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是踏青、旅行、享受户外时光的好机会,但阳光、花粉、蚊虫等也可能给皮肤带来挑战。长沙市第四医院皮肤科医生总结以下实用防护攻略,助您远离皮肤困扰,轻松享受假期!
防晒伤:别让紫外线“灼伤”您的假期
五一期间天气晴朗,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势来袭”。当阳光照射在皮肤上的时间过长,就很有可能出现红斑肿胀脱皮,伴有疼痛感,我们称之为“急性光损伤”,也叫“日晒伤”。不仅如此,紫外线还会导致人晒黑、皮肤老化。
那么如何避免晒伤呢?
防晒小贴士来啦~
1、牢记ABC原则:
A(Avoid):尽量避免上午9时至下午3时进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尽量在树荫或阴凉处行走。
B(Block):选择SPF≥30、PA+++的广谱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出汗或游泳后需及时补涂。
C(Cover):戴宽檐帽、墨镜,穿防晒衣(UPF50+更佳)。
2、晒后急救:
若皮肤发红、灼痛,立即冷敷或外用炉甘石洗剂。避免抓挠脱皮部位,可涂抹保湿修护霜(含神经酰胺、维生素B5等成分)。若出现水疱、破溃、糜烂,则需到医院处理,预防继发感染。
防过敏:远离“花粉皮炎”
五月,春意正浓,正是百花争艳,花粉、柳絮飞扬的时节,此景虽美,但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却易诱发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疾病。因此对于敏感皮肤的朋友们,要注意啦:
1、预防:出游前查询目的地花粉指数,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穿长袖衣物,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花粉、柳絮等过敏原,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更换衣物。必要时可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
2、处理: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打喷嚏、流鼻涕等,应立即脱离过敏原环境,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根据症状轻重,适时服用抗过敏药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头晕、胸闷、心慌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3、记录每次过敏的触发因素、症状及处理方法,有助于找出过敏规律,为今后的预防提供依据。
防蚊虫叮咬:别让“小麻烦”毁了好心情
五月气温湿度增加,蚊虫也进入活跃繁殖期。野外露营、公园游玩时,蚊虫、隐翅虫等“隐形杀手”叮咬可能导致红肿、水疱,甚至传播疾病。了解以下防护贴士,让我们既能享受春日美好,又能避免皮肤红肿、瘙痒或感染。
1、物理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免使用香味过重的护肤品。
2、化学驱蚊:出门前可使用驱蚊喷雾、驱蚊乳、驱蚊液等驱蚊剂。儿童建议选择浓度≤10%的产品,避免直接喷洒面部。
3、叮咬后处理:普通蚊虫包:用肥皂水清洗,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冷敷缓解肿胀。
隐翅虫接触:发现虫体爬行时轻吹驱离,切勿拍打(有些虫子体液含强酸性毒素)。接触虫体的部位应尽早用肥皂水洗涤。已接触毒液者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出现条索状红斑、水疱需到皮肤科就诊。
蜱虫叮咬:禁止拍打或硬拔,可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缓慢取出,避免口器残留。 用碘伏消毒后观察2周,出现游走性红斑、发热立即就医(警惕莱姆病)。
温馨提醒:若出现严重晒伤、大面积皮疹、发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五一假期,愿这份攻略,护你皮肤无恙,赴一场愉悦之约!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第四医院 胡倩
(编辑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