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突出未在意,不想竟是肿瘤,而且藏在眼眶深部,直径高达2cm,与眼球大小差不多,严重压迫着视神经。
近日,78岁的康大娘,在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眼眶泪道专科朱彬主任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成功摘除了眼眶肿瘤。“心里的石头可算是落了地!”康大娘感慨。
眼突未在意,不想竟是肿瘤
康大娘家住山西吕梁石楼,今年8月份,家人发现康大娘的右眼有些轻微突出。刚开始,身体一向硬朗的康大娘并没当回事,直到周围的邻居也发现了这一异常,康大娘回家认真照起了镜子。
“我发现自己右眼确实有些轻微肿胀,感觉有个东西往前一直顶着,而且摸上去硬硬的。”康大娘察觉不对,但由于当时并未有视力下降、重影等直观影响,她选择“冷处理”这个问题。
直到11月份,康大娘的右眼眼球往外突出得更为明显了,就像金鱼眼一样鼓。在子女的反复劝说催促下,她这才在女儿的陪同下到当地医院挂了号,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CT检查。
“医生说我妈右眼眼球后面有个肿瘤,建议我们去专门能做眼眶肿瘤手术的医院。”康大娘的女儿说,当时听完医生这话自己立马慌了神。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后,她想起父亲之前在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做过白内障手术,于是联系太原爱尔询问是否能做眼眶肿瘤手术。了解康大娘的病情后,医生推荐她们到山西爱尔眼科医院让眼眶泪道专科的朱彬主任看看。
多学科联合会诊,手术成功摘除2cm肿瘤
康大娘的女儿预约了山西爱尔眼科医院朱彬主任的号。结合临床表现和多普勒超声、CT及MRI等影像分析,朱彬主任告诉她们,康大娘右眼眶内存在一个大小和眼球差不多,而且几乎压迫视神经的肿物。肿物位于眼球后方、眼眶深部、肌肉圆锥内且与视神经关系较密切。
(经检查,确认康大娘眼眶内存在肿物)
朱彬主任倾向认为肿瘤性质为神经鞘瘤,他说:“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眼科疾病,若不及时处理,随着瘤体的增大,会导致眼球的进一步突出、视力的逐渐下降甚至会导致失明。”面对这一棘手病情,朱彬主任组织团队开展了眼眶泪道、眼耳鼻喉、麻醉等多学科会诊,并制定出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朱彬主任团队为康大娘右眼制定的手术方案是“外眦切开前路开眶结膜入路眶内肿瘤摘除术”。这样的手术入路,能够保证最佳术野范围而且不会在面部留下明显瘢痕。
由于眼眶内空间狭小,眼眶解剖结构复杂,有众多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肌肉等组织,且与颅脑及鼻窦等相邻,术中一旦不慎损伤这些组织就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轻则眼球运动受限,重则丧失视力。
(朱彬主任团队成功将2cm的肿瘤完整剥离摘除)
经过术前充分准备,在麻醉科的通力合作下,由朱彬主任主刀,眼眶泪道专科的吴涛、仝循新两位医生辅助,成功将康大娘右眼眼眶深部、形似“眼球”的直径为2cm的肿瘤完整剥离摘除,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病理结果也证实了朱彬主任术前的预判——肿瘤性质确为眼眶神经鞘瘤。
术后一个月复查,康大娘手术创口愈合佳,不仔细看基本看不出手术切口疤痕,外观上和左眼几乎没有区别,视力也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医生:单侧眼球突出或眼痛,应警惕眼肿瘤
“肿瘤长在眼球后方、眼眶深部,这类肿瘤发病率较低,比较罕见。”朱彬主任介绍,康大娘的症状显现出来有4个月的时间,但根据肿物的生长情况判断,她患病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早期没有什么症状,很难被发现。
朱彬主任介绍,眼眶内神经鞘瘤是一种眼眶原发性良性肿瘤,可出现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因为手术操作空间狭小,而且眼眶内血管、神经和肌肉结构复杂紧密,手术视野小,手术难度和风险大,该区域的手术操作极易引起神经、眼肌损伤及出血等,严重可引起脑组织损伤、视力丧失、大出血等危急情况,因此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朱彬主任同时提醒,如果出现一侧眼球逐渐突出、眼睛变大,或出现视力下降、眼痛、头痛、眼部红肿、视物重影或模糊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无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以免肿瘤增大,导致手术范围扩大,增加修复难度和手术风险。
据悉,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眶病眼肿瘤学组由孙丰源教授领衔,袁洪峰教授、朱彬主任等专家带领的30多名医生组成。团队首次将眶减压手术引入国内,开展国内首例眶减压术联合角膜移植术,临床上拥有多项高难度手术技术,是行业标准及指南的主要参与制定者,拥有强大的临床科研能力,为疑难眼眶病眼肿瘤患者攻坚克难,守护广大患者生命安全及眼健康。
【编辑:X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