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钢笔画画家蔡国梁用朴素的钢笔绘画语言续说老杭州的故事(二)

祝贺蔡国梁先生荣誉加入杭州市美术家协会。

——北京艺韵阁书画院

续说老杭州的故事

文/叶向阳

杭州历史悠久,历史沉淀丰富,杭州老的风景名胜、历史人物的故居、城墙城门、前人的典型民居、寺庙庵堂、著名的古桥梁河流、古集市及市井百态不胜枚举 ,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许多都已经陆续从大众的视野里消失了。杭州市档案馆馆藏有许多当年的老照片,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保管手段,这些照片都已模糊不清了。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杨建新和时任杭州市档案馆副馆长的朱荣兴提议,用绘画写实的形式,再现我们杭州百年之前的人文,地理,风俗,及重大事件,用钢笔全方位,多角度地讲好老杭州的故事。通过回顾宣传我们老杭州历史风貌,使我们及我们的后代更好地了解杭州的过去,从而更加热爱今天的杭州,积极地去创建未来美好的杭州。

作者蔡国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有名钢笔画家,多年从事钢笔画创作,自称画痴。他毕业于杭科院工艺美术系,他还担任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李渝基新钢笔画艺术工作室画家、温州钢笔画研究会会员,杭州新钢笔画研究会秘书长,杭州钱塘书画研究院社员,浙江逸仙书画院社员。2016年,他创作的钢笔画《中山先生浙江记行》入选由民革中央,中央文史馆,中国美协主办,文化部等单位协办的全国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画展,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他数次参加中国钢笔画联盟举办的新钢笔画展和网络画展,分别获得银奖铜奖,优秀作品奖。他还经常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社、报刊杂志也经常介绍或刊登他的作品。

杭州档案局(馆)是杭州市政府所属的国家档案馆,她馆藏资料丰富,在杭州市档案局征集处和编研处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作者选择一定数量,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资料进行创作。作者在创作时也不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鼓励和支持。如,中国钢笔画联盟主席李渝基老师的悉心指导,城建专家仲向平教授提供了不少老杭州題材的原始资料等等。由于许多的热心人的加入,老杭州的故事创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画说老杭州的故事创作历时三年多,2019年11月28日,86幅老杭州新钢笔画系列由杭州市档案局馆藏,并由杭州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发行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多家电视台、报纸、网络跟踪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应杭州市民的要求,蔡国梁现在不断地用画笔叙述老杭州的故事,让湮没的老杭州形象再放异彩。

儿时的记忆 里弄里的地面画

尺寸:42cm x 29cm

儿时的记忆 打弹子

尺寸:39cm x 54cm

儿时的记忆 打旋骆驼

尺寸:54cm x 39cm

儿时的记忆 老鹰抓小鸡

尺寸:39cm x 54cm

儿时的记忆 儡铁箍儿

尺寸:39cm x 54cm

儿时的记忆 跳牛皮筋

尺寸:39cm x 54cm

一家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 中国人外出主要的交通工具

尺寸:50cm x 77cm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杭城的城市美容师

尺寸:39cm x 54cm

那时候,清晨起床后,小巷里远远传来手摇转铃的声音,就是收垃圾的车来了,大家把家里的垃圾拿到家门口,跟车的师傅会负责将垃圾收集到三轮车内。这也是当时城市的一景…

老虎灶

尺寸:39cm x 54cm

也称炮仗炉子,记得小的时候,杭城每隔一段距离,都有这样冲开水的地方,我们都称为老虎灶,一分钱一壶热水,他们每天开店基本都是17/8小时,有人来就给冲,这种市民生活的氛围随着时间的沉淀,逐渐消失殆尽……

杭城街头手艺人

尺寸:39cm x 54cm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杭城街头都有一些修雨伞,剃头,修缸补碗的小手工艺人,当时家里一只碗打破,就让这些手艺人补一下,重新使用,这大概就是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吧……那时我会在他们旁边仔细观察整个过程,这可是一种绝技,需要了解的,我以后会告诉大家。修碗的价钱明码标价,3分钱一个钉。

明国时期,杭城街头巷脑的小吃摊。

尺寸:39cm x 54cm

画面上展示的是解放前的市景生活,其实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们穿街走巷,一听到邦邦的声音就知道是卖杭州小馄饨的过来了,一毛钱一碗,每碗十个馄饨,只有要求他多放一点味精和猪油了。汤是很鲜的……

