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难怪怎么瘦不下来!被你忽视的10个长胖习惯

最近周杰伦又上了热搜

他凌晨在社交平台发照片

被热心网友催睡觉:哥,还不睡觉?熬夜也会长胖哦

周董恍然大悟:难怪怎么瘦不下来!

内心OS:原来长胖不是奶茶的锅!又阔以喝奶茶吨吨吨了

其实,减肥的路上

有很多小细节都在拖后腿

看看你中了几条!

01熬夜

没错,网友所说的熬夜长胖是有科学依据的!

长期熬夜的人往往压力较大,而压力会使一种叫做糖皮质的激素分泌增加,一项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增高会增加内脏脂肪的囤积;

熬夜还会打乱你的生物钟,降低基础代谢率。这就意味着即使吃一样的东西,你也会胖得比别人快,所以你的易胖体质很可能是熬夜熬出来的~

由此可见,杰伦会长胖,与熬夜脱不了干系,当然了,这也不能洗脱奶茶的罪名。

02将手机带进卧室

手机不离手,除了对手机不好,还会让你发胖!

研究表明,与弱光相较,暴露在蓝色强光下与饥饿感增加有关。饥饿感在光照15分钟之后开始浮现,在用餐近两小时后依然存在。这意味着,夜间使用智能手机或会让人发胖。

此前也有研究显示,夜间暴露在蓝色强光下还会降低睡意,增加失眠风险,刚好又对应的第1条:熬夜使人发胖。

03穿宽松衣服/用大号餐具

宽松款总会给出“你很瘦”“你不胖”的假相。时间长了,谁还记得要减肥这件事呢?

穿稍紧身的衣服,吃多点就会勒出游泳圈,提醒你不要再吃了(亲身经历)

同穿宽松的衣服一个道理,大号餐具会让你产生吃得太少的错觉,而同样分量的食物,装在小一点的餐具里,则显得满满当当,给人一种吃得挺多的感觉。

因此,要想控制食量,换小号的餐具吧。

04饮食重口味

高糖、高盐、高油的食物,让你的味蕾跳舞,也让你的脂肪狂欢~

糖进入人体后,一部分被胰岛素分解成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以备急用。但人体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过量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到体内。

高盐除了会让身体水肿显胖,还会改变身体制造和代谢脂肪的“习惯”。研究表明,高盐饮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而体内的胰岛素越高,脂肪就会被越多的储存在身体中。

高油高脂的食物就更不用说了。不用怀疑,每一块脂肪,其实都是你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05吃得过快

要知道,吃没吃饱并不是肠胃告诉你的,而是大脑向你发出信号,但大脑接收到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20分钟左右。

吃得太快,当你感受到饱的时候,其实已经吃撑了。而细嚼慢咽能延长用餐时间,反馈给大脑“我已经吃饱了”的信号,让你较早产生饱腹感而停止进食。

06不渴就不喝水

人体的构成70%都是水,而水本身就是0卡0糖0脂肪的,它有助于加速新陈代谢

当你感到口渴时,其实身体已处在缺水状态,新陈代谢速度下降,无形中增加了减肥的难度。

因此,养成常喝水的习惯,小口喝,一次不用喝太多,每天保证2000—2500毫升为宜。

07一点脂肪都不吃

脂肪是三大供能营养素之一,如果你完全不吃脂肪,身体会本能地想要获取能量,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要吃更多食物来填补能量的空缺。

另外,许多参与代谢的维生素都只溶于脂肪,若一点脂肪都不吃,这些维生素就不能被吸收,身体正常的营养与能量代谢受阻,不仅让你胖,还会营养不良

08长期高热量蔬菜配米饭

很多时候我们都倡导大家多吃蔬菜,殊不知蔬菜中也有一些隐藏的热量炸弹

土豆、山药、红薯、莲藕等,它们富含淀粉,如果长期把它们当作菜来配米饭吃,是肯定会长胖的!

当菜肴中有这些高淀粉蔬菜时,记得将米饭减半!它们膳食纤维丰富、饱腹感强,代替部分精致米面,才能起到减肥作用哦~

09不看食品构成

很多人选购食品时都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却忽视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构成。其实,学会看食品包装,减肥会事半功倍。

一般来说,食品包装上会展示主要成分,成分排列按照“食物用料量递减”原则,越靠前,含量越高,要尽量避开那些让你长胖的成分

带“氢化”二字,如: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酸;

带“黄油”二字,如:植物黄油、人造黄油;

带“酥”字:起酥油;

其他名称:精炼植物油、植脂末、代可可脂、麦淇淋等。

这些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马甲”,让你长胖没商量!

另一个重点就是营养成分表,一般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五项,并注明每100g/ml含量及占每日该项摄入量的比例。简单换算就能知道吃下食物所提供的热量多少,做到心里有数。

同时,尽量选择“三低一高”的食物,即低脂肪、低糖、低钠、高蛋白的食物!

10孤独的人

不是饿,只是嘴巴寂寞?其实,也可能是心里寂寞...

发表在《荷尔蒙与行为》杂志上的研究表示,一般来讲,人体进食后胃饥饿素水平会先下降,再上升,而孤独感更强的人胃饥饿素水平上升得更快,分泌的激素含量也更多,饥饿感更强。

这些不经意的小习惯

可能都是你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试着改掉

你会瘦得更轻松些哦

什么?太长了记不住?

营养君已帮你划好重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