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食堂厨师,变身西装大王,把壳卖给广东富豪,后身家仍达30亿

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前段时间,雪松碰到了一些麻烦。山东淄博的齐翔腾达,赶紧回应说:

不会影响到生产经营。

这家从齐鲁石旗下一家三产公司演化而来的化工企业,早在2016年就已经换了东家。 广东富豪张劲的雪松,成为了大股东。

一手将齐翔腾达做起来的车成聚,从老板变成了“打工人”,如今已经71岁了,仍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虽然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财富达53亿元,但毕竟“现官得现管”,仍得操心。

相比而言,几乎同时把上市公司卖给张劲的王桂波,则不需要着急忙慌地应对这一变化。

王桂波是新郎希努尔集团的创始人,2017年,也将上市公司希努尔转让给了张劲旗下的公司。

但做过单位食堂厨师的他,做法与车成聚不太一样。其实,他的商业人士本身就很传奇。

1、 倔强的食堂厨师

厨师不能说不好,但也不是很高大上的职业,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评书中,薛仁贵的“火头军”就被认为是杂牌,被正规军瞧不起。或许,王桂波也不想当厨师。

有一篇关于他的早期报道就说:

1983年,19岁的王桂波怀揣梦想应征入伍,但没扛几天枪,就操起了勺子成了一名炊事兵。

当兵的都有一个“将军梦”, 没听说炊事兵当上将军的。

但王桂波还是很有“革命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的觉悟的,而且“干一行爱一行”。他专门到一家星级酒店学了厨艺,回来后给营长做了一次饭,营长一吃,不错,“留下来吧”,王桂波就在营部当了炊事班班长。

后来,他立了1次三等功,获嘉奖3次。那不是薛仁贵的“火头军”救驾的年代了,对于一个炊事员来说,这可能是“天花板”了。

4年之后,王桂波退役,回到老家山东潍坊诸城,被分配到市劳动局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 仍是炊事员——在食堂里当厨师。

不过,这次没干多长时间。

第二年,公司要收回之前承包给他人的缝纫经营部,领导正愁派谁去干好,转头看到王桂波:

你愿不愿意去缝纫部当经理?

在中国,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例子很多。

王桂波的人生就因为这一句话,改变了人生走向。那时候成衣还不普及,老百姓仍习惯扯几尺布,找缝纫铺做,炊事员王桂波,成了三四个裁缝的头头。

几年前,王桂波就已经证明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炊事员。这一次,他又会证明他不是普通的裁缝。

1990年代,诸城曾在全国很有名,“抓大放小”、“卖光”曾让全国知道这座曾在历史上出过宰相的小城。但那是几年后的事了。

当时诸城有很多做外贸服装的公司。王桂波又去学艺了,他学来的一种“萝卜裤”,后来大卖,当年就给公司交了20多万的利润。而最初,公司约定只收5000元的管理费。

让他没想到的是,2年后,上面一纸任命书,调来了经理,王桂波变成了副经理。

这谁受得了?

2、变身西装大王

受不了,就走。

王桂波到了公司的另一个单位,一个卖油盐酱醋的小商场。

这倒是和炊事员出身的他相吻合,但此时的王桂波已经不再是炊事员了。

他发现,诸城有100多家做服装的外贸公司。做服装,最离不开的是什么?缝纫机。是模式口都会坏。

一个好的商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思维?不是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也去做什么。

犹太人被公认是全世界最有商业头脑的人,有人举过一个例子,来体现他们的思维和普通人有何不同:

有人开了一家加油站,很赚钱。普通人的思维是,我也在旁边开一家店。还能赚钱,第三个人再开一家。加油站越开越多,直到大家不赚钱,有人会撑不住,关掉,最后达到平衡。

犹太人的思维是,加油站生意好,加油的人多,好啊,我在旁边开一个饭店或商店,司机加油时,可能会顺便买东西或吃饭。自己赚钱,加油站还会因此增加生意,两人都很高兴。

王桂波想到的是,机器坏了就得修,修就得有配件,而当地没有一家卖缝纫机配件的。卖配件,就像犹太人在加油站旁开饭店一样。

可以想到,他的生意不会差。

所以,做商业是需要天分的。

王桂波的天分,很快又得到了体现。

公司领导要出国考察,想做一身西装,管过裁缝部的王桂波,领着领导找了家裁缝铺做了一身,领导穿上后不太满意,最后只能跑到青岛买了一身。

这又给了王桂波灵感——对啊,为什么不做西装?

