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否就是假死出家后的曹颙

曹顒(约1693)江宁织造曹寅长子。字孚若,出自《易经》“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乳名连生,取意“连生贵子”。


(一)从“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说开去

现在公认《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年),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顒之子。

其核心的证据就是: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挽曹雪芹》诗中有句“四十年华付杳冥”。

那么我们如果确认曹雪芹在那一年去世,再往前推四十年,就可以推出曹雪芹出生在那一年。

根据即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批语,原文为: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左右,公元1762年左右,乾隆二十七年。

减去四十年应该是1723年左右。

根据: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初七,曹頫奏曰:“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颙)嗣有在矣。”

红学界确认此曹颙之遗腹子即为曹雪芹。

null

如果曹颙之遗腹子为曹雪芹,就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书中多次提到过亲历三十年多前的事情,那么此时的曹雪芹只有几岁,甚至没有出生。这是个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缺陷!

《红楼梦》第十六回,元春省亲,王熙凤与赵嬷嬷对话:……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脂砚斋批注: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哎哟哟!好气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泥土,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

《红楼梦》写甄家接驾四次,隐射了历史上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住在曹家。

《红楼梦》第十六回,回前总批:“借省亲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这个总评是很明显的指证,写省亲就是为了写南巡,忆昔感今说明作者在回忆,作者亲历过。

第十八回蒙回末总批:此回铺陈,非身经历开巨眼伸文笔,则必有所滞。

“此回铺陈”,是指作者写元春省亲这一回,上面脂砚斋直接告诉我们写省亲其实写南巡,“非身经历开巨眼伸文笔,则必有所滞”,“开巨眼”说明了是作者亲眼所见,这一句话再次印证作者亲历过康熙南巡,才能把元春省亲写得这么好。

那么我为什么说曹雪芹是曹颙,因为他的儿子不可能经历过康熙南巡,康熙第六次南巡,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而此时曹颙的孩子还没有出生(1715----1763年),而曹颙经历过康熙多次南巡。

null

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解释为何请宝玉到太虚幻境,是受宁荣二公嘱托:“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甲戌侧批: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甲戌侧批: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从“作者”两个字,我们可以了解,这里的贾家是对应江宁织造府曹家,(贾家也是代表皇家的)“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曹寅只有一个儿子存活下来,还有几个孩子都是他弟弟曹荃的孩子。

康熙五十年(1711)春,曹寅幼子珍儿夭逝于南京。三月二十六日,曹寅作诗痛悼,诗云“零丁摧亚子,孤弱例寒门”,摧,摧折;亚子,第二子。次年,曹寅病逝,曹顒奏曰:“窃思奴才伶丁孤苦。”

唯一的嫡孙宝玉就是指曹颙或者曹颙的儿子。从“竟无可以继业”,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得出,是继承家业,不是重新创业,不是等到了曹家被抄后,由曹颙的儿子重新创业,所以我认为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曹颙继承家业。

(二)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甲戌眉批: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悲痛血泪盈面。】【庚辰眉批: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

从这一段脂砚斋的批语,得到作者对于治理一个庞大的家族有心得,有辛酸,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他们曾经治理过这样的庞大的家族。

乾隆甲戌年是 1754年,乾隆十九年,往前面推三十年,应该是1725年-1714年间,那么大致是清世宗雍正三年到清圣祖康熙五十三年。

那么这三十年前事是谁家事情,这个先推理一下,如果是指的江宁织造府的事情,那么这段时间的当家人应该是谁,曹寅死于1712,康熙五十一年,那么当家人可能不是曹寅。

还有两个人是江宁织造,一个是曹寅的儿子曹颙,一个是曹寅的侄子曹頫。

康熙五十一年(1712), 曹颙奉旨继任江宁织造

康熙五十四年(1715), 曹颙正月,曹顒在京述职期间病逝

康熙五十四年(1715), 曹頫奉旨继任江宁织造

雍正五年(1727), 江宁织造曹家被雍正抄家

根据上面论证嫡子这个身份。所以我说是曹颙。

null

(三)康熙大帝的评价: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曹顒者

我们知道曹雪芹是个大才子,那么曹顒是不是呢?

