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还记得小时候的录像厅,家里的VCD,和你当年唱过的歌吗?

被手机统治生活的今天,除了非富即贵的家庭有专门的K歌室外,高不可攀的房价和冷漠无情的快节奏生活,已经让人们与唱歌这件事渐行渐远。再加上疫情影响,连外面的KTV也接连倒闭。

也对,谁说人活着一定要唱歌?手机里的大把诱惑,已经将碎片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但是生活好像又似乎离不开歌唱。考了满分,兴奋地吼一嗓子;分手的时候,一个人边流泪边哼哼;过生日的时候,一起拍手一起唱;喝酒的时候,也忍不住抱着友人,举着酒杯唱一首朋友。。。

分手后同台演唱哭的稀里哗啦

毕业季的离别之歌

录像厅的年代

90年代是激情迸发的年代,也是近代中国欲望释放的第一个10年。

有记忆中的味道吗?

这时候,录像厅开始分场次卖票。上半场都是最受欢迎的港片。正所谓“周星驰整蛊,李连杰功夫,林正英僵尸,古惑仔江湖”(抱歉,情不自禁就来了一首)。即便如此,也禁不起每天不停反复播放,狂轰滥炸。

一旦过了凌晨12点,铁定有人大喊一声“老板,换片”。这时昏昏欲睡的人们瞬间面色红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约定好的暗号,就是大家的兴奋剂呀。

12点才兴奋的观众

看了一会后,又有人陆续走出来,然后走进那一条条深邃的,泛着红色灯光的巷子里。

不可描述之地

那些年,录像厅是小孩子向往的禁地,是大人们休闲的圣地。李小龙,成龙,周润发,周星驰,一个又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精武门,醉拳,英雄本色,大话西游,一个又一个看一眼就忘不了的故事,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VCD

直到一个叫做姜万勐的人发明了VCD,这是世界首次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里,音质,画质都远好于录影带。没错,VCD的确是中国人发明的!

原本应当没落的录像厅依然活得风生水起,只不过,老板们已偷偷地把录像机换成了VCD。

2年后,由李连杰代言,每个小孩都会哼的一首广告歌响彻大江南北。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道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

还是年轻时的李连杰帅

录像厅输给了家用VCD

随着VCD的技术成熟和大规模量产,大幅度降价的VCD机进入了百姓家。录像厅终于没落了,但是一种新的产业随之兴起:VCD碟片租赁

我们那里3元一天,AB两面,你们那里呢?

不要说你没有偷偷租过不该看的影片,没有反锁住门悄悄地看。

你以为我会信?

VCD其实还可以在家里唱歌。步步高当时已经配了话筒,插上就能K歌。虽然那时候啸叫声络绎不绝,我们还是很开心地唱歌。我记得那时我最喜欢唱《小螺号》这样的儿歌。爸妈就唱一些红歌,还有很多邻居们也喜欢来我家唱歌。当时觉得自己特有面子!

当年的K歌玩法你造吗

从VCD到DVD,又到点歌机,最后到电视盒子的进化之路

再后来DVD问世,VCD被迅速清退出局。附带的K歌功能几乎没有变化。不过愿意在家里K歌的人越来越少。哪怕DVD的存储量是VCD的几十几百倍,歌曲也是有限的,总是跟不上新出的好听的歌。这时,KTV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要更新曲库的点歌机:今天你更了吗?

后来又模拟KTV出了点歌机,家里也能像KTV那样点歌了。再后来K歌的功能又被加入了电视盒子里,K歌的成本更低了。还记得小米几年前出的点歌系统,全套加起来才1000左右。

1000元的小米套装

横空出世的K歌棒

直到今天的贝壳王子K歌棒,实现K歌不过99,并且永远都不用去更新曲目。比如周杰伦发布《mojito》,上线QQ音乐的下一秒,你就能K上他。为什么?因为它把手机变成了点歌机。

贝壳王子K歌棒,长的实在像个转接线

刚发布的新歌也能唱

K歌棒长得像一条转接线。TYPE-C接口连接手机,3.5mm音频接口你可以连音箱大家一起K,也可以连耳机一个人唱不扰民。实时耳返这一点应该点赞,现在基本都做不到吧?

这样手机上常用的音乐软件都能用来K歌,比如QQ音乐,酷我,酷狗,网易云,唱吧,全民K歌。

为了不被人吐槽拖后腿,K歌棒包含主动解码芯片,已经支持到192KHz,24bit的采样率,可以硬解码包括FLAC, APE, WAV等几乎所有的无损音乐格式。推力也大,算是DAC+耳机放大器的合体设备吧。

音质则看耳机/音箱的配置了。我个人觉得普通耳机,音箱,已经有很好的效果了。当然,有钱你连森海奥菲斯也不是不可以。我手上最好的耳机就是qdc 8ch了。

只有一个主按钮,长按开启/关闭麦克风拾音和耳返功能,短按切换声音模式。

K歌棒内置了3种固定的K歌模式。据贝壳王子团队称,他们模拟大型演唱会现场数据,KTV包房数据,把混响和环绕声都调好了。歌剧院模式对应大型演唱会现场,混响和环绕感最强;KTV模式对应KTV包房场景,混响和环绕感居中;而原声模式对应真实声音,完全没有混响和环绕设置。

演的真好

不论连接音箱还是耳机,耳返都是实时反馈的。这里不建议大家用蓝牙连接的话筒,蓝牙的延迟会让你完全踩错点。大型舞台无线麦都不是用蓝牙连接的。

声音拾取非常自然,跟300多的K歌话筒也差不多。处于好奇,我拆了外壳却有了惊人发现:原来K歌棒并没用普通K歌耳机的硅麦或者微型通话麦,而是实打实的用的专业大容量电容麦。可以看到下图,K歌棒内的麦克风,跟话筒麦克风一模一样,体积是K歌耳机麦克风的4倍还大。

300元话筒与K歌棒内部麦克风对比

K歌耳机与K歌棒内部麦克风体积相差巨大

令人惊讶的是,K歌棒还配置了女声和男声两种变声模式。女声听起来更像是小黄人的声音,男声则很像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反派boss低沉的声音。可以吃鸡,王者的时候变个声娱乐一下,打电话也可以变声。不整蛊一下好基友,良心应该会痛吧?

如果调整成变声模式,从手机里调出英语学习软件让孩子玩,这可真是一个方便的功能。孩子可以跟着玩一上午。根据他们的说法,就像在玩tom猫。学得快也不粘人,是不是终于可以痛快地吃鸡了~

即使在麦克风关闭状态,使用K歌棒播放的音乐和电影,音质也会有明显的提升。毕竟是有192KHz,24bit硬核解码芯片的家伙呀。电脑端也可以插上就用,不用驱动哦。

只要不用麦克风对准音箱,仅距离1米也不会有啸叫。这声学功底真扎实呀。

想了解更多K歌棒吗?我为大家做了一个实物拍摄的深度评测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