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风险就是稀释分子、做大分母,因此,只有坚持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在解决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化解重要风险点,才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同时,针对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提出具体举措,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为守住风险底线奠定坚实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防范化解风险的一个有力依托在于保持经济合理增速,2023年我国经济整体好转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释放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信号,将为筑牢风险“防火墙”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保持政策的协调性,避免误解,创造更好的化解风险条件。信心比黄金更珍贵,这是化解风险及隐患的重要条件,有些风险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与一些政策间的不协调有关。会议释放的几个重要信号对市场影响很大:一是在阐述明年经济发展的6个“更好统筹”时,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了首位。随着近期防疫政策持续调整优化,市场预期与信心明显改善。二是会议强调“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三是会议强调,“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平台经济将迎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从2022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地产链数据的进一步全面下滑显示当前房地产业在供需两端的风险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部分头部企业明显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已成为防风险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这些措施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和风险防控十分重要。
第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统筹考虑存量和增量。近年来,地方隐性债务增速总体放缓,但规模仍然较大,特别是部分地方债务压力仍在增大。而且,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支持范围等措施的同时,还可能新增债务。会议强调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的要求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望得到有效控制。
第五,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防控金融市场和机构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密切相关,需要统筹协调,才能做好风险防控。会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这些措施实质上要求,未来金融机构要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同时也应看到,受美联储及多国央行大幅加息、市场预期不确定等影响,一些国家股市下行、资本流出、汇率贬值等压力增大。但近期我国股市、汇率、债市总体保持稳定运行,金融机构较为稳健,不过,个别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存在一定风险。未来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加强监管,引导金融机构专注主业,不断夯实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
可以预计,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2023年的中国经济形势将呈现整体好转,各类经济金融风险隐患很可能都将在发展中得到有效化解,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得以守住,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者是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世界金融论坛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