等3个月后领导考察回来,他已经把西装厂建成了,虽然只有几台机器、几个人。

真正起家是源于1995年的一次机会。当时,青岛铁路局要给员工换制服,得到消息后,王桂波马上跑去拉业务。对方不相信他的实力,说要来厂里看看。

他们当时的实力确实不行,只有几台设备。王桂波约对方一周后再来厂里。

王桂波临时向公司借了场地,又向缝纫机厂赊了100多台缝纫机。仅仅用了一周,就“建”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服装厂。这一单,他们拿了6万套,每套加工费28元,做了1年。

这时候,西装等成衣,已经在全国普及,杉杉、雅戈尔等南方服装企业,正是在这时候起来的。

做完这6万套制服后,机器、工人不能闲着,王桂波开始转向做成衣,主要做西装。

这就有了后来的新郎西努尔西装,最初叫新郎,后来增加了看起来更洋气的名字——“希努尔”。

1999年,服装厂改制,王桂波成了大股东。2010年,希努尔在深交所上市。

此时的王桂波已经成为中国西装大王,他的西装、衬衣、领带,不仅在商场里销售,还在全国各地开有大量的专卖店。

3、“卖椟留珠”,这波操作太溜了

2016年,雪松收购了淄博的齐翔腾达,随即将目光转向了希努尔。

当年6月,王桂波将希努尔的股份,卖给了雪松,总价约42亿元。这样,广东富豪张劲持股超过65%,取代王桂波,成为上市公司希努尔的大老板。

王桂波的做法,和淄博齐翔腾达的车成聚不太一样。

车成聚成是将上市公司齐翔腾达的母公司齐翔集团的大部分股份,卖给了张劲;而王桂波只是将新郎希努尔集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希努尔的股权卖给了张劲,自己还保留着集团。

车成聚和高管团队基本留任,给新老板打工(当然自己也还有股份);而王桂波退出了上市公司。

新郎希努尔集团还有其他业务:家具,1998年就进入了;房地产,2008年进入;此外还酒店(密州宾馆)和幼儿园等,当然,还有一部分服装业务,本来就没在上市公司里,也留了下来。

随后的一波操作,更让人意想不到。

当年12月,王桂波就将本来在上市公司希努尔旗下的普兰尼奥男装,买了回来,价格是6.85亿元;2020年12月,又买了山东希努尔,价格是5.08亿元。中间, 王桂波还买回了部分商铺。

一波操作下来,原来随着希努尔卖掉的服装业务又回到了王桂波手里。

当然,这与雪松不想做服装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更看重的是文旅、供应链等业务,2020年12月将山东希努尔卖给王桂波后,希努尔已经完全退出了服务业;2021年8月,公司也更名为雪松发展。

雪松上演的是“买椟还珠”,王桂波玩的是“卖椟留珠”。当然,服装业务是不是真是的“珠”,另当别论了。总之, 几次倒手,王桂波似乎只是卖掉了上市公司的“壳”,其他内容都没变。

至于,一买一卖之间的差价,大家可以算算。

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王桂波的财富是30亿元。

当然,也有人拿出车成聚的财富来做对比——57亿元,说人家的财富更多。

这是两种不同的玩法,很难说哪种更好。

但从炊事员,到西装大王,再到后来的一波操作,不得不说,王桂波的商业头脑和操作手法,不是一般人具有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