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世祚遐久的奥秘、坛之浦之战、全世界都是我的校园

12月5日,白日梦沉浸式旅行学院之“世界文明阅读与行走”系列第四站——“1945年后日本转型之路”即

12月5日,白日梦沉浸式旅行学院之“世界文明阅读与行走”系列第四站——“1945年后日本转型之路”即将启航。

在本周六的行前分享中,此次的两位导师,贺卫方教授,北京大学法学教授;陈浩武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石门坎基金会理事长四手联弹,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世祚遐久的奥秘:君主制的比较》、《坛之浦之战:改变日本政治走向的一场战争》两场讲座。白日梦创始人孙博也分享了她眼中旅行与阅读行走的关系——《全世界都是我的校园》。

贺卫方教授:

世祚遐久的奥秘——君主制的比较

贺卫方教授对日本宪法、英国大宪章等不同国家的宪政制度信手拈来,从麦克阿瑟将军进驻战败后的日本讲起,将日本现代宪政转型之路娓娓道来,再对比古代中国古代的世袭制、美国联邦法院制、英国王室传承等等,古往今来,东西对照,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在无形中化为幽默诙谐的比喻,解密日本皇室传承久远的奥秘。

以下为贺卫方教授讲座的精彩摘录:

“日本战后之所以能够发生那么大的变化,更深刻的原因仍然在于日本这个民族的自身,比方说社会结构,对政府的想象,对规则的意识,天皇的地位等等。明治以来的天皇基本在前台活动,但是麦克阿瑟宪法规定天皇变成一种国家的象征,国家的符号,不再是具有实际权力的君主。”

"我们要解读日本战后的历史,还是要先理解他前面的历史,理解这个民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世祚遐久的)奥妙在哪儿?这涉及到君主权力的限制,涉及到一个国家是否有良好的体制来保障每个小老百姓个人的尊严,财产的自由,商人交易的安全等等。”

“传承的前提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能来自于很早时代开始就不再亲征的天皇,天皇完全是一个符号化的角色,把实际治理国家的权力交给将军,交给更基层的大名们,藩国的君主们,小君主诸侯们。”

“‘王在议会’是说国王行使任何权利都必须要经过议会的同意,没有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可以行使权力。‘王不可为非’是什么意思?国王不可以做错事?国王不可能做错是对的,因为国王不可能做事儿,他不做事他就不可能做错事,包括所有以国王的名义所发布的命令、制定的法律。”

贺卫方教授带到现场的“道具”——大宪章800周年的两英镑纪念币、纪念邮票。

“《英国宪法》这本书里说,这部宪法制度好在哪儿?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把一个国家的功能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唤起人们对于作为国家臣民的荣耀感(英国的换岗仪式)。另一个是实际上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力(唐宁街10号的警察站岗)。”

“行使实际权力不是追求特别辉煌的色彩,而是追求很实用,能随时跟进,改变相关程序上的繁文缛节,让它极富效率......日本天皇是简朴无比,但是将军这边极其辉煌。”

陈浩武教授:

坛之浦之战——改变日本政治走向的一场战争

浩武教授则抽丝剥茧,通过改变日本政治走向的一场战争——“坛之浦之战”,生动再现了日本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源氏和平氏的纠葛,折射出天皇和幕府间的权力博弈,中间穿插讲述的战神“八艘飞人”源义经,平知盛的缠锚投海,御静前敲初音鼓被救等故事精彩纷呈。

以下为陈浩武教授讲座的精彩摘录:

“日本从中国学到儒学,强调的是孔子的君为臣纲,但对孟子认为君臣的动态关系是坚决反对的,因为不利于天皇传位。”

