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必看:
作者:许云辉
(一组画作上的元朝服饰)
陈天祥是元代三朝元老,不但文武全才,还个性十足。他少年时凭一身“善骑射”的硬功夫远近闻名,曾短期担任千户(元朝统兵七百以下的低级军官),率部防御宋军。
青年时期,他在洛阳东南缑(gōu)氏山“躬耕读书”,静心钻研经史子集,结合从军心得研读各类兵法。这个自学成才的怪杰慢慢成为当地读书人的偶像,被粉丝们尊称为“缑山先生”。这段经历积累出的文韬武略,为陈天祥日后大显身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牛刀小试
陈天祥随元军渡江伐宋期间,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华,深受上司器重,被调往民怨鼎沸的兴国军(“军”是宋朝行政区划,相当于今由几个县组成的地区,兴国军治所在今湖北省阳新县),负责处理民变事务。
原来,兴国军官府大力搜剿民间武器,最终激发民变,被武装民众赶出兴国军。陈天祥受命后,审时度势,决定只带十名士兵去上任。他为了缓解百姓敌意,在距兴国城百里之外足足逗留了两天,才缓缓入城。
百姓们见陈天祥身边只有几个警卫,毫无率部镇压迹象,才放心派代表求见。陈天祥请代表转告乡亲们:“保护家园,当然必须有武器!之前,是官府收缴武器过多过急,才引发民变。我代表行省宣布:从现在起,准许乡亲们自备兵器来守卫家园!”百姓闻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民心顿时稳定下来。陈天祥在上书行省的报告中,详尽解释了准许百姓持械自卫的原因。行省同意他的处理意见,同时授予他自行处置权。
陈天祥出台了一系列以民为本的措施,农业生产很快全面得到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消息传到附近,因动乱而流亡在外的百姓争先恐后返乡,甚至很多临郡百姓慕名举家移居到兴国军。陈天祥再次对百姓进行组织管理,编十家为一甲,十甲设一长,废除兵器禁令。
在他行之有效的管理下,兴国军人心安定,军队士气大振。陈天祥趁热打铁,率武装百姓和军队联合进剿啸聚山林危害乡里的土匪窝点。最有势力的匪首摄于陈天祥威名,开寨降服。其余山寨见势不妙,“各自散去,境内悉平。”
兴国军由于历来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导致一些州县官吏因为被拖欠俸禄而横行不法,或贪污截留公款,或巧取豪夺百姓。陈天祥发现问题后,高度重视,立即着手规划处理,想尽办法设置专项资金,保证官吏俸禄定时足额发放,极大调动出他们的积极性,有力改善了干群关系。兴国军官民上下一心,将伤痕累累的兴国军建设成充满欢声笑语的幸福家园。
临近的分宁县(今江西省修水县)因官吏贪污暴虐而激发民变,暴动百姓常派探子深入兴国军刺探情报,意图联合此地百姓共同反抗官府。下属请求陈天祥下令逮捕这些探子,陈天祥不同意:“我兴国军及所属三县,官吏不侵害百姓,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情形让探子们回去告诉同党,正好使他们成为我军的义务宣传员!”
果然,分宁百姓反抗失败后,数千人慕名逃入兴国军。陈天祥予以妥善安排,每日发放口粮,严禁本军百姓侵害他们。这些人待民变平息安全返乡后,“莫不服其威信。”
(二)再平民变
陈天祥凭借卓越的政绩,被调往行省任职。兴国军被朝廷改为兴国路后,新任兴国路总管完全推翻陈天祥的执政方针,严令收缴所有民间兵器,严惩私藏不交者,再次激发兴国民变。民变波及长江南北各县,各地百姓起义风起云涌,响应兴国民变。黄州义军更是雄心勃勃,放言将攻击战略要塞阳罗堡(今武汉汉阳东)。
鄂州(今武汉武昌)官府极为震惊,行省上下惊慌失措,熟知兵法的陈天祥胸有成竹献计献策:“阳罗堡依山建垒,易守难攻,官兵素来防备严密。我军只需以逸待劳,居高恃险固守。对方一旦攻击受损出现大量伤亡,必定军心涣散,一哄而散。我军乘胜追击,必将摧枯拉朽,趁机收复失地!”行省依计而行,果然大获全胜。
