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回避型人格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怎么形成的?如何判断和应对呢? 人格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以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怎么形成的?如何判断和应对呢?

人格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孩子与父母(依恋对象)最早的互动体验,这些形成凝聚的、持续的结构。而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并影响周围。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我们的人格影响相对较大的,是我们的父母。就像我们个人的生理存活需要氧气,而心理存活需要他人的回应,需要他人的关系和连接。在婴幼儿及孩童时期,与重要他人的关系构成持续一生心理生活本质。

回避型人格主要外在表现为:

(1)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2)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

(3)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4)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的先占观念。

(5)因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7)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或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如何应对“回避型人格”?

(1)消除自卑感

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2)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必须按梯级任务作业的要求给自己定一个交朋友的计划。起始的级别比较低,任务比较简单,以后逐步加深难度。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你可能会觉得很困难,也可能觉得毫无趣味,这些都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图文来源:网    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