1185年的坛之浦之战

“战斗开始时,由于洋流的原因,形势对平氏有利,源氏军船逆流而上,如陷泥淖,动弹不得,眼看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此时,源氏战神源义经命箭手集中射杀平氏战船舵手,使平氏战舰队形大乱。平氏军队首领平知盛认为源义经违反战争规则,怒而追杀源义经,逼迫源义经连跳八船才得以逃生。下午,洋流发生变化,对源氏战船有利,源义经指挥源氏军队,反败为胜,大破平氏海军,致使平氏全军覆没。”

“坛浦之战改变了日本的政治版图,镰仓幕府的建立,使千古一系的天皇大权旁落,开创了日本由幕府将军治理国事的阶段。战争结束,平家大将平知盛抱必死之心蹈海,他身披重甲,将船锚缠腰间,投海而亡。”

左为“八艘飞人”,右为“缠锚投海”

“源义经在坛埔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不仅没有受赏,反而被兄长源赖朝的猜忌,源赖朝下令全国通辑源义经。”

“源义经向吉野山逃亡,他的女友御静前已经身怀六甲,被迫与源义经分手。源义经把手上的天皇赠送的礼物,一面初音鼓送给御静前作为纪念。义经本人也不知道,这面初音鼓是一只刚出生的幼狐的皮做成的,而幼狐的母亲一直作为化身紧紧伴随着这面初音鼓。当朝廷的兵丁追上御静前后,她敲响了鼓,这时,源义经的卫兵佐藤忠信突然出现,将所有的兵丁击杀,保护了御静前。原来他就是幼狐母亲的化身。”

孙博:

全世界都是我的校园

孙博认为,旅行的本身应该是一个工具和手段,而非是目的,真正的智慧不只是在校园里,而是在行走中获得的,她想将全世界都是‘我’的校园,变成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校园,“我可能不再是我自己,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以下为孙博分享的精彩摘录:

“我们住在贺兰山脚下的帐篷里,晚上很多大陆企业家聊天打牌很热闹,我想台湾的客人都哪去了,他们很多都是第一次来大陆,出去一看,他们和小孩围着篝火在唱满江红,而且孩子都能唱得出来。

那次旅程结束时,一位台湾女企业家非常激动地说,我原来一直以为大陆的国画是写意的,直到第一次踏上大陆,才发现山水画不是写意的,而是写实的,因为烟雨蒙蒙之后大漠之上就是跟我看到的那些国画是一样的。”

“我们设计中国远征军的旅行,路上把一位知名画家的画拍卖给随行的企业家,拍卖的70万块钱捐给了孙春龙先生,他后来用来帮助国民党老兵从缅甸回到自己的家乡腾冲。我最深的感触是,旅行的本身应该是一个工具和手段,而非是目的。”

“去外蒙的时候发现我们中国的草场退化非常严重,跟外蒙完全没办法比。所以后来我们就安排企业家们到内蒙做了一次那达慕,是蒙古人的运动会。那次旅行之后,以互联网两位企业家为首的很多企业家,捐了7000万给当地老牛基金会,专门用于保护中国的草场。”

“今年的两趟旅行,以色列跟希腊我都不止一次去过,但这次去完之后我最深的感慨是,我此前都白去了。”

“每一场旅行都是一次孤本。像秦晖老师不可能再去一次希腊,贺卫方老师也一样,同样的行程,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再去一次。所以旅行中他们所迸发的智慧应该被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白日梦沉浸式旅行学院世界文明史第一站:与王建勋、陈浩武同行美国五月花号之旅

“五月花之旅”中,与我们一起最重要第一批的探索者,由北向南沿着东海岸一路向南,最终抵达华盛顿。白天与王建勋教授一起在独立历史公园漫步,深夜我们围坐一起,与浩武教授探讨美国秩序根基,南美与北美基于这个根基的异同对于它们各自的影响。

雨中的葛底斯堡访古,晴空万里的华盛顿,去《美国秩序的根基》译者张大军先生家中拜访。同行的“队友”记录了张大军先生对于最新译作《保守主义思想》的初衷,“我越来越觉得,中国人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生命成长经验,在发展的轨迹中总结和寻找自身的文化经验,一路走一路收集,再加上深入系统的梳理和探讨,终有一天可以将其培育成长为参天大树。而这也是我眼中保守主义最可贵、最重要的一点。”