行省为防止鄂州城内的南人(元代对南宋人的称呼)做义军的内应,将他们全部逮捕,准备集体屠杀。陈天祥挺身而出,极力劝阻上司,并立下平叛军令状,终于将所有南人从屠刀下解救出来。之后,陈天祥履行承诺,率两百士卒去收复寿昌府(今浙江省建德市寿昌镇)。
义军闻讯,集体撤离寿昌城,到城外崇山峻岭间恃险自保。
陈天祥深知,仅凭二百兵卒征剿数万义军,无异杯水车薪,必须攻心为上。于是,他进城后诚心拜访当地名流,请他们到山里去宣传官府政策,说明利害祸福关系,劝义军放下武器各归田里。这一招立竿见影,义军经过说服,全部缴械回乡。寿昌府百姓感恩戴德,“百姓为立生祠。”官兵在搜查某个山头时,发现二百两黄金。陈天祥查知是鄂州某商人的被抢劫物,马上派人将黄金完璧归赵。商人感激涕零,到处宣扬陈天祥的恩德。
(三)为民除害
民变平息后,陈天祥被朝廷召入京师,拜为监察御史。陈天祥履新后,干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弹劾权臣卢世荣。
卢世荣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颇有经商天赋,更有政治头脑。他用经商所得巨资贿赂各级官员,很快从一介布衣华丽转身为地方要员。上任后,他千方百计贪污,绞尽脑汁搜刮民脂民膏,继续向朝廷重臣行贿,得以成功进入朝廷。卢世荣一面巧言令色糊弄元世祖,一面大开财门四处行贿,终于爬上仅次于丞相的要职,专门负责财政改革。卢世荣的经济政策虽有不少可取之处,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因此招致一些正直朝臣的弹劾。但卢世荣依仗元世祖撑腰,飞扬跋扈,一手遮天,以至“臣僚震慑,无敢言者”。
陈天祥却不信邪,经过周密调查取证,他在揭发卢世荣的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贪污行贿行为后,对他的经济政策也提出弹劾。陈天祥说:“卢世荣上任后,口口声声承诺不会破坏钞法,但今天钞币已沦为废纸;他声称能有效控制物价,但现实却是物价飞涨;他保证在不加重百姓负担的前提下,增加课税收入三百万,现在却是强迫各路官府包认所增课税;他承诺能使百姓安居乐业,现在百姓却是民不聊生。卢世荣的所作所为,既破坏法制,又侵犯百姓。请求朝廷对其予以严惩!”
奏章最后,陈天祥正气凛然坦言:“臣明知依附权贵,荣誉宠信唾手可得;得罪重臣,则大祸临头不远。臣如想明哲保身,并非做不到。但是,事关国家的安危存亡,臣只能选择不惧祸福,一吐为快!”
元世祖看完奏章,极为震惊,令人把陈天祥与卢世荣带入朝廷,当面对质。陈天祥理直气壮,卢世荣理屈词穷。陈天祥把所有证据面呈元世祖,又当面汇报了许多奏章上没有写上的卢世荣的其他罪行。元世祖如梦方醒,诏令处斩卢世荣。
身为监察御史,陈天祥铁骨铮铮,多次不惧祸福为民请命。他奉命清理湖北湖南行省钱粮时,故地重游回到鄂州。他发现行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省长)岳束木依仗与当朝宰相有姻亲关系,在行省为所欲为,贪赃枉法,于是上表弹劾。岳束木得到姻亲传回的消息,对陈天祥恨之入骨,利用宰相以莫须有罪名诬陷陈天祥,把他逮捕入狱,必欲置之死地。陈天祥大义凛然,受尽酷刑不吐一字,被无辜关押四百多日才得以恢复自由,官复原职。
(四)治理山东
此时,由于各种因素,全国各地盗贼蜂起,尤以山东人数最多。朝廷为此伤透脑筋,公开征求平盗方略。陈天祥上书分析原因,认为山东盗贼猖獗的根源,客观因素是天灾造成饥荒,主观因素则是朝廷连年征伐、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无限制征收课税、刑法紊乱等综合行为所致。他大胆批评朝廷为平息反抗而采取的大赦方略是治标不治本,大赦“只对一些人有好处。但是,很多杀人犯本应受到严惩,却被朝廷加恩释放。他们既不感朝廷之恩,又不畏国家刑法,早上出狱,晚上又会行凶抢劫。所以,只能以严刑酷法制服他们!”
