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顾问田涛为何力荐席酉民先生的《管理何为》

现当代管理学在严格意义上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时代以来的主流管理学思想是建立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之上的。不能不说,社会达尔文主义哲学是一百多年来西方社会管理、企业管理、国际关系管理的一条浓重的隐线。自由竞争的确广泛而深刻地推动了人类物质财富的几何级增长,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形态、精神文明,以及国家、企业、社会各领域的治理模式。“竞争”也许是人类今天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然而,凡事皆有度,竞争亦然。在《国富论》、《物种起源》等伟大经济学和生物学(社会生物学)思想统治人类百年之后的今天,竞争哲学的单向度挺进,竞争性管理思想压倒一切的大趋势,也正在给人类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弊端

因此,和谐管理思想在上世纪80年代重新崛起,并逐渐被经济管理学界所关注,席酉民先生即是其中的代表性学者之一。

和谐管理学说在中国的学术界开始成为一门显学,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所认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实践,席酉民教授功莫大焉!

席教授的《管理何为》我是花了两天半时间、一口气读完的,收获至多。这本大作没有深奥的术语,也没有花里胡哨的图表,从头到尾以平常语论说“大学问”,从个人貌似平凡实则有点传奇的成长史中透析“管理的另类真理”——和谐与竞争的辩证关系,从作为一个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大学管理实践者的视角娓娓道来,解析和谐管理的支与脉、源与流,及对未来的展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家企业,在它的黄金发展时期,其治理体系、管理文化、制度文明总是在呈现出一种特质:在悖论中前进。反之,任何的走极端、线性思维与线性管理,也许在某个时期会带来一派欣欣向荣,但后遗症也总是巨大的。

席酉民先生所力倡的“和谐管理”理论对今天全球白热化竞争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极具意义,对全球经济、社会、国际关系失衡背景下的西方企业也无疑会带来思想启迪,对任何文明体系下的企业管理者的心智建设同样具有启发性。

我曾经在多个场合推荐企业家们读《管理何为》,我也期待更多的人群关注《管理何为》,包括政府管理者、社会管理者们。

——田涛

华为公司高级管理顾问

跳出竞争,达到更好,席老师是这样说的——

“好”的方向

要改变且要变得更好,近乎是我与生俱来的一种 “执念”。后来学了管理,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就成了我生活和工作的信条。

但 “好” 是有方向的,否则就无法说好与坏。对我来讲,从和谐理论建立 (1985年) 前的下意识,到后来的有意识,这个判定 “好” 的方向就是自己的人生定位,与个人拥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伦理观密切相关。用管理学术语来讲就是 “愿景” 和 “使命”,离愿景和使命越近就是越好。

但怎么实现 “更好”?愿景和使命赋予的方向感只提供了指南,我们还需要 “地图” 引导具体的实践。于是,我们研究总结出了 “一个主题,两条基本途径” 的追求 “更好” 的方法论。

“一个主题” 是指,如果清晰此阶段、此情此景下的工作重心或核心任务,我们就不会迷茫,就可能围绕这个重心使生活和工作好上加好。和谐管理理论中的 “和谐主题” 概念就是设法描述和发现这个重心,它使得我们在朝向愿景和使命的行进过程中始终清楚当下和下一步我们的脚应该踩在哪儿,我们的时间、资源、精力应该集中在哪儿。

“两条基本途径” 分别针对人类(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社会)面临的两类问题:

其中一类问题是相对确定和稳定的,可以利用人类已有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处理,比如可以利用人们熟悉的系统工程、运筹学、数学工具的办法去应对。这些方法的背后机理即为 “谐”。通俗地讲就是匹配、协调、优化。对于这些 “目的—手段—结果”关系比较清晰的活动、事件,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已经提供了很多走向 “更好” 的知识、技术和工具,因此应尽量压缩 “人为干扰” 的作用,也就是和谐管理理论中的 “谐则”。

另一类问题则是不确定的、复杂的、模糊的,难以简单地利用科学设计的办法去处理,包括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影响、 “决定” 的活动等。比如,人有时甚至有意地做出非理性行动,另外还有很多突发的、涌现的、随机性问题,无法事先预知,这类问题的处理需要人们的能动性、创新精神,更需要我们着力营造释放这种创造性及能动性的环境和体系,这就是和谐管理理论中 “和则” 的任务。换句话说,设法让人有责任、有动力、有能力和有条件在问题出现时甚或出现前积极主动地相机行事就成为关键。做到这一点需要良好环境和文化,特别是人的组织归属感, “和” 的机制有助于这种机理的营造和利用。

于是,我们就拥有了实现 “更好” 的科学设计和优化的 “谐则”,以及引致能动创新和相机行事的诱导演化的 “和则” 双机制 (基本途径)。

其实,我们自身和生存环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即使有了愿景和使命、有了清晰的和谐主题、有了 “谐则” 与 “和则” 双机制,我们常常还会遇到很多矛盾、困惑与窘境。也就是说,会因某种变化引发上述四个方面不到位、不匹配而失去协调和制衡的情况,此时必须有一种力量来帮我们协调以使之达到和谐,围绕和谐主题让双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状态,我们称之为 “和谐耦合”。而在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当下,随时随地发挥协调作用的那种力量,难以复制、移植、借鉴,它就是眼下时髦的 “领导力” 的一部分。

由此,不难理解——

为什么不同人的人生、事业会各种各样,很大程度上是因各自的愿景和使命不同;

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因其把握主题的能力有差异;为什么有的成绩大、效率高,有的成绩小、效率低,因其双机制运用能力不同;

为什么同样的事业有的人驾轻就熟,而有的人举步维艰,因其和谐耦合或领导力有差异。

似乎一切皆管理,何为?上述和谐管理方法论、行为模式、领导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段,可以帮助我们在追求 “更好” 的路上一路高歌,高效、轻松、快乐地行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