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我们总是习惯使用暖水袋、暖宝宝等取暖用品,但长时间使用还要小心“低温烫伤”。1月6日上午,方女士带着年过八旬的老母亲来到贵阳烧伤医院换药。老人是半个月前在家使用暖宝宝不当导致烫伤,被烫伤后的皮肤现在还有明显的发红、溃烂。
在医院烧伤整形科,前来换药的患者络绎不绝。记者了解到,这其中有大约三成都是在较长时间使用“暖宝宝”或者热水袋时不小心被烫伤的。由于此类取暖用品温度并不是很高,因此一些使用者就容易忽视其危险性。
据医生介绍,低温烫伤同样会出现皮肤灼痛、起泡、变色等被烫伤的症状。被烫伤后,患者应立即用清洁的凉水冲洗或浸泡伤口,在痛感降低后再尽快就医。另外,糖尿病患者、老人、儿童等由于痛觉、敏感度降低,更应妥善使用取暖物品,避免“低温烫伤”。
一、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45℃~50℃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在冬季高发,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
尽管这类烫伤的创面面积看上去较小,早期大多只是红肿、水泡、发白,但实际可能损伤甚至皮下组织、肌肉等。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接触热源的时间,时间越长,皮肤受损程度越重。
二、怎么预防低温烫伤?
防止“取暖神器”变成“烫伤神器”,得记住这几个妙招!
控制时间
冬季取暖用品最好间断使用,而且取暖时间不宜过长。比如使用电热毯可以在睡前一个小时打开,睡觉时关闭;热水袋、暖宝宝可以用一小段时间后取下来,让皮肤透透气,把残留的热量挥发一下,再继续使用。
避免直接接触
不要使皮肤直接接触热源,适当用衣物阻隔,热水袋外面可裹上毛巾,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
选择正规厂家
在选择取暖设备时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保证产品质量。
三、发生低温烫伤怎么办?
如果发生低温烫伤,一定要脱离热源,迅速降温!具体可参考“冲、脱、泡、盖、送”五大急救步骤
冲:将烫伤部位放在冷水下冲 15分钟,让热气散发,水流不要太快。
脱:轻轻脱下或剪下烫伤部位的衣物,注意不要扯破伤口。
泡:若疼痛仍然明显,可在冷水中再浸泡 15分钟。
盖: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盖住患处避免磕碰。
送:简单处理后,及时送医。
切记:不可盲目采用涂酱油、牙膏治烫伤的方法,以免刺激皮肤。更不要试图自己用针捅破水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在这个冬天,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将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