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璐
癌症早筛赛道跑出一个IPO。
近日,起源于新加坡的公司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下称“觅瑞”)再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和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觅瑞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疾病筛查诊断解决方案,由朱兴奋、周砺寒、邹瑞阳3位博士创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觅瑞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已获得分子癌症筛查行业IVD产品监管批准的公司之一,亦为全球范围内首家且唯一一家获得分子胃癌筛查IVD产品监管批准的公司。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表面风光的觅瑞,实际上并不挣钱。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觅瑞持续亏损,3年累计净亏损1.29亿美元。
目前觅瑞有3款商业化产品,其中一款为新冠检测产品,随着疫情褪去,该产品营收大幅下降,觅瑞将希望寄托在胃癌筛查产品身上,号称“1毫升血验癌”,但该产品能否在新加坡以外国家或地区获批是个未知数。
截至2024年2月,觅瑞的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406.9万美元,IPO迫在眉睫。
账面现金仅剩407万美元
据港交所披露,胃癌筛查技术公司觅瑞日前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作为一家微小核糖核酸技术公司(miRNA),觅瑞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项业务板块,即早期检测及精准多组学业务与传染病业务,旗下共拥有3款商业化产品,包括利用血液进行胃癌筛查的GASTROClear?、用于肺癌筛查的LungClear?以及COVID-19诊断试剂盒Fortitude?,其余6款检测业务的产品均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觅瑞的3款商业化产品中,仅COVID-19诊断试剂盒Fortitude?已进入中国市场,GASTROClear?、LungClear?的LDT业务均未在国内开展。因此,觅瑞营收主要来自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就业绩表现来看,站在癌症早筛市场前沿、已成功实现商业化的觅瑞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口掘金”。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觅瑞分别实现营收6064.98万美元、1775.90万美元、2418.50万美元,收入呈断崖式下滑;年内亏损分别为308.11万美元、5620.27万美元、6956.93万美元,3年亏损累计1.29亿美元。
之所以持续亏损,除了收入规模小之外,还因觅瑞的各项开支较高。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其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489.47万美元、1358.65万美元、1719.22万美元;研发开支分别为788.21万美元、1848.18万美元、2261.03万美元。
由于研发开支高企,截至2024年2月,觅瑞的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406.9万美元,较2023年底的1472.1万美元大幅减少。
具体到产品管线来看,受疫情影响,Fortitude?一度成为觅瑞的营收主力。2021年,觅瑞的传染病业务分部的收入为5432.4万美元,占营收的比重高达89.6%,毛利率为69.8%。
随着新冠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产品的需求量大减,觅瑞相关收入遭遇锐减,这也导致了公司亏损额再度扩大。招股书显示,2022年和2023年,觅瑞的传染病业务收入分别为748.88万美元、670.28万美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2.2%、27.7%,毛利率分别为53.4%、54.6%。
觅瑞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未来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候选产品的成功。倘无法成功完成临床开发、取得及保有必要的监管批准、实现候选产品商业化或紧跟行业及技术发展,公司业务或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1毫升血验癌”产品国内获批尚早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支撑觅瑞持续“烧钱做研发”的资本,主要来源于融资。觅瑞已完成多轮融资,融资金额达1.45亿美元,其中2023年7月D轮融资5000万美元,投后估值约为6亿美元。
如今,新冠检测需求退潮后,觅瑞正在回归正常的业务节奏,将希望寄托在核心产品“GASTROClear?”身上。
作为体外诊断试剂的一种,GASTROClear?利用由12个miRNA组成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就可以完成胃癌的早期筛查。并且,GASTROClear?号称“1毫升的血液即可检测,4小时即可从样本得出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GASTROClear?于2019年已在新加坡获批上市,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获批准进行胃癌筛查的分子诊断产品。
不可否认,胃癌筛查的市场确实广阔。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年胃癌在全球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6,全球患病人数共约110万人,预计2027年、2032年特定地区(中国、日本、东南亚及美国)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07亿美元、243亿美元。
只是,在招股书中,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全球分子癌症筛查市场8种获批及候选产品中,有3种走的是ctDNA甲基化路线。相较而言,觅瑞主营的miRNA技术仍处于成长期,并且其核心产品尚未取得在中国的注册批文,未来能否顺利获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此外,GASTROClear?宣称仅需要1毫升的血就可以完成胃癌的早筛,相比胃镜等方式具备简便等优势,但有业内人士对其实验数据的准确率仍然持有怀疑态度。
据GASTROClear?的实验结果数据显示,觅瑞的临床实验样本量为来自新加坡的5282名受试者,结果显示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68.4%。通俗来说,使用GASTROClear?测试的每100个有胃癌健康风险的人中可能会有13人被漏诊,每100人中可能会有32人被误诊。
有行业人士提出,样本大小或许也是GASTROClear?能否在新加坡以外国家或地区获批上市的关键变量。觅瑞也正在扩大临床试验的人数。
随着样本量的扩大,GASTROClear?的准确率等数据是否会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来看,觅瑞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