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岁身高对照表,你家孩子达标了么?预防矮小,这三点要注意了

2019.09.10 周二 “明明比隔壁家的孩子大了好几个月,为什么咱们家的孩子会看起来比较矮?”

2019.09.10 周二

“明明比隔壁家的孩子大了好几个月,为什么咱们家的孩子会看起来比较矮?”

“我们家孩子比别人矮的这个范围是正常的吗?”

“有没有什么办法才能让咱们的孩子健康地长高?”

这些问题总是困扰着家长们,毕竟,家长们都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成绩不好还有机会补,性格不好也有机会改,可是生长发育一旦耽误,真的就遗憾一辈子了。

身高之所以这么受重视,一方面,孩子的身高属于身体健康的体征表现,另一方面,身高和孩子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就爱张担心孩子因为身高的问题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受到限制。

这不,刚高考完,填报志愿就成了头等大事。许多孩子正因身高不够的原因,无法报考航空、播音、主持等专业,甚至报考公务员都可能被外事、检察等部门拒之门外。

平常爸妈们应该如何做,才能预防孩子矮小的发生呢?

1、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

爸妈们在孩子3岁后,需要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及时掌握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了解每个阶段的孩子应长高的高度,及时调整孩子的饮食、运动。

2、定期体检,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建议爸妈们每半年给孩子做一次专业的体检,可以避免和减轻矮小症的发生。有些隐藏疾病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测,一般学校组织的体检不能及时的发现。

3、及时给孩子检查骨龄、骨骺线

孩子长不高切不可抱着晚长的心态盲目等待,孩子是否晚长,应该通过专业的骨龄检测了解孩子的骨龄是否落后,且骨骺线是否闭合是判断孩子生长空间及生长潜力的重要标准。

特别提醒:有以下情况孩子要注意身高

1. 生长迟缓型:一直长得比较慢,也无明显的“窜个子”现象。

2. 骨骼生长提前型:有明显的“窜个子”,但先长后不长,长高年限短,骨龄大于实际年龄,多由早熟导致。

3. 发育后生长停滞型:青春期成熟后生长缓慢,身高增长≤2cm,多由骨细胞的代谢显著减慢。

4. 营养过剩型:即“矮胖”体型,骨骼营养吸收障碍导致。

5. 遗传型:通常父母较矮,必须要及早抓住后天生长。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只能决定身高的70%,正确的营养、睡眠、运动、情绪等后天因素,对身高的影响能达到30%。

遗传既然不能改变,那么如何抓住后天30%的因素来促进孩子身高呢?

1、合理的营养很重要

合理的钙的获得,特别是从食物里面获得钙。还有合理的维生素A和合理的维生素D的补充,均衡的营养,合理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鱼、虾、奶、禽蛋、花生、豆制品等都富含钙的食品,每天一杯乳制品是增高的秘诀。

2、充足的睡眠

自古以来就有“能睡的娃娃长个儿”的说法,这被大众总结出的规律确实存在科学依据,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熟睡时,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是白天的三倍。

孩子睡后,从晚上9时起,生长激素的分泌逐渐增加,到夜里12时左右达到高峰,早晨5时以后逐渐下降。因此,提倡孩子要早睡,要睡足睡够,很多家长现在都是晚睡然后睡懒觉,这样是不提倡的。建议孩子早睡早起,最好九点前就能上床。

3、多参加体育运动

第三个就是运动,运动对孩子身高的增长也是很重要,特别是纵向的跳跃运动,对孩子身高增长是有帮助的。跳绳、慢跑、篮球等都是有益于增长身高的体育运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