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金鱼巷:黄氏宗祠将成闽南古建修建范本

来泉州古城游玩,必去金鱼巷。金鱼巷微改造后,271米的街巷焕然一新,唤起了古城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近期,古巷内的黄氏宗祠修缮也将完工,这栋元代古建筑有望作为闽南传统建筑修建范本,成为“古建医师”的交流实践基地。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市区金鱼巷:

黄氏宗祠将成闽南古建修建范本

黄氏宗祠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清光绪年间,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氏宗祠为完整的闽南大五开间双护厝建筑样式,古厝融汇十余种闽南传统建筑工艺,人文历史内涵丰富。为使这处已破败的建筑涅槃重生,2019年初,黄氏宗祠启动保护修缮工程,聘请经验丰富的闽南古建筑老工匠,充分再现闽南古建筑传统工艺。

泉州古建师傅 刘远庆

水车堵、砖雕都做得不错,还有这个堵石是整块,就是仿照旧的去做,按照尺寸。

传统建筑修建有了“百科全书”

目前,黄氏宗祠主体结构修复已完成,2020年春节前整体修缮将完工,修复后的黄氏宗祠有望成为闽南传统建筑修建范本。目前,全市登记建档历史建筑1.3万栋,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名单多达1199栋,全省最多。传统建筑是承载泉州传统文化之魂的躯体,而传承其修建技艺的工匠们则无异于“古建医师”。为把保护传统建筑,与传承闽南建筑营造技艺这一非遗课题有机结合起来,泉州市住建局总结泉州传统建筑的施工经验和方法,并广泛征求专家和相关部门意见,于2019年6月出台《泉州市传统建筑修建技术导则》。

泉州市住建局总工办副主任 谢永明

打破了工匠跟工匠之间的门户之见,还有一个打破了我们这个技术之间的一个壁垒,因为有的工匠他会做大木的,有的是做窗的,有的是做墙的,不同的,我们把不同的几组都合在一起,第二个方面就是说,为年轻工匠学习做了个范本,第三对于我们这个古建筑的质量也是一个检验的标准。

集结“古建医师” 传承非遗文化

《泉州市传统建筑修建技术导则》相当于泉州传统建筑的“百科全书”,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将结合时代需求,力争将其上升为福建省地方标准。

泉州市住建局总工办副主任 谢永明

现在这个导则跟今后地方的标准,我们也会做一个推广跟一个宣传,对于现在的工匠给他们讲课授课,然后就像你现在看到的这个房子宗祠,可以请他们过来这边相当于做一个案例,大家来看。我们还要开发,不同的案例点,让大家去学习,把我们这个古建筑修建技术传承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