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群前面都赌对了,宁王后万亿时代,那就难说了

文丨尼克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回首过去一年,宁德时代无疑是最亮的仔。新能源车赛道股股价一骑绝尘,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焦点后,其也被打上了“宁王”的标签。

宁王霸气崛起的背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浪潮中,以电动新能源车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上演了一场对传统燃油车的革命。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2021全年中国新能源车销售了298.9万辆,同比大涨169.1%;最新的2021年12月,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来到了22.6%,这意味着每销售5台汽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

在这场浪潮中,宁王拥有的新能源车“心脏”动力电池,一度成为各大车企打破头都要抢的香饽饽。于是,曾毓群2011年才成立的这家来自福建宁德小城的企业,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轻轻松松打破了万亿市值的大关。

要知道,这是很多企业几十甚至上百年都难以企及的目标。

然而,正叔以为:

当一家机构处境艰难时,我们要着眼的,是他触底反弹的能力;当他如日中天时,我们要看到的,则是他潜藏的风险了。

今天,《正经社》分析师就在梳理“万亿宁王”炼成记的基础上,试着解读后万亿时代,宁王面临的重大挑战。

01

“贵人”宝马

2011年,43岁的曾毓群顶着“苹果供应商”的光环二次创业,在福建小城宁德创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那时,新能源市场方兴未艾,动力电池领域更是被松下、LG等日韩巨头垄断,宁德时代一没技术积累,二没资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字辈。

任何的成功故事似乎都离不开一位贵人的出现。《正经社》分析师梳理获悉,2012年,华晨宝马为试水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之诺1E“电动车,同时为了推进本地化市场生产销售,宝马拟为之诺1E寻找一家中国本土动力电池制造商。当时能给宝马的选择并不多,与一家国有企业的合作,也由于产品质量、合作效率等环节出现了诸多问题而不欢而散。

于是,机会幸运地降落在了宁德时代头上。尽管宝马是怀着试一试的态度尝试合作,但对于宁德时代而言,这既是第一单动力电池业务,也是一个行业内重量级的大客户,只有成功抓住这次机会,才能站稳脚跟。

当然,过程并不那么容易。宝马当时给出的技术指标要求远远超过了宁德时代的能力。为帮助宁德时代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动力电池,宝马还向宁德时代派出了一位高级工程师驻场两年进行现场指导,并提供了厚达近千页的全套德文原版动力电池生产标准。

为此,曾毓群亲自带队,按照宝马要求逐项进行研发,日夜攻关,最终成功生产出符合宝马标准的动力电池,斩获宝马大单。随之,宇通客车等其他车厂客户慕名而来,寻购宝马用的电池,宁德时代就此打开了朋友圈。

02

“天时地利”

如果说宝马是宁德时代崛起的“贵人”,那么2015年的政策东风则是宁德时代崛起的“天时地利”。

2015年3月24日,工信部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推出了动力电池“白名单”,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只有搭载了符合条件、进入“白名单”目录的动力电池,才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

《正经社》分析师了解到,“白名单”政策的出炉相当于帮助宁德时代避免了与国外日韩电池巨头的直接竞争。同时,国内动力电池实力较为强劲的比亚迪,当时采取的是动力电池自产自销的策略,只配置于比亚迪自产的电动车上,而不做外销,导致宁德时代在国内也鲜有竞争对手。

至此,在“天时地利”的助攻下,宁德时代接连拿下了国内主流车企的几乎全部订单,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节节攀升。

2017年,创业仅仅六年的宁德时代,一举登顶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一哥。

03

“赌性坚强”

美团王兴曾经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早年,曾毓群在办公室里挂了一幅字:赌性更坚强。

有投资人问,为什么不挂“爱拼才会赢”,曾毓群的解释是: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曾毓群生性敢“赌”的基因,也深深刻在了宁德时代的崛起之路上。

据《正经社》分析师所知,起初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存在明显分歧,比亚迪的磷酸铁锂技术一直是行业主流技术,而三元锂技术并不被看好。如果选择了磷酸铁锂电池,则安全性更高,但电池容量天花板低;反之三元锂电池则是容量高,但安全性低。当时的国内电动车老大比亚迪就选择了更加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为弯道超车,不惜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ALL IN了并不被看好的三元锂电池。

2018年,国内电动车补贴政策引入了能量密度这个概念,三元锂进入高光时刻,宁德时代赌赢了。当初的老大比亚迪,退居到了行业老二。另外一些路线选择错误的企业,如国轩高科、坚瑞沃能则陷入了亏损的漩涡。

宁德时代另一次下狠手赌的,是扩产能。2018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短短三年时间里,通过股票增发和债权融资等渠道,募集资金共计超过800亿元。

2021年11月,又发布了一笔582亿元的天量定增融资,创下了A股史上最大民企定增募资纪录。在遭到市场和交易所质疑后,才下调募资额至450亿元。

频频大手笔融资后,宁德时代将钱大笔砸向了产能扩张,规划产能到2025年将达到592GWh,将比2020年增加4倍左右。同时还投资或控股了锂矿、锂盐、正负极材料、制造设备等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拟通过资本深度绑定整个锂电产业链。

