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速通信技术的支撑,云游戏成为电竞游戏的新“风口”。比如,谷歌的“Stadia”、微软的“xCloud”、索尼的“PlayStation Now”、亚马逊的"Game On"计划、腾讯的”即玩"等等,均是几乎一夜间火热的云游戏产物,有观点认为,云游戏将是“游戏产业的又一次巨大突破”。
其实,云游戏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云游戏的概念就已经出现,原理也已经成型——“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在云游戏的运行模式下,所有游戏都在云端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的显示器”。
但诸多云游戏公司惨淡收场,归根结底都无法跨越一个相同的天然沟壑——网络。游戏场景渲染的多媒体流质量取决于网络通信带宽,与传统网络游戏相比,云游戏的多媒体流需要消耗更多带宽,画质越高的多媒体流,消耗的带宽资源也会越高。同时网络通信延迟,也是游戏无法容忍的。
与传统网络游戏仅需传输游戏状态数据相比,云游戏的多媒体传输对网络延迟更为敏感,玩家会直接感受到从指令输入到画面更新间的迟滞,游戏体验自然又打了折扣。此外,云游戏整个游戏都要在服务器上运算,计算量相当庞大,庞大的运算量需要游戏服务器的长期运行和长期维护。这些问题让“云游戏”在很长时间内处于看上去很美的境地。
但5G技术破局,云游戏面临的所有问题,变得不再是问题。5G本身自带“高带宽”、“低延时”三大公认的高属性,足以应对8K游戏视频不卡顿,应对漫长的游戏下载时间,应对游戏网络突如其来的延迟,这让之前网络无法应付的云游戏所需的硬件条件都不将在话下。
正因如此,巨头们便纷纷入局。谷歌已经大力扩展其云部门,宣布了一个名为Stadia的云游戏平台。腾讯的“即玩”平台计划里,更是明确提出,其云游戏可以基于5G网络将用户操作上传云端并将游戏流画面回传终端。从苹果、英伟达、沃尔玛和威瑞森等《财富》500强企业,到艺电(Electronic Arts)等游戏制造商,再到Valve以及Blade和parsec等初创企业——都被媒体披露正在开发或正在研究自己的云游戏/游戏流媒体订阅服务。
而在ChinaJoy现场,馆中丰富的5G元素给热爱游戏的观展者创造了额外的惊喜。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一次以品牌开展的高通骁龙主题馆,不仅实现了首次5G现网覆盖,还联合了中兴、小米、vivo、OPPO、一加和努比亚共同演示了5G现网环境下的云游戏,让移动游戏玩家感受到了终端游戏和云游戏不一般的性能和不一样的体验。
可以说,5G等技术带来的新特性,会确定无疑的影响全球游戏产业的格局。从游戏公司、网络平台、运营商再到终端厂商,新旧巨头入局将引发涟漪效应,游戏产业生态迎来全面升级。这真的是令人十分期待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