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结局了,跳过桥的英子,未来会怎样呢?| 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

这个周二,火了半个暑假的《小欢喜》终于以一个比较欢喜的结局跟大家告别了。而回顾全剧,相信以下这一幕,

这个周二,火了半个暑假的《小欢喜》终于以一个比较欢喜的结局跟大家告别了。而回顾全剧,相信以下这一幕,给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播出前半个月起,微博上就有人每天都在喊着“英子什么时候跳桥?”

播出后,这一幕更是戳了很多人的心。在压抑了40集、熬过了一半的高三之后,英子终于爆发了。

这次的爆发,令人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对英子身边的人来说,他们都没想到英子会这样做——“她平时活泼又懂事,怎么会抑郁呢?

情理之中,则是指在我们观众的眼中——英子的抑郁那样真实又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令很多人联想到自己的过去。

随着“抑郁”走进现代人的视野,我们如今对这个词也不再陌生。国内外社会对抑郁症也越来越关注

今天,我们就从《小欢喜》中的乔英子出发,来聊聊抑郁的状态。

抑郁状态会有哪些表现呢?参考权威诊断手册DSM-5(美国精神疾病与诊断),以及英子的表现,我们列举了以下常见症状:

  • 大部分时间里都感到心境抑郁,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想要流泪。

    在英子对着手机留言时,她多次提到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每天晚上都想哭”。而从她的日常中,我们也能明显看出,她的笑容变少了。

    不仅如此,英子还提到,感觉“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没有意义”。这种无意义感,通常会令我们感受到深切的空虚。

    • 对于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乐趣都明显减少。

      在确定了无法参加南大冬令营后,英子情绪很低落。刘静阿姨努力安慰她,提出要介绍天文学的老师给英子,让她可以和兴趣相投的人成为朋友。然而,对于以往最大的兴趣爱好和人生梦想,英子也提不起任何兴趣。

      •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算上跳桥那天的前一晚,英子已经连续失眠三十四天了。

        • 几乎每天都感到疲劳、精力不足。

          英子每天越来越沉重的脚步,让我们都能够感觉到她的疲惫。即使日常活动量并未增加,她还是每天都感到“精力被消耗”、“感觉没电了”。

          • 经常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度地、不恰当地感到内疚。

            在英子跳桥一幕中,她终于大声对宋倩喊出“我不是想去南大,我只是想要逃离你!”。她看到了自己和妈妈之间存在的矛盾,但在根本上,她依然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她“配不上这份爱 ”。

            • 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变得迟疑。

              身为金牌教师的孩子,英子从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还是个学霸。然而,寒假补课时,她却经常走神,根本无法集中精力。

              不仅如此,在走神的间隙,她甚至产生了幻觉(hallucination)——“看到”丁一从楼上跳下来。

              除了英子在剧中所展现出的这些表现外,DSM-5中还提到了一些抑郁症可能出现的其他特质,包括:明显的体重或食欲变化、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以及反复出现自杀想法或企图等。

              而除了这些诊断表现外,英子还为我们展现了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拥有的特征。例如:

              • 认为自己丧失了快乐的能力

                英子生活状态的改变,使她感觉到自己 “不再是以前的自己了”。

                • 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中

                  虽然并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威胁,英子的生活环境却是很难预测的。而不可预测性,会带来巨大的威胁感,令人感到极度不安。

                  比如:有些时候,妈妈会和颜悦色地坐下来陪她玩乐高,另一些时候,妈妈却把乐高扔出书包,训斥她“现在哪里还有时间玩玩具?我刚刚都没好意思说你!”

                  英子要时刻小心翼翼,观察当下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然后做出最适合的举动。她在精神上无法拥有真正放松的时刻。

                  • 因为生理上感受到的痛苦令人难以承受,想要逃离、甚至想要解脱,也是抑郁症患者普遍会有的情绪。

                    就像英子在桥上狂奔的时候,她甩掉了她的书包、想要甩掉爸妈,而她真正想要甩掉的,何尝不是肩上一直背负的压力呢?

