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超10000000000元!小小螺蛳粉怎么做到的?

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达到105.60亿元,较去年增长68.80%。

从街边摊到百亿身价,作为广西非遗的螺蛳粉不光传播了美食文化,还成为广西苗乡农户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螺蛳粉,怎么做到的!

销量破百亿,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日,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蒙启鹏表示,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达到105.60亿元,较去年增长68.80%,日产量最高达325万袋,产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好多网友表示,自己为这100亿作出了贡献:

从街边摊到百亿身价,螺蛳粉怎么红的

螺蛳粉的历史不过30多年,跟广西众多传统米粉比起来,只能算是“小老弟”。2015年,螺蛳粉的产销量也仅为5亿元。

短短5年时间,螺蛳粉不仅征服了柳州人的味蕾,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大受欢迎,产销量翻了20多番,从柳州的街边小吃,变成了拥有100亿身家的“大富豪”。

螺蛳粉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先让我们看看螺蛳粉的发家史:

小米粉成为带动扶贫的大产业

螺蛳粉红了,吃螺蛳粉的人多了,广西人民也笑了,特别是靠螺蛳粉产业脱贫的贫困户。

据介绍,广西有约25万个就业岗位遍布在螺蛳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500多户就业,人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

如果一天卖300万袋螺蛳粉,其配料之一的木耳就需要消耗30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陇村木耳销售借此拓宽了渠道,也成为了当地村民的新盼头。

良陇村地处广西与贵州交界,群山环绕,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20℃左右,自然环境良好,非常适合木耳种植。2020年,良陇村带动村民开始发展木耳种植产业。据了解,良陇村成立了扶贫木耳种植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参与木耳种植。

得益于此,现在良陇村48户贫困户通过种植木耳,实现了脱贫致富。

目前,良陇村木耳种植预计到年产值50万元,每户增收1000元以上。

好吃不贵 拉动消费

还是带动扶贫的“金粉粉”

这样的螺蛳粉

不如今天中午就来一碗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