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入错行的艺术皇帝”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与他所作的《瑞鹤图》
宋徽宗不仅是一位书法家,独创了廋金体,而且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画家,
他在位时成立了皇家画院——瀚林书画院,将画家的地位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
正是在这所宫廷画院中,诞生了2幅流传千古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
代表北宋巅峰艺术成就
知名度奇高的两幅古画
《千里江山图》与《清明上河图》,一幅北宋山河青绿重彩图卷,一幅汴京城内城外风俗佳作。
深远、广阔的大场景叙述,让它们成为难得一见的大尺幅精品之作。《千里江山图》51.5*1191.5厘米,《清明上河图》24.8*528.7厘米。
前者为 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18岁 时所作, 青绿绢本设色, 距今已 900年, 是 我国山水画中的上上品。
王希孟是北宋画院学生,绘画方面曾得到宋徽宗赵佶亲自指导。《千里江山图》仅 半年 绘成。
画卷之上,描绘了峰峦叠嶂、江河湖水、野渡渔船、亭台村舍以及捕鱼、游玩、行旅等人物活动。
全卷格局完整,气势恢宏。虽然年代久远,却透露出朝气蓬勃,带有一种初生牛犊般的无所畏惧,整体充满活力。
《千里江山图》之后,几乎再没有一件青绿山水画的气势和境界能达到如此不凡的气度和高度。
后者为 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绢本墨色, 距今约 800年, 被誉为 “天下第一神品”, 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杰出作品。
全卷采用全景式构图,画中精细描绘了815个人物,151棵树,40余幢房屋,另有车马大小船只无数。
展现了一派繁荣昌盛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清明上河图》成为后世历代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
在它上面,有历代13位收藏家写的14部跋文,更有帝王、文人的钤章多达96方,十分珍贵。
两幅画背后共同承载着无法估量的时代价值、历史价值。最独特的绘画题材,让它们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佳作。
传世佳宝深藏紫禁宫闱
原作原版复刻再现传奇
《千里江山图》与《清明上河图》亦被称为 “故宫双绝”, 二者都深藏于 北京故宫博物院, 被誉 “镇院之宝”!
之前,故宫曾用55000组灯光投映《清明上河图》与《千里江山图》供观众欣赏,真迹却迟迟不露面,足见其稀贵。
据统计,目前为止,《千里江山图》仅展出过 4次, 《清明上河图》也仅展出过 4次, 且每次展出都要相隔数年之久。
《千里江山图》展出,引发“故宫跑”,无数人熬夜排队只为看它一眼
《清明上河图》展出,日本人将观展的过程称为“一生难忘的回忆”
我们除了在世博中国馆“镇馆之宝”、《国家宝藏》等重大国家项目上短暂一睹它的身影,剩余的时间里,能有幸目睹真迹一次,已是此生无憾!
虽不轻易示人,但为响应国家“藏宝于民”的政策, 北研所 破例获特许以 钞券纸 100%复活全图, 原版原样,原貌呈现文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