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了,今天,我们集选了一些感觉统合训练中常见的误区,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儿童的干预训练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沉淀,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和能力提升。千万千万不能急,不仅“吃不了热豆腐”,还会引起孩子的抵触,适得其反。
感统失调要不要“治”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在关注感统训练,但是对感统训练的了解程度却不够。很多家长认为感统训练只是针对特殊儿童的训练,一提到感统训练,就感觉只是给特殊儿童上的课程,感统失调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病。
其实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而是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影响到孩子的规则感、大运动、专注力等的建立和完善。
感统训练对于0-12岁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好动、坐不住、敏感不自信、社交主动性欠佳等感统失调现象的儿童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所有孩子的身上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程度上有不同差别而已,就算成年人也会有感统失调。如:晕车、怕高、注意力不集中、急躁、身体不协调等等,这些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
虽然感统失调不是病,但是它会阻碍孩子的专注力、学习力、身体协调力、情绪控制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发展。如果不能及时通过针对性的感统训练进行改善,会让孩子在日后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
不注重感统测评
有的家长看到某一项训练能够改善孩子的相同行为,便依葫芦画瓢给孩子做训练。殊不知,儿童每一项异常行为表现的背后,根源都不尽相同。
拿语言来说,影响儿童语言发育的原因有八种之多,如呼吸系统、前庭功能、口腔功能、能量、视知觉、听知觉、大脑语言功能区是否激活、是否具备语言环境。
因此,为了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家长必须要重视儿童感统训练的前提——感统测评。
感统测评能够了解造成孩子出现不同行为表现的根源在哪,并通过设置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帮助孩子补齐能力短板。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感统训练机构为孩子测评,以免出现误判延误干预时间,影响孩子一生。
认为感统训练就是大运动
许多家长认为“感统训练就是一种大肌肉运动的体育锻炼而已,在一定程度上体育活动可以替代感统训练”。
其实,大肌肉运动只是感统训练的一部分。虽然大肌肉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肌肉和神经的发育,但它对身体感官的刺激十分有限,如果只训练大肌肉运动是不能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
感觉统合的日常训练涵盖的面非常广,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感觉刺激包括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平衡觉、本体觉等多种感觉,这些感觉只有在同一时间内不断交互、重复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
所以,只单纯地强调某一方面的感觉刺激和训练,就会大大影响训练的效果,甚至会让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从平衡变为失衡,得不偿失。
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两个同样年龄的孩子,也会因为遗传、身体素质、带养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呈现出个体间的差异。
家长和训练师应该在清楚了解孩子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尊重孩子个体间差异、尊重孩子兴趣,鼓励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尽情发展,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感觉统合训练。
不过许多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干涉了孩子的兴趣,剥夺其自由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机会。
比如有的家长会因为沙子、泥巴太脏而制止孩子游戏;
有的父母会因为害怕孩子发生危险而不让孩子爬上爬下;
有的父母会因为觉得孩子做不好而包办、代替,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
有的父母常常指责孩子制造了麻烦,限制孩子避免尝试等。
事实上,孩子的早期行为与其神经发育的需要是密切相连的,每一种游戏活动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来说都是有帮助的。贸然进行制止不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甚至会使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阻碍孩子的兴趣发展,更不要盲目阻止孩子的游戏行为。
高估孩子的承受能力
在感觉统合训练中,许多家长急于求成,盲目加大训练的强度或难度,这样做非但没能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提高能力、反而增加了孩子的负担,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运用竖抱桶进行旋转训练之前,如果没有对孩子进行评估,结果造成强度过大,伤害到孩子身体的同时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非常不好。
有的训练项目对于现阶段孩子来说难度太大,即使全力也无法完成,那为何不换一个训练项目或降低难度呢?坚持原路只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障碍,训练也无法正常进行。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合理适当的期望值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当期望值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时,越来越多的失败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打击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产生放弃训练的念头。
完全交给训练师
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感觉统合发展,将孩子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感统训练。
然而有些家长把孩子交给训练师后就放手不管了,认为有专业老师训练就可以了,不需要自己再费心了,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旁人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第一任老师。他们是孩子最亲近、最依赖的人,他们对孩子的了解也甚于任何其他人,也是感觉统合训练中不可或缺的辅助人员。
家长应该全力配合训练老师的工作,密切关注孩子的训练状况,并且在家中也要帮助孩子强化和巩固相关训练,在陪伴孩子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来自家长的赞扬和鼓励,不仅能更融洽亲子关系、孩子也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训练中去,这些肉眼不可见的效果是训练师无法替代的。
另外,家长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零碎时间帮助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也是很赞的方法。比如:
在洗漱、穿衣的时候多与孩子进行一些身体的接触;
在与幼小孩子亲近的时候多一些拥抱、举高、旋转;
在收拾玩具的时候多一些引导孩子分类、分工合作;
在陪伴的时候多一些互动、抛接、对战游戏;
在户外的时候利用环境中的现有条件,多鼓励孩子做一些有目标的走、跑、跳、跨、攀、钻、爬等等。
家长作为半个训练师参与其中,利用家作为“第二战场”,感觉统合训练才完整,这样不仅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也能产生更好的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