可以说,曾毓群和宁德时代用真金白银疯狂地押上了重注,随着2020年到2021年新能源车市场井喷般火热,宁德时代押注的巨大产能似乎正在快速进行变现,一度有车企老板为拿到动力电池,蹲守在宁德时代的办公室。这也推动着宁德时代一举登上万亿市值王座,成为“万亿宁王“。2021年12月,市值一度超过1.6万亿元。

04

群雄开始逐鹿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发现,迈过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在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中,已经进入到了前40位。与其并列的,绝大部分是以To C消费者业务或者To C流量业务为主的公司,如苹果、亚马逊、宝洁、迪士尼等。

而与宁德时代商业模式类似的以To B业务为主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公司清一色为半导体巨头,如台积电、英伟达、英特尔、阿斯麦等。

在商业世界里,一般To C的公司更容易凭借消费习惯建立品牌壁垒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而To B业务的公司更难建立起稳固的护城河,也更容易被下游客户替代。

众所周知,半导体芯片行业是一个上游技术垄断型的行业,尤其是国内外技术水平差异很大,国外几大半导体巨头几乎垄断了芯片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例如能够生产7nm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半导体设备全球只有阿斯麦一家,华为就因为面临芯片禁运而无法生产高端智能手机就是一个缩影。

宁德时代所处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远远没有那么深的技术壁垒。何况,相比宁德时代,国外日韩巨头LG技术储备更全面,松下电池技术则更领先。

同时,2015年动力电池白名单为宁德时代筑起的保护墙早已倒塌,如今不得不直面日韩电池巨头的强烈竞争。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引领磷酸铁锂重新强势崛起,并且开始外供,国内二线电池厂商也在大规模扩产,跃跃欲试。

不得不说,站上万亿之后的宁德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据媒体报道,有头部车企高管曾宣称,现在各家公司的电池技术没有太大差别,无非是“一万个失效一个和两万个失效一个的差别”。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各大主流动力电池厂商目前已公告披露的产能发现,宁德时代、LG新能源、中航锂电、亿纬锂能、比亚迪、松下等21家动力电池厂商合计已披露的产能超过3100GWh。按照单车平均45KWh计算,可支持车辆的数量高达7000万辆。而当前全球汽车总销量也就9000来万辆,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市场就会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一场厮杀不可避免。

05

并非不可替代

半导体巨头在产业链上几乎拥有不可辩驳的话语权,即便强势如苹果一样的客户也得接受台积电的涨价要求。

而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上,宁德时代虽然目前凭借着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拥有较为强势的商务议价能力,但一些条款对于车企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从历史看,传统的汽车供应链中,供应商在车企面前的姿态并不高。从现实看,一场车企客户要跟宁德时代拉开距离的大戏,似乎也开始慢慢上演。

《正经社》分析师得到的业内消息显示,有车企为保障供应链安全,已经开始扶持二供、三供,与宁德时代进行博弈。小鹏汽车除宁德时代外,拟增加中航锂电作为供应商。广汽新能源自2020年5月后,新车型上再没用过宁德时代的电池,特斯拉与比亚迪的合作传闻几乎板上钉钉,就连宁德时代当初的“贵人”宝马,也引入了亿纬锂能。

与此同时,有强势的车企甚至开始了自建电池厂。2021年3月15日,大众汽车集团在其首个“Power Day”上展示了未来10年的电池战略和技术版图。根据规划,到2030年前,大众集团将在欧洲建设6座总年产能达到240千兆瓦时的超级电池工厂。早在2014年,特斯拉就在美国内华达州建造了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此外,奔驰、通用、以及国内的吉利、长城汽车,也都有类似动作。

车企为保障核心部件供应、降低成本、选择培养多个供应商体系或者自建电池厂,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宁德时代的电池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06

面临再次押注

动力电池发展至今,仍是一个技术非常不成熟的产品。电池能量密度不够大,充电速度不够快,电池起火等问题仍然是用户购买新能源车的最大阻碍,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与此同时,在特斯拉已经发布、三星也宣布试生产大圆柱电池等大对决中,尽管曾毓群和他的宁德时代当初在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的押注中,豪赌了一把赢得盆满钵满,但仍在不断快速更新迭代的电池技术和更加正面的激烈竞争,都需要曾毓群不得不再一次押注。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财报发现,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逐年增加,从2017年到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已从16.32亿元增长到了35.69亿元、45.95亿元。巨额的研发费用,被投入到了无钴电池、全固态电池、无稀有金属电池等下一代新兴电池技术上。

也就是说,在锂电池技术成熟之前,宁德时代必须同时豪赌又一个技术风口。

回顾宁德时代的万亿之路,有贵人相助的幸运、有天时地利的机遇、当然也离不开其自身的努力、坚持、实力及勇气。而万亿之后,其能否像英特尔等国际半导体巨头一样,成为产业链上经久不衰的顶级To B供应商,仍然是一个问号。总之,新能源车确实是好赛道,但笑到最后的,却不一定是宁德时代。【《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