                    英子的经历,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清晰的抑郁画面。在她的身上,我们其实可以看到身边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场景。

                    *抑郁可能比你所想象的还要普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的数据显示,抑郁症在全球估计共有超过3亿的患者。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重度抑郁症。每年受抑郁影响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人。

                    在中国,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则有超过5400万人,占总人口的4.2%,发病率与全球水平接近(4.4%)。其中,大学生的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3.8%。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受抑郁状态影响的人中,被确诊为抑郁症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抑郁情绪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经历的,学会应对抑郁状态、甚至是与抑郁好好相处,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必修功课。

                    抑郁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可能的成因。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们想主要和大家聊一聊抑郁的“抵抗力”——为什么经历同样的创伤和压力,有些人就好像自带“抗体”,而有一些人,却更容易陷入抑郁呢?

                    *我们的深层渴望中,可能藏着冲突

                    人们普遍认为,冲突感源于我们从环境中感受到的压力,而实际上,冲突也可能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层的渴望。

                    正如我们渴了会找水喝、孤单了会找朋友聊天,我们的日常行为,几乎都是由背后的渴望所驱动的。而我们自己的渴望中,往往潜藏着冲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在关系和自主两方面的渴求——我们一方面渴求与生命中重要的他人建立联结,另一方面,又同样渴求独立,为自己做决定。

                    在剧中,我们可以从英子身上看到,她在这两个渴求间感受到的拉扯与冲突。

                    一方面,对于英子来说,和妈妈的关系十分重要。她会勉强自己一大早吃海参,也会假装自己没看过碟中谍、陪妈妈去二刷。

                    当她勉强自己完成妈妈的全部要求时,我们都能感觉到她的关怀——与其说是害怕被骂,不如说她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妈妈,让她的情感不再受到伤害。

                    但另一方面,宋倩的长期控制和过度关怀,使英子“自主”的那一方面需求越来越无法获得满足。当她偶尔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时,妈妈总会用关系“绑架”她,让她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好像独立,就是在伤害与妈妈的关系。

                    关系和自主两方面的渴求时刻拉扯着她。冲突每天都在积累,而这一切,最终都在妈妈取消南大的冬令营名额之后爆发了。

                    对于英子来说,这并不是错过一次冬令营的机会而已,她在这件事背后所接收到的信息,是自主性的巨大失败——无论多么努力,她都没有办法为自己做主。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样的环境里,想要良好地处理内心渴望中隐含的冲突,是很困难的。

                    *遭遇冲突与压力,ego是我们的“情绪处理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其实都有过类似英子的经历,也感受过这种亲情与独立、关系与自主带来的冲突——拒绝爸妈送我去大学报到会伤害他们吗?爸妈想要我回老家陪在他们身边,我该放弃自己的梦想去成全亲情吗?这样的“纠结”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

                    而当我们感受到巨大压力时,我们首先需要ego来帮助我们维持心理状态的平衡,才不会因为精神上超负荷,而无力解决问题。

                    *Ego拥有足够的力量,我们才能在精神放松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精力去解决问题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多次提出ego的概念。它通常被翻译为“自我”。自体心理学(ego psychology)一派的学者认为,ego是我们与社会环境相接触的那一部分自我。

                    就像走钢索的人依靠手中的平衡杆回到中线一样,ego帮助我们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与稳定(stabilize mental equilibrium)。

                    当我们被巨大的惊喜砸中的时候,ego使我们不至于因狂喜而疯癫;而在我们经历巨大失落的时候,ego也帮助我们不因为一次失败就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维持我们自尊和情绪水平的基本稳定。

                    不仅如此,ego的功能还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现实检验(reality check)、控制不适当的冲动行为、作出合理判断,等等。

                    可以说,ego是否足够强大,会直接影响我们如何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意外、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意外。而ego拥有的力量,就被称为ego strength(自我强度),它也可以被理解为我们的一种精神能量。

                    “Ego strength自我强度”对我们的心理健康特别重要。很多学者甚至认为,加强ego strength,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的根基。

                    • Ego strength强的人,对于沮丧等负面情绪的容忍程度更高。当困境来临,他们更倾向于相信“我是有能力应对的”,情绪也更为稳定。他们也更容易将危机看作是成长的机会。

                      • 相反,ego strength弱的人,对于负面情绪的容忍能力是更低的。他们更多地将挑战看作是威胁。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会感到自我摇摇欲坠,心理状态无法继续保持稳定。于是,他们会快速进入“自保”模式,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憎恨现实,或是用其他方法逃避现实生活。

