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系统召开全区人工智能教育推进交流会。会上公布了南山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文件及22所首批「人工智能试点校」名单。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南山区将正式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计划到2023年底,实现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人工智能教育。
未来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人工智能教育
会上,发布了《南山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包括了《南山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纲要》和《南山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学安排与要求》两个附件,并公布了南山区华侨城中学、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二中、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等22所首批“人工智能试点校”名单。
《意见》提出,南山将推动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南山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将南山区打造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
即,到2023年底,构建一套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指导区内每所学校都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应用研究,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人工智能教育。每位教师都能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教学;并持续推进南山创新人才培养,形成南山教育信息化新特色。
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必修课
未来,会将人工智能列入中小学课程内容中,根据不同学段特征,确定不同层次课程目标,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根据教学安排,南山区人工智能教学安排在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必修课之中。
小学阶段要让学生能够感知、体验、分辨人工智能,逐步培养计算思维。初中阶段让学生初步理解人工智能实现的知识体系,培养高级计算思维。高中阶段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实现专题性人工智能技术,了解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前沿。南山区人工智能普及教学要求明确提及,进行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教学,不是孤立地引入人工智能教学内容,而是与原教材内容尽可能地融合。
高中必修模块中,保证5个课时以上的人工智能教学的体验、编程序、问题解决设计、硬件制作等,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进行深入的融合。
大国崛起,教育先行。国家推广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将开启一个新的、基于未来视角的人工智能教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