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字,可能比想象中写起来更难些,就好比你去菜市场和很多阿姨妈妈、叔叔伯伯说,我来和你说,这个菜怎么怎么好,那个肉怎么怎么鲜,这条鱼怎么好吃,那个贝壳怎么入味。然后,大概率会得到一个白眼——谁还没买过菜呢?要你教?
对啊,谁还没买过一支股票呢?不就是以前打个电话,开个电脑,刷个手机,打开软件,输入个密码,打一串代码,选个金额,然后输个数量就OK的事情吗?比在赌场下注难不了多少哦。
买股票这个事情,好玩就好玩在,买对了未必赚钱,买错人未必亏钱,很多时候是买错了股票赚得盆满钵满,到处说自己买入的理由,其实买入的理由和根据说不定只是一句谣言。自己苦心研究、反复推敲,适时买入的股票却可能一直不见起色,更惨的是买了就跌,还跌不停。当然什么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更是不胜枚举。
如果上述现象,你从未遇到过,我们可以说你实力超群,或者命特别好?毕竟市场是公平公正的,你未曾遇到,一定是实力或运气两者得其一,更甚者,兼备。
在谈如何选择一支股票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股票是什么?
股票(stock)或资本存货(capital stock)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所有权借由这种有价证券进行分配。
因为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筹措长期资金,因此将股票发给投资者作为公司资本的部分所有权凭证,成为股东以此获得股利(股票股利)或/且股息(现金股利),并分享公司成长或交易市场波动带来的利润;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的诞生,对需要资金的有限公司是必然的选择,公司方面可以解决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流,投资者方面也解决了希望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资本红利。属于双赢的创举。
股票等于公司?
并非如此,如果简单地把股票和公司等同,就会陷入商业分析的悖论,好像好公司就是好股票,好公司就一直要长期上涨,事实上,不少时候,好股票未必是好公司,好公司也未必是好股票,有时候恰恰相反,差公司却是好股票。如果你想要辩论这些,我会选择闭口不言,这样大家还能继续。当然好和坏的标准不仅仅是经营业绩。
随机漫步的傻瓜
如果你读过商学院,或者你喜欢看商科的书籍,那么会有那么一种观点,如果你在几千支股票池里随便选5支和荐股专家选的5支,一起放1年比较收益率,很多次还是随便选的股票组合收益更高,由此得出结论,选股专家可能不如随机选择,如果你信这个测试和观点,那么我觉得之后的文字真的不用看了,直接劝退即可,一切都交给命运的安排,说不定真的会更赚钱。所以看了此文可能还耽误了你。
如果你还愿意继续看下去,那我们可能达成了一种共识:有些事情努力还是可以稍稍和命运掰掰手腕的,或者说努力也是命运的一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选股票呢?谁是你的心头好呢?
大势
选股票之大要首先看大势,正所谓心怀天下,视野所见无不是苍茫大地。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从来是几百年来牛熊不断纷争,交替重叠,牛起熊落,熊吼牛默。看起来好像只有两个选择,其实还有好几个变种存在,这边就不一一展开。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对牛和熊的定义也不相同,对牛和熊的常识也不相同,有些人认为是“牛一”,不少人却说是“熊三”,有人说是一年的大牛市,有人却说才只有两个月,还有些更是看周,甚至是5-10年,种种不同所见、所思,怎么会有一样的决策呢?
普通人难以明辨,即使是高手之间也是有所分歧的,更不要说金融这个产业链上依附的利益获得者真的太多,以至于犹如百家争鸣,众人摸象纷纷各执一词,无限辩论,让普通人不知真假,难辨是非。
行业
如果自认为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牛熊定义和常识,那么恭喜你,进入了第二步:选行业。
古人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究竟有多少行业?那需要权威的数据来支撑和说明,我们只能说不少旧的行业虽然还没有完全湮灭,却已经在一定意义上被迭代、被取代了。一些新的行业在旧卫道士的蔑视、不屑、嘲讽、谩骂中慢慢诞生了,等到大家都看懂,这个行业已经“长大成人”了。
作为投资者的我们,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无所谓之前自己对一个行业的理解有多深,对多个行业的投入有多广,在旧行业的夕阳和新行业的朝阳之前,有没有足够的谦虚和谨慎,有没有足够的勇敢和果断,选择自己能看懂的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判断、下注、持有、兑现?或者是沽空。
如果你思考再深入一点,你会明白,其实没有什么新的行业,一切都是从需求出发的、原来的底层行业的衍生。
打个比方,为什么中华文明在近代难以有什么文哲方面的突破,主要就是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思想太自由了,基本把底层的大问题都给出了解决方案,后续都是在之前的大方向上不断优化和打补丁,行业上也是如此,不过是底层需求被一次次地用新技术和产品来进行满足。
