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心陀罗尼经》
笔记(11):
总持王菩萨,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观世音菩萨
作 者 / 观 诸 法 如
一、正释经文
总持王菩萨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观世音菩萨
三、正释经文
其名曰:总持王菩萨,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华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宝藏菩萨,德藏菩萨,金刚藏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是灌顶大法王子。
无央数菩萨是谁呢?「其名曰:总持王菩萨、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华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宝藏菩萨、德藏菩萨、金刚藏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这是在大悲忏上的菩萨。
总持王菩萨:总持就是陀罗尼。陀罗尼王菩萨,王是自在的意思。这位菩萨诵陀罗尼,得大自在了,就是得大解脱了,因此就是立这个名,作他的名称,叫总持王菩萨。
宝王菩萨:宝,我们按一般地解释,就是这位菩萨,他有很多的珍宝,他有大自在的力量,或者这样说。如果说宝是法宝,是无量无边的佛法,他学习无量无边的佛法,他得大自在了,所以称之为王,这样讲也可以。
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药王菩萨在《法华经》里边的地位也很高的。在这里也有提到他,他当时也在这个法会里。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的名字怎么来的呢?藏经上有这么一部经,叫《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在大正藏第二十册六六○页。在这一部经上,说到他得名字的因缘。
他在无量劫前叫做星宿光长者,是个在家人。星宿光长者、电光明长者是两个兄弟。这两兄弟,当时他是相信佛法的,他用药供养大众僧,是雪山上的胜药,是很胜妙的药,供养大众僧。大众僧吃了他的药,除掉了两种病,第一种就是四大增损的病,地水火风生理上的不调和的病;第二种病就是除掉了瞋恚的病,就是烦恼病,瞋恚心没有了,吃了这个药以后,不发脾气了,不管什么时候,心里面很调柔,除掉了这两种病。
吃了他的药,除掉了身体的病,和心理上的病以后,就发了无上菩提心,将来一定能得无上菩提,能在三界里面作法王,就是成佛了。因为这样的关系,大众僧说星宿光长者给我们这么好的药,我们得到这么大的好处,我们给他取一个名字,叫做药王菩萨,这个名字是这么来的。星宿光长者是哥哥,电光明长者是弟弟。弟弟看哥哥用药供养大众僧,他也用药供养大众僧,同时也布施给其它的一切人。这样子,大众僧吃了他的药,「得上气力」。星宿光、电光明长者,布施给大众僧的药,大众僧吃了这个药以后,得上气力,身体气力很壮。
「得上妙乐」,气力壮了以后,身体就很快乐。听闻佛法的时候,又得到上妙的法乐。所以大众僧就为他取个名字叫药上菩萨,他这个名字是这么来的,所以叫药上菩萨、药王菩萨。在《法华经》里边,〈妙音菩萨品〉,妙音菩萨就是药王菩萨,这位菩萨的身份是很高的。
延伸阅读:
1、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尔时众中有一长者名星宿光,闻说大乘平等大慧,心生欢喜即从座起,持呵梨勒果及诸杂药,至日藏所白言大德:我闻仁者说甘露药,如仁所说服此药者不老不死。作此语已头面着地礼比丘足,复持此药奉上比丘,白言仁者今以此药奉上仁者及大德僧。尔时日藏即为呪愿受呵梨勒,长者闻法复闻呪愿心大欢喜,遍礼十方无量诸佛,于日藏前发弘誓愿而作是言:我闻仁者说佛慧药,如仁所说真实不虚,今持雪山良药奉上仁者并及众僧,以此功德愿我生生,不求人天三界福报,正心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今至诚发无上道心,于未来世必当成佛。此愿不虚必如尊者所说佛慧,我得菩提清净力时,虽未成佛若有众生闻我名者,愿得除灭众生三种病苦,一者众生身中四百四病,但称我名即得除愈,二者邪见愚痴及恶道苦愿永不受,我作佛时生我国土诸众生等,悉皆悟解平等大乘更无异趣,三者阎浮提中及余他方有三恶趣名,闻我名者永更不受三恶趣身,设堕恶趣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礼拜系念观我身相者,愿此众生消除三障,如净琉璃内外映彻,见佛色身亦复如是。