曹顒在京述职期间病逝,康熙大帝谕旨:“曹顒系朕眼看自幼长成,此子甚可惜。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他者。看起来生长的也魁梧,拿起笔来也能写作,是个文武全才之人。他在织造上很谨慎。朕对他曾寄予很大的希望。他的祖、父,先前也很勤劳。”

康熙阅人无数,也是文武全才,那么他的赞赏的起点就很高,因此对曹颙“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他者”这个评价,难能可贵的,所以可以和曹雪芹的才学做对应。

(四)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我们再从书中找答案:《红楼梦》太虚幻境中没有贾宝玉的判词,在第三回,书中有两首《西江月》词是描写贾宝玉的:其中有一首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这一句话表达了宝玉主人公一种围城的心里,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关键词是“乐业”可以理解为好好的珍惜,联系一起理解:一份产业、家业你没有珍惜,你丢掉后,从此贫穷后的凄凉生活,你也承受不住,怎么会丢掉呢?

(五)甄士隐出家是真事

如果确认是曹顒是曹雪芹,那么有一个重大事实无法逾越,就是曹顒于康熙五十四年就病死。

但是我认为,书中一再提醒我们宝玉出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能性,曹顒假死出家!

《红楼梦》中第二十一回:有一段脂砚斋的批语:【庚辰双行夹批: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这一段文字写出《红楼梦》后文有宝玉出家这一情节,而宝玉出家用的“悬崖撒手”这一词,体现了他的情极之毒,那么更容易想到场景是,宝玉面对荣华富贵,妻儿幼小,悬崖撒手,而不是曹府家被抄,落得个白茫茫真干净出家,这和曹颙出家一一对应。

null

“悬崖撒手”四个字还出现书中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个人的身上!

《红楼梦》第一回: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笑一声“走罢!”【甲戌侧批:如闻如见。甲戌眉批:“走罢”二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蒙侧批:一转念间登彼岸。靖眉批:“走罢”二字,如见如闻,真悬崖撒手。非过来人,若个能行?】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两个人宝玉和甄士隐,同样的出家,同样的用了“悬崖撒手”这一个词,这不是偶然,这是故意的,其实在这里甄士隐是贾宝玉一个化身!

《红楼梦》一开始这样说: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那么从这一段话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真事隐”隐的是曹雪芹的故事!

《红楼梦》把“真事隐”三个字,写作一个人名字“甄士隐”,那么这个人的部分经历就是曹雪芹的故事,就是曹雪芹的经历,这是重中之重。

甄士隐在这里是曹雪芹的一个化身,这才有了脂砚斋的批语“非过来人,若个能行”,那么曹雪芹曾历过一番梦幻出家,和甄士曾历过一番梦幻出家一一对应上。

甄士隐在《红楼梦》出场后,就先隐去出家,暗示作者本人曹雪芹和甄士隐一样,先隐去出家,这方才有了《红楼梦》。曹顒是符合这一条件,他先冒充死去,其实是出家,然后才有了雍正上台的抄家,曹家败落,方才有了《红楼梦》。

结合书中一再提醒我们主人公宝玉出家,《红楼梦》的宝玉有两个人原型:一个是康熙废太子胤礽,而太子胤礽是不具备两次出家的条件。那么出家的宝玉是曹雪芹自己。而宝玉有一个的遮天大王的称号尤其合适,那么“遮天大王”正是出家的张道士给的出家的玉起的外号,“遮天大王”欺瞒皇帝假死,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

第一次出家:是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从清虚观回来之后,两人闹起来,急得林黛玉说道:“我死了。”贾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第二次出家:是袭人说要死,宝玉一急就说:“你死了我出家。”黛玉将两个手指一伸,抿嘴笑道:“做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做和尚的遭数儿。”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历史上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经真的出家过,如果是曹顒出家的原因可以探讨一下吗?