我想这也是浩武教授和白日梦发起“世界文明的阅读与行走”系列的初衷。领略世界文明,行走与阅读,最终为了自己可以践行,让我们生活的时代更美好。致敬契而不舍的独立学者与译者们,每个时代都有提灯者,传递给予弥足珍贵的微光,可以燎原,可以照亮夜空。

——孙博《旅行小札:五月花号之旅》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白日梦沉浸式旅行学院世界文明史第二站:与秦晖、陈浩武探寻荷马史诗中的希腊(两希文明上)

希腊罗马的共和民主,到底是和其他地方的早期政治更类似呢,还是跟现代的共和民主更类似呢?这个就一直是有分歧的。而且人们发现,这种分歧其实不是简单的对历史的解释,往往跟这些人本身对现实的诉求是有关的,你想追求什么,你往往就要重新对传统进行解释。

对文明的学习,不一定从文明的现状判断。比如罗马对希腊的态度,即使希腊被罗马打败,即使希腊并不太富有,但罗马仍把希腊当做文明的故乡。

文明最基本的精神是不会消失的,要有敬畏之心,不以成败论英雄。

——秦晖教授希腊行前讲座 《希腊的历史与文明》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白日梦沉浸式旅行学院世界文明史第三站:与丛日云、陈浩武共赴神的天启之国以色列(两希文明下)

假如把两希文明看成所有人类的最核心,最根本的文明的源头,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它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维度——人类文明的不同的维度。

希伯来文明的维度,是神的天启加虔诚的信仰,而希腊文明的维度叫求真意志和理性逻辑。这两个东西加起来是基督教文明。

基督教文明就是两希文明的汇合。所以基督教文明,既有希伯来这种虔诚的信仰和神的天启,同时也有希腊文明核心当中的求真意志和理性逻辑。其实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就是这两者的融合。我们既离不开对上帝的尊崇,离不开对神的天启的信奉,虔诚的信仰。同时我们也离不开人类社会本身的理性逻辑和求真意志,我们可以把这两者归纳一下,一个叫宗教信仰,一个叫理性科学。

——陈浩武教授以色列行前讲座《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从雅典到耶路撒冷》

这次分享沙龙有许多我们的老朋友,有希腊行中,在能眺望帕特农神庙的餐厅上即兴演奏《春江花月夜》的郭珊老师,沿途在读《希腊简明史》的十岁的大河,在明治维新150周年随浩武教授拍摄《盛世暗影》的《凤凰大视野》栏目组制片人欧大明......也有很多对沉浸式旅行学院、世界文明阅读与行走充满兴趣的新朋友。

大家和两位教授共同探讨交流了日本君主与幕府将军权力重心的改变、英国贵族为何能坚持君主立宪的传统、1945年后日本转型之路主题的选择、我们如何借鉴和运用等话题。

在“1945年后日本转型之路”旅行中,两位教授将在沿途更深入地分享《两个美国人和两部宪法》、《中日双峰政治转换》、《从佩里到麦克阿瑟-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成就与挫折》、《战后日本的司法改革》四场讲座,研究一个封建国家如何走向宪政民主。

明年白日梦沉浸式旅行学院将继续启程,和浩武教授共同开启2020年从长安到罗马之旅,分别有四站,中亚五国、伊朗、土耳其和意大利,具体行程将陆续在公众号发布。

白日梦沉浸式旅行学院

在每一个精心选择的目的地,与不同领域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艺术家等同行,透过他们的双眼,领略不一样的世界。2019年推出历史学院之世界文明阅读与行走,艺术学院之艺游纪,生命学院秘鲁自我疗愈之旅,商业学院以色列组织创新等9大系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