若有众生见佛清净色身者,愿此众生于平等慧永不退失。发此愿已,五体投地,遍礼十方无量诸佛,礼诸佛已,持真珠华,散日藏上白言和上,因和上,故得闻无上清净佛慧,我闻是已于和上前,已发甚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愿不虚必成佛者,令我所散妙真珠华,化为华盖住和上上。作此语已所散宝珠,如宝莲华行列空中变成华盖其盖有光金色具足,一切大众覩见此事,异口同音赞叹大长者星宿光言:善哉善哉大长者,汝能于此大众之中,已能深发大弘誓愿,乃现如此微妙瑞相,我等今者观此瑞相,必得成佛无有疑也。尔时星宿光长者,有弟名电光明,见兄长者发菩提心,身心随喜白言大兄,我今家中大有醍醐及诸良药,愿兄听我普施一切不限众僧,其兄报言听随汝意。尔时电光长者白其兄言,我今亦复随从大兄,欲发甚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兄答言若欲发心,汝今应礼十方诸佛,于大和上日藏比丘前,宜发甚深无上道意。弟白兄言,我今以此醍醐良药以施一切,复以妙华上十方佛,回此功德愿如大兄所发誓愿等无有异,若我所愿诚实不虚,令我所散上妙莲华,住虚空中犹如华树。时会大众见电光长者所散莲华列住空中,其一一华如菩提树,列住空中华果具足。尔时大众异口同音,亦皆赞叹电光长者而作是言,汝今瑞应如兄长者等无有异于未来世必得成佛无有疑也。
佛告阿难汝今当知,时大长者以呵梨勒雪山胜药以施众僧,众僧服已得闻妙法,以药力故除二种病,一者四大增损,二者烦恼瞋恚。因此药故,时诸大众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唱是言,我等于未来世悉当成佛。时诸大众各相谓言,我等今者因此大士施二种药,得发无上法王之心,当王三千大千世界,为报恩故当为立号,因行立名故名药王。佛告阿难汝今当知此药王菩萨,闻诸大众为立号时,敬礼大众而作是言,大德众僧为我立号名曰药王,我今应当依名定实,若我所施回向佛道必得成就,愿我两手雨一切药,摩洗众生除一切病。若有众生闻我名者,礼拜我者,观我身相者,当令此等皆服甚深妙陀罗尼无阂法药,当令此等现在身上,除去诸恶无愿不从,我成佛时愿诸众生具大乘行,作是语时于虚空中,雨七宝盖覆药王上,盖光明中而说偈言:大士妙善愿,施药济一切,未来当成佛,号名曰净眼。广度诸天人,慈心无边际,慧眼照一切,未来当成佛。
尔时药王闻此偈已,身心欢喜即入三昧,其三昧名曰惟无庄严,三昧力故见佛无数,净除业障即得超越九百万亿阿僧祇劫生死之罪。尔时众中为立号者,今此药王菩萨摩诃萨是。佛告阿难汝今当时,知弟长者药施人者,因药施故世人称赞此长者药用施众僧及施一切,服此药者得上气力得妙上药,亦闻上妙大乘法药,尔时世人因行立名名曰药上。尔时药上菩萨闻诸世人,称赞己德名曰药上,因发誓愿今此世间一切大众,为我立号名曰药上。愿我后世得成十种清净力时,以上法药普施一切,愿诸众生闻我名者,烦恼盛火速得消灭。若有众生礼拜我者称我名者观我身相者,当令此等得服上妙不死解脱甘露上药。尔时大众闻是语已,各脱璎珞共散药上菩萨,所散璎珞如七宝台停住空中,台中有光纯黄金色,声如梵音而说偈言:善哉胜大士,显发弘誓愿,必度苦众生,心无有疑虑,未来当成佛,号名曰净藏,救护诸世间,没于苦海者。
2、姑苏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编《翻译名义集一》:「阿迦云,此云药王,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云,过去有佛号瑠璃光照,灭度之后,时有比丘,名为日藏,宣布正法。时有长者,名星宿光,闻说法故,持呵梨勒及诸杂药,奉上日藏并诸大众,因此立名药王,后当作佛,名为净眼。星宿光弟名电光明,闻说法故,以其醍醐上妙之药,而用供养,因此立名,名为药上,后当作佛,名为净藏。文句云,若推此义,星光应在喜见之后,从舍药发誓已来,名药王故。本草序云,医王子姓韦名古,字老师,元是踈勒国得道人也,身被毳袍,腰悬数百葫芦,顶戴纱巾,手持藜杖,常以一黑犬同行,寿年五百余岁,洎开元中,孟夏之月,有人疾患,稍多疼困,师发愿心存目想,遂普施药饵,无不痊平,覩之者便愈,后乃图形供养,皇帝敬礼为药王菩萨。又神仙传云,昔尧舜之时,殷汤之际,周秦已后,大汉至唐,凡五度化身来救贫病,其犬化为黑龙,背负老师冲天而去。」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也在。释迦牟尼佛到他的道场去,当然观世音菩萨在,他不应该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