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曹颙病逝。三月初七,曹頫奏曰:“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颙)嗣有在矣。”

那么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康熙五十年(1711年)冬,曹顒于北京得子。时曹寅在扬州任上,欲起程上京面圣。十一月底,幕友张云章作诗祝贺。诗题《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小注:“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诗曰:“天上惊传降石麟。”

张云章写给曹寅的诗,标题“曹荔轩银台得孙”曹荔轩就是曹寅,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得孙”有了孙子,天上惊传降石麟,旧时称人有文采的男孩子。

那这一孩子却死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之前,因为从曹頫的奏章中得知,曹颙的遗腹子是唯一的男孩。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曹顒出家最大得原因可能是丧子之痛。

null


(六)贾宝玉鬼鬼祟祟埋并蒂菱

曹颙乳名连生,《红楼梦》有“并蒂菱”相对应这一名称。并蒂菱象征是谁,可以是《红楼梦》甄宝玉与贾宝玉。甄贾宝玉同名同貌,同性格脾气,同样的喜欢女儿情,同样的娇生惯养,有如双胞胎兄弟,正如并蒂莲,连生。

宝玉的生日这一天。香菱对宝玉解释石榴裙弄脏说:“我有一枝夫妻蕙,他们不知道,反说我诌,因此闹起来,把我的新裙子也脏了。”宝玉笑道:“你有夫妻蕙,我这里倒有一枝并蒂菱。”口内说,手内却真个拈着一枝并蒂菱花,又拈了那枝夫妻蕙在手内。

在宝玉的提议下换上了袭人石榴裙的裙子,之后香菱便见【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香菱拉他的手,笑道:“这又叫做什么?怪道人人说你惯会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

上一段描写,并蒂菱是宝玉手上的,代表他自己,印证了《红楼梦》中贾宝玉也是并蒂莲。埋葬并蒂菱其实隐射的是自己被埋,而“鬼鬼祟祟”说明了此次被埋是偷偷摸摸的,联系起来可以理解就是假死。《红楼梦》中有假死这一情节吗?是有的,薛蟠在进京的途中为抢香菱,打死冯渊,贾雨村帮薛蟠用名义上的假死逃过的惩治。

吴恩裕的考证,曹雪芹有这两只书箱留存世间,书箱正面刻着对称的两小丛兰花,第一只箱上的一丛之旁还有一块石。在兰石的上方,刻着有上款的四句诗:

题芹溪处士句

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

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

重中之重:“并蒂花”,“并蒂菱”,曹雪芹乳名“连生”三者一一对应,那么是不是就是巧合呢?

(七)愚顽怕读文章的秘密

第三回,书中有两首《西江月》词,是描写贾宝玉的,中还有一首: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诗中:“草”莽的草通”曹“,愚顽加在一起就是颙字,联在一起曹颙。

列藏本在第一回宝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边有句批语:列侧:对应愚顽气。这是一个佐证。

第一回,脂砚斋有一段贾宝玉和林黛玉,木石前盟的批语:甲戌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

而“顽石草木为偶”的偶和顽加在一起就是颙字。也正好对应了“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

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

第五回:宁荣二公请警幻仙姑规劝宝玉:”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这一句话再次出现偶和顽,而宝玉是荣国府的继承人,“荣”的谐音恰巧是“颙”。

(八)曹颙的年龄问题“四十年华付杳冥”

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挽曹雪芹》诗中有句“四十年华付杳冥”。

如果我的论证是对的,曹颙假冒死亡出家,他是有欺君之罪的,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那么曹雪芹所提供给敦诚的资料可能部分有假,也有可能是他和他的朋友联合起来欺骗世人。那么他们的年龄相差多大?曹雪芹死亡的时间我们按公元壬午1762年左右,曹顒生于(约公元1693)应该是七十岁左右,相差三十岁。

《红楼梦》正好有个三十岁。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甲戌眉批:佛以世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

《红楼梦》中的甄“士”隐,士通作“世”,世隐正好代表隐一世三十年。甄“士”隐,隐射的是曹雪芹自己,曹雪芹是不是把自己当和尚的这一段时间,称作一世,在尘世间的年龄减去出家的三十年,正好是他的年龄,那么写《红楼梦》此时的曹雪芹希望自己活到九十岁。

我们再来看第三回,描写宝玉的容貌: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甲戌眉批:“少年色嫩不坚牢”,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

脂砚斋的批语少年色嫩不坚牢,我们可以理解:就是我们现在说这个人是娃娃脸,又称童颜,属于逆生长的人。历史上曹雪芹正是个大头,而曹颙的“颙”就是有头大的意思,可以推测他也是大头之人,可以推测曹雪芹就是一个逆生长的人,他的年龄是可以隐瞒的。

正是: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