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兰草谷历险记》是长阳知名青年作家彭绪洛于2012年亲自走进兰草谷后结集续写的首部关于长阳景区力作。本平台小编经过与作者沟通,得到作者授权,将在本平台独家连载《兰草谷历险记》。
我在水潭侧面几米高的一个位置找到了一块小空地,把地面的石头清理了一下,就把帐篷安扎在这里。
这几天我用相机拍下了许多绝世美景,并且拍下了瀑布和水潭的全貌,相信这些照片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因为这种景色在外面已经是很难看到了。
晚上依然是伴着瀑布的流水声而眠,瀑布的流水声很大,但它不像噪音高低起伏,而是维持一个声调一直响着不停,就像机器的轰鸣声。
第二天早上我从帐篷出来时,发现外面起雾了,山谷里地势低洼,到早上十点钟后,阳光才照射进来,这时是山谷最美丽最热闹的时候。
我到水潭边洗了脸,准备吃些干粮解决肚子“咕咕”叫的问题,当我正在吃东西的时候,那只受伤的猴子又从树林中走出来了,它这次不是直接去水潭边,而是向我的帐篷这边走过来。
当它离我还有三五米时停了下来,望着我,似乎在试探我,又似乎害怕我。我忙把手中的饼干丢了一点儿给它,猴子捡起来就塞进嘴巴里了。
从它走路的动作来看,似乎比昨天好转一些了,也没有一走就“吱吱吱”疼得叫唤了,但看伤势仍然严重。
我又拿出几块饼干伸过去,示意它过来自己拿。没有想到猴子慢慢走了过来,从容地从我手中接过了饼干吃了起来,吃完了也没有离开的意思,似乎还在等待我继续给它食物。
看来它已经解除了对我的敌意,意识到我是在帮助它,这样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我轻轻地摸了摸它的头,它没有反抗,这应证了我的推测,我又轻轻地检查了一下它受伤的腿,它也没有退缩,我立马决定给它做一个小小的手术。
我回帐篷又拿了几块饼干,同时把医药包拿了出来,猴子靠近我来接饼干,我把饼干给它后,就蹲下来想用随身带的匕首把它断了的小腿那部分截肢,说是截肢,其实也就是把皮肉相连的部分切掉,因为它的骨头已经断了,不可能再接好了。
猴子在专心地吃饼干,我麻利地切掉了它的断肢,这时它疼得大叫了一声,并且丢掉饼干,两只前爪抱住了我的右手,猛地在我右手上咬了一口。
我忍住疼痛立马用左手摸着它的头,并安抚着它,告诉它一切没事了,这时它才松开了嘴,似乎它听懂了我的话,也许是它明白我没有敌意。
我迅速给它的伤口消毒,然后撒了云南白药,再用纱布包扎好,最后还给它其他几个部位的伤口处理了一下,忙完这一切后,才给自己的手消毒。
这时才注意到我的右手,伤口虽然不是太深,但几个牙咬过的地方都破皮出血了,我用紫药水清洗了一下伤口,然后贴了创可贴。
猴子一直看着我,它没有离开,我告诉它:你不会有事了,疼几天就好了,记得不要让伤口碰水。
它仍然歪着个头,像是在听我说,但又像没有听懂,我突然想到它过几天还得换药,如果我走了它怎么办?
于是我断然决定再停留几天,可背包里的干粮不多了。不过这难不到我,我去山上多捡些野板栗回来,然后摘一些野弥猴桃和野柿子留给猴子,说不准过几天它用得着,更何况我随身还有一些老谢给我装的红薯。
我关好帐篷,背着背包去找野果去了,我得首先解决吃饭的问题,要不然接下来几天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我的日子不好过了,猴子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当我背着一大包野果从山上回来时,受伤的猴子还在我的帐篷旁边没有离开,它似乎明白我所做的一切,像是碰到了大救星一样,它看到我回来,似乎还对我笑了呢!
这时的我才认真打量起这只受伤的猴子来,个头儿不大,有半米长吧!体重应该不到十公斤,全身中灰带一点儿黄色的长毛,长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我们平时在动物园看到的猴子相差无几。看它的面像,不太像一只老猴子,可我又看不出它的年龄来,也不知道它属于什么种类的猴子。
这些都不是太重要了,关键是它不再怕我,我也把它当朋友了。
我给它取名叫“猴哥”。
兰草谷历险记 03
兰草谷历险记 02
兰草谷历险记 01
彭绪洛简介
彭绪洛,儿童文学作家、探险家、儿童阅读推广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原创儿童探险小说领军人物。
土家族,笔名洛清、清江水,1981年1月出生于湖北长阳土家山寨,15岁开始发表作品,21岁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27岁开始专职从事儿童文学创作,30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是全国著名网络助学组织“英子姐姐”团队成员。
著有长篇小说“少年冒险王”系列、“彭绪洛科学探索”系列、《穿越郑和年间》、《穿越楼兰古国》、《宇宙龙骑士》、《兵马俑复活》、《虎克大冒险》等60余部。
曾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湖北文学奖,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屈原文艺奖等奖项,作品入选“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有多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和舞台剧。
曾经徒步穿越敦煌段雅丹龙城、神农架无人区和古蜀道,攀登过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自驾走过滇藏线、川藏线和青藏线,成功穿越过罗布泊,到达过楼兰古城、余纯顺遇难地、塔克拉玛干沙漠、高昌故城、塔里木盆地等神秘之地。
博客http://blog.sina.com.cn/pengxuluo
微博http://weibo.com/pengxuluo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