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启用新航站楼 智慧打造“有生命力”的航站楼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7日电(记者王菲)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启用新航站楼,年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较原有机场保障能力增长两倍以上,国际航空枢纽的“含金量”日益凸显。

俯瞰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中建八局供图)

俯瞰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中建八局供图)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采用“主楼+三指廊”构型,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超过了现有的T1、T2、T3航站楼的面积总和,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其以“丝路天山”为主题,从大漠、雪山等地域景观中提取元素,屋面的三个起伏隐喻“天山”,形成了连绵起伏的壮丽景象,整体造型兼有天山的巍峨大气和丝绸的柔美飘逸,全面诠释了乌鲁木齐机场作为“一带一路”枢纽节点的国门形象。

4月17日,旅客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候机厅与乌鲁木齐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17日,旅客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候机厅与乌鲁木齐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承担建设任务的中建八局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总工程师麦麦提明·图尔迪买买提介绍,该项目结构类型多、工期紧、模式新、工艺复杂、现代化程度高,针对这些特点,中建八局的建设者们研究出大体量大面积高填方道基沉降及结构监测技术、新疆戈壁料再生低造价混凝土技术、超长混凝土结构变形、大跨度波浪形双曲面钢屋盖变形控制及监测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4月17日,旅客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出发大厅。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17日,旅客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出发大厅。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还将绿色施工与文明工地创建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中建八局项目经理于江说道,“北航站区主楼的设计采用侧窗形式在出发层,侧向天窗将柔和的光导入室内、将热挡在室外,结合可开启的屋顶侧窗,上下贯穿的中庭能够有效地起到拔风作用”。楼内结合本土植物打造绿色生态景观,有效改善了室内微气候,车库顶部结合覆土式景观,为车道边繁忙的交通环境提供了“绿肺”,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能耗低于同等规模机场的80%。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北航站区正式运行后,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将达到最高等级4F,可起降空客A380飞机,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

4月17日,南航机务工程师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停机坪为航班起飞做最后的检查工作。新华社发(徐锐 摄)

4月17日,南航机务工程师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停机坪为航班起飞做最后的检查工作。新华社发(徐锐 摄)

4月17日,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入境大厅,旅客在办理入境手续。新华社发(徐锐 摄)

4月17日,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入境大厅,旅客在办理入境手续。新华社发(徐锐 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