所以,其实行业从大类来说不会增加很多,不过向下到了子目录就会变多,毕竟每个时代的技术都有突破。而你能不能分享时代的红利,取决于你是不是能懂,会不会点下那个按钮,能不能拿走属于你的那份所得。
业务
无论这个股票背后的公司卖的是产品还是服务,还是兼而有之(现在基本都是这样),产品和服务的比例怎么样,选择单一化的深耕战略,还是多元化的横向拓展战略,总会有它很重要的业务线和产品,这些产品和业务能不能形成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给市场一个消费者喜欢的解决方案,给竞争对手一次教做人的机会,都是公司赖以生存的业务。不过选公司业务的时候要注意,越是有明星产品的公司越要当心,绚烂至极之后,往往是衰败的开始,平平无奇的不可代替,才更惹投资人喜欢和青睐。毕竟没有完美的产品,也没有长盛不衰的服务,有的只是一代新人胜旧人,一代新品秒旧品。
管理层
军队里有一种说法:一支部队的第一任领导人会决定这支部队底层的可以传承的文化和基因。这句话放到公司里也是一样,公司的原始股东、控股股东,不仅是企业文化的打造者,更是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宣导者,一批又一批的员工来了又走,走的未必能力不济,更多是价值观不合适。一波又一波股东进了又出,所谓的爱恨纠缠、嬉笑怒骂、尔虞我诈,更多只是在股东们的会议室里展开,员工、媒体、外部投资者又怎么能了解内幕呢?披露出来的信息,很多时候不过是管理层、大股东希望让你们看到的而已,你却自己认为能从那些人人都了解的信息里,看到企业的内部运作和创始人为人。反正我并不奢望能通过这些明显的公开信息直接读出需要的素材,不过一些蛛丝马迹的角落,我反而会很仔细地研究和思考。毕竟魔鬼藏在细节里,而魔鬼有时候会掉落金钱。
如果你读过《从优秀到卓越》你会明白,经常在公开场合频频曝光的CEO或者董事长,一般公司业绩并不怎么样,或者产品质量有待加强,你可以用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来对我打脸,前提是你真的愿意相信特斯拉很安全,家里也就一辆特斯拉,而且记得,不要在twitter上实名骂马斯克,否则或许突然,你的特斯拉车门会打不开,而你也申诉无门。
实际上真正让人信赖的创始人、管理层,低调、内敛、真实、节俭,不爱作秀(会为公司站台)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益,深刻了解人性。还敢做敢当、杀伐决断、勇于自我批评,杜绝华而不实的言论和不必要的公司铺张浪费,愿意培养人才,重视企业声誉,如果你找到了这样的公司管理层,那么挺好的,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和关注了。
当然,连巴菲特也会说,选个有护城河的公司,找点平庸的管理层也能做好的生意,不过他选的公司真的管理层很平庸吗?还是人家随便说说,你也就信了?又或者这句话的上下文语境和语意,你了解得不够全。
对手
其实这辈子最懂你的人,很多时候不是你的队友和伙伴,而是你的对手。犹如司马懿其实和诸葛亮有莫逆之交,孔明又和周瑜一拍即合。最懂隆美尔的其实是巴顿。那一次次相爱相杀的对手虐恋,也更证明了商战的残酷与有趣,你在做什么,你的对手了解了,你的对手要复制什么,你也明白,心中交战了千百遍,两个人还只站在原地,互相微微笑,握握手,道一句:你最近可好?
如果你选的公司在一个行业已经无敌手,那么你要思考是公司太优秀,还是行业都不行了,其他人不干了,或者你真的很优秀,优秀到无敌行业,那么颠覆者会不会跨界而来,那时候,你会不会有恐龙的傲慢,一下就被灭绝了,从此消失在世间,只留化石和传说。
股价
选股票毕竟不是选公司,二级市场和一级也不相同,摆脱了股价来谈股票,无异于耍流氓。那么什么样的股价适合买入?什么样的股价可以持有?什么样的股价需要抛售?究竟是取决于市盈率、市净率、投资回报率还是其他,那就要看你信奉哪种投资理论了,是烟蒂股策略的价值投资,还是合适价格入场的成长股策略,还是兼而有之,之前有没有凭借这个策略赚过钱,赚到的是认知的兑现,还是运气所得?希望你能回答这些问题,而不是自己以为能回答,实际却回答不了。
敲敲打打,又码了不少字,对于在资本市场奋战多年自诩高手的不少人,可能会不屑这篇文字,不过我想更多人,需要这一篇,在迷雾漫漫的股海沉沦中,有那么一篇文字,为你亮起点点星光,告诉你一些,高手不愿意你知道的东西,一些和你差不多水平的人无法告诉你的内容。
投资是一条看起来轻松简单,实际上困难重重的路。如果你要选择走下去,你需要超过90%的人才可能赚到钱,而其他行业,超过70%可能你已经活得不错。资本市场的路充满着谎言、欺骗、伪善、谩骂、痛苦,也会有真知、灼见、温暖、快乐和荣誉。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应该叫他去投资。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应该叫他去投资。
心魔即魔,心佛即佛。
下午,窗外还有鸟叫声,暖暖的阳光穿过云层,呆愣愣地插入大地,给观者好看的一道道破云光束,风会不会懂你,云是不是在笑你,飘荡在空中的树叶,是来不及落地,还是被风吹得找不到家。
投资的路,选股的路,没人逼你,是你自己要走的,那么,也是你自己来扛的,所有的胜负成败、喜怒哀乐。
希望你守心、定念、持信、笃行。
手酸了,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