                        总的来说,如果我们的ego strength不够强,我们的ego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应付眼前的高压。Ego“停工”,我们就会感到自己在精神上被“压垮”——情绪像四面坍塌的墙壁,把自我压垮在其中。此时,我们就陷入了抑郁状态中。

                        Ego strength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按照自体心理学的理论,ego及其力量的发展,取决于我们在不同年龄段如何应对不同挑战,是一个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例如:是否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受到母亲足够好的照顾、是否在青春期探索了自我身份,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ego strength的发展。

                        如果在看过今天的文章后,你感觉自己就像是另一个乔英子、不知道如何去应对抑郁状态,可以参考以下的tips。

                        1. 寻求药物或临床心理治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内心想象成一间空房子,那么,当我们陷入抑郁的状态时,ego的能量不足以支撑四面墙壁,房子崩塌了,四面墙重重压在了我们身上。此时我们是无法动弹的——处于严重的抑郁状态下的人,会几乎丧失所有的行动力。

                        这个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借助药物治疗或临床心理治疗,就像找到支柱一样,暂时把这间“房子”撑起来。此时我们才能为自己争取到必要的空间、开始有能力爬起来、活动、修补房子。

                        因此,如果你深陷抑郁的状态中,请一定要寻求药物治疗或是临床心理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抗抑郁药,还是心理治疗,或是二者结合,它们见效都需要一定时间。放弃治疗、不遵医嘱或自行停药,都会对我们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抑郁的发展是“日积月累”的,想要抵抗它,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多一点耐心。

                        2. 练习正念冥想,加强Ego Strength

                        Ego的发展、以及ego strength是否足够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成长经历。好消息是,我们在成年后,依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强化自己的ego strength,使我们的ego变得更加强大、提升自己对于抑郁状态的抵抗力。

                        例如,著名冥想引领者Shinzen Young所提倡的Feel-Image-Talk(感受、想象、对话)冥想方法,就可以帮助我们主动地锻炼自己排解负面情绪的能力,逐步强化自己的ego力量。

                        在你下一次感到沮丧、抑郁时,停下来,问一问自己:

                        • Feel:我的身体有感受到不适吗?(例如:心跳加速、胃疼,等等)

                          Image:我的头脑中产生了什么影像吗?我“看”到了什么场景?里面有谁?

                          Talk:我内心的声音在对我说什么吗?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注自己内心的这三个方面,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提升对于负面情绪的忍耐力,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有意识地将注意力导入回自己的身上。重新与“自我”联结起来,深切地感受自己是谁、与他人的边界又在哪里。

                          最初,我们可能感到冥想的过程很难熬、坚持的时间也很短暂。然而,就像通过锻炼来增长肌肉一样,我们必须要通过直面“阴影”,才能够使我们的ego越来越有力量。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抑郁状态的改善,很多时候,最终是要来自于生活境况的改变。就好像英子所经历那样,爸妈复婚、妈妈改变教育方式、以及高考结束,都令她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情绪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对于那些曾经被诊断过重度抑郁的人来说,超过90%的人会在后来的人生中,至少遇到一次抑郁复发。

                          相对这样的朋友们说,要把抑郁状态看成你的一个老朋友。随着你越来越熟悉它,你会能够感受到它好像要来了,然后通过主动管理自己的生活,比如安排更少的工作,刻意安排一些朋友的陪伴等等,让它每次停留的时间和造成危害的程度变得更少。

                          同时,生命自然的成熟,本身也会让我们的世界观得以发展,我们会拥有越来越复杂的世界观,从而越来越少被这个世界的变故所惊扰。

                          最终, 生命境遇的改变,能够让我们彻底告别这位老朋友。对于英子来说,进入大学以后,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以预知,她会不断面对更多的挑战、继续和父母发生冲突、不断变成一个更为独立的人。

                          直到有一天,当她终于感受到自己有力量掌控自己的命运,感受到自己对自身生命的主宰,可能抑郁这片阴霾就会彻底离她远去了。

                          对抗抑郁,我们要给自己更多的耐心,也要记得提醒自己,有时候,哪怕是单纯的等待也是很重要的。可能你已经等待了太久,发现天只会越来越黑,但你仍要相信,随着你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的变强,你总能等到日出的那一天。

                          以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