应。
2.仅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控制发作
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可迅速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哮喘发作症状,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药物。
但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临床将气道炎症定性为慢性病症,因此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是不够的,还应联合使用激素,才能更好地控制发作症状。
3.滥用抗菌药物
很多患者认为哮喘不过是炎症,用抗生素准没错。其实这是错误的。
哮喘是呼吸道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大多数情况并不存在细菌感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局部激素已可控制95%以上的症状,并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
只有极少数情况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也应由专业医生来判断,患者切勿自行滥用。
4.哮喘发病时才用药
哮喘急性发作后才紧急用药缓解是治疗中常见的误区。
哮喘用药可大致分为两类:维持治疗用药和紧急缓解用药。
当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紧急缓解用药可改善发病时的急性症状。但因炎症会长期存在,所以患者在没有症状时也是需坚持用药的。
5.盲目相信偏方
切勿相信所谓偏方,否则不仅会延误治疗,还可能会带来伤害。
若需中西医兼治,建议到正规医院找中医专家诊治。
哮喘并不可怕,正确认知,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就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让每一位患者能自由呼吸。
(编辑Rainbow。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彭浪 罗爽英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