西湖全景图

尺寸:39cm x 218cm

这是一幅从不同的角度绘制的西湖全景图,也是第一次用新钢笔画的表现手法来绘制的西湖全景图。画面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前的杭州西湖,他以倒踏之前的杭州雷峰塔为主题,从杭州西湖的南面绘制,基本记录了当时雷峰塔附近的一些历史场景,最右面是南宋古城和南宋的皇宫,现在的馒头山,再过来是清波门,长桥,中间部位就是现在的净慈寺,雷峰塔后面是三潭印月,左面就是苏堤,……

该作品已经馆藏杭州档案馆了。

杭州香积寺巷

尺寸:49cm x47cm

1983年的时候,公司分配的房子,我在这里小住十年。现在的香积寺庙原来是杭州运输设备厂,原先的寺庙,暂时被工厂占用,现在已经归还于佛,现在寺庙里的香火旺盛。

杭州六部桥

尺寸:39cm x 54cm

因桥西正对南宋中央官署六部所在地而得名。桥东有南宋政府接待北方来使的都亭驿馆故 六部桥又名都亭驿桥。元时改名通惠桥,明称云锦桥,清复称六部桥沿袭至今。

老杭州武林路

尺寸:41cm x 58cm

武林路南起庆春路口,北至体育场路口,全长1650米。

民国时期灵隐寺十八罗汉堂

尺寸:42cm x 60cm

表忠寺

20世纪20年代

尺寸:29cm x 41.5cm

孤山南麓有六一泉,北宋苏东坡守杭时,为怀念欧阳修(六一居士)而名之。南宋理宗亲题匾额“六一泉”。清初泉旁建表忠祠,即用“六一泉”三字作门额。今祠不存。

法镜寺

20世纪初

尺寸38.5cm x 54cm

杭州天竺山有著名三寺,时称“天竺三寺”(通称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刹。

秋雪庵

民国时期

尺寸:36.5cm x 57cm

秋雪庵位于西溪河湿地中心水域,是西溪八景之一。建于南宋淳熙初年,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题名“秋雪庵”。

杭州径山寺秒喜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尺寸:30cm x 40cm

南宋绍兴七年(1137),高宗邀大慧宗杲禅师主持径山法席。径山以此道法大盛,冠绝天下。绍兴二十八年(1158)宗杲再次被诏主径山,为临济宗之祖。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杲退居明月堂,翌年示寂。宋孝宗闻讯亲书赞词,又特诏改“明月堂”为“妙喜庵”,并御笔题名。

法净寺

20世纪30年代

尺寸:27.5cm x 40cm

法净寺又名中天竺,位于稽留峰下。隋开皇十七年(597)宝掌禅师创建。

灵隐寺

民国初年 29cm x 41cm

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三年(328)。初名绝胜觉场,北宋时改为景德灵隐寺,明初重建时才名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西湖西部飞来峰旁,为西湖群山中的第一座古刹,也是西湖群山之中记载最早的人工建筑。灵隐寺大雄宝殿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巍峨。

钱王寺

明国时期 35cm x 50cm

钱王寺旧名表忠观,祠祀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初建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故址在玉皇山的南妙因山上,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撰书《表忠观碑记》。

净慈寺

民国时期

尺寸:27.5cm x 41cm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现在的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修建的。

法相寺

20世纪30年代

尺寸:39.5cm x 29.5cm

法相寺位于杭州三台山东麓颖秀坞。相传后唐时,有僧人法真,耳长九寸,上过于顶,下过两颊,号称长耳和尚,为法相寺住持。圆寂时其徒漆其肉身,称定光古佛。不孕妇女摸其下肢可求子。

灵隐回龙桥

民国时期

尺寸:38cm x 28cm

白云庵

明国时期

尺寸:29cm x 40.5cm

白云庵原为宋朝名园“翠芳园”,位于雷峰塔西侧。清乾隆皇帝赐名“漪园”,又改名为“白云庵”。

相国寺

20世纪30年代

尺寸:29cm x 40.5cm

建国中路杭二中老校的正对面,有一条叫淳佑桥的小巷里,曾建有相国寺。20世纪50年代,进行寺庙清理,该寺庙转为民居。

南屏晚钟

民国时期

尺寸 35cm x 54cm

南屏晚钟是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是指西湖南面怪石嵯峨、峰恋耸秀、宛如屏障的南屏山,“晚钟”是指山下净慈寺内钟声“响彻夕阳天“的大铜钟,撞击声播远整,余音缭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