他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平盗建议,都被朝廷采纳。
在奉旨督导山东严打盗贼行动中,陈天祥把自己提倡的严刑酷法思想落实到实践中。他先将抓获的盗贼“皆杖杀之”,再令官府不余遗力追捕所有漏网盗匪。山东盗匪即使逃到两千多里外,也无一漏网,全部束手就擒。陈天祥铁腕平盗,一劳永逸解决了山东群盗问题。
为防微杜渐,陈天祥还特意处置了一个叫刘金莲的山东神婆。刘金莲惯于装神弄鬼,妖术惑众,不仅被百姓奉若神明,连官府都拨转款为她修建神堂。陈天祥得知后,认为此人声势过大,万一被别有用心的坏人利用来成立邪教组织,必将危害百姓和朝廷。于是,他不顾众人反对,将刘金莲逮捕法办,当众施以杖刑。从此,山东再没有出现过类似招摇撞骗的神汉神婆。
在山东期间,陈天祥目睹官府机构重叠,许多官员人浮于事,于是上表请求朝廷裁减山东官员。由于事关许多人的饭碗,这些人上下勾结,使陈天祥的建议未获批准。陈天祥在政治生涯中第一次上表碰了钉子,忠诚和自尊受到极大伤害,情绪极为低落。于是,他以任期为由,带着一肚子怨气离开了山东。
其后,陈天祥调任河北河南廉访使。由于生重病,他并没有就任,而是在家医治。但由于他早已声名远播,很多蒙冤受屈的河北河南百姓成群结队找到他家来哭诉冤枉,请求他伸张正义。陈天祥虽然也想主持正义,但一来在山东郁积的怨气还未消除,二来不了解实情不便表态,便“以不在其位”为由,全部婉拒推辞。
(五)劝谏西征
1301年,朝廷集结四省重兵,准备夺回被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侵占的一千多里失地。陈天祥此时正好在江南行台任御史中丞,对丧地内情了如指掌,于是上疏恳请朝廷停止战事:
“首先,失地的罪魁祸首是江南行省丞相刘深。去年,刘深率部远征云南西南部几千里外的蛮夷小邦。途经八番(元朝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之地时,恣意横行,虐害居民,导致当地居民联合反叛。刘深‘大败,弃众奔逃,仅以身免,丧兵十八九,弃地千余里’;现在,朝廷再度征讨,在两湖地区征集二十余万民夫运送军粮。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征发百姓不仅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因路途遥远隐患丛生。且即便军粮到位,数万官兵难道就仅携带这点儿军粮深入西南?
“其次,我询问过许多去年参战的官兵,得知西南遍地丛林深谷,地势险要,崎岖难行,更有毒雾烟瘴和狼虫虎豹伤人。对方如果以逸待劳,坚壁清野,将使我军陷入进退两难、后勤难继的境地。到时,士卒饥饿,病疫死亡,必定不战自困!
“第三,我朝三十年来,前后劳师远征日本、爪哇和缅国等地,至今没有一尺土地和一个百姓归附我天朝,反倒是我朝耗尽军费,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前车之鉴不远,敬请陛下深思!
“远古时,大舜退兵而使苗族心甘情愿归顺,西汉名将赵充国不战而令羌人安分守己,都值得后世效法。因此,臣斗胆建议:先将祸国殃民的刘深逮捕法办,以平息八番边民的怒火;再降诏西南蛮夷,表示圣朝数十年来对他们的抚养之恩,保证不再征讨,他们自然会归顺朝廷。最后,应屯兵西南边境以震慑对方,同时加强边境贸易,对八番恩威并施,伺机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从而达到内安根本、外固边防的目的!”
(六)我行我素
这份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奏章,又一次遭到朝廷的无情拒绝。陈天祥一怒之下,托病辞官,扬长而去。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又被召入朝廷,委以闲差。正巧,河东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朝廷公开征询消灾之道。陈天祥直言不讳启奏道:“地震是因为阴阳不和、天地位置不正才发生的!而这两个原因,都是朝廷用人不当造成的恶果!”上司看到他的奏章,吓得冷汗直流,扣压下来不敢转呈皇帝。
在朝廷呆满一年,陈天祥因为没有机会面见元武宗表达忧国忧民之心,时常郁郁不乐,又不愿意空领俸禄混日子,索性再次托病辞官。中书省看到他的辞职信,急忙派人在中途追上他,极力挽留。陈天祥去意已决,义无反顾归家。元武宗得知后,赐钞五千贯,派专人将他安全护送到家。次年,朝廷又征召他入朝,五次派钦差送任命诏书,都被陈天祥以年老体弱为由拒绝。元仁宗即位后,专门派钦差恭请陈天祥回朝辅政,陈天祥依然不买账,一口回绝。87岁时,陈天祥病逝家中。
陈天祥终生为国为民赤胆忠心,竭尽全力扶保朝纲。由于他出身汉臣,单枪匹马与蒙古族权贵较量,进谏无效是意料之事。但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进谏失败后敢于撂挑子、甩脸子,软硬不吃,个性十足。这个“政治上不成熟”的官场另类,虽然因为进谏失败而不能尽情施展政治才华,但其凭借铮铮铁骨,在众多明哲保身的朝臣中闪烁着光辉的人格魅力和独特气质,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
【作者简介】许云辉, 57岁,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云南保山一中语文教师。出版专著两部,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字数约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