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凤凰卫视黄芷渊独家专访,就爱国者治港、完善香港选举制度、香港何时通关、她会否竞逐连任等热门话题逐一响应。
被问到香港疫情久久未能「清零」,通关是否遥遥无期时,特首透露,不一定要完全等到个案「清零」……
林郑月娥: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刻不容缓
黄芷渊:特首你好!首先要多谢你接受我们凤凰卫视的专访。不如我们从「爱国者治港」这个主题讲起。其实香港回归已接近24年,为什么最近大家才开始真正关注「爱国者治港」这个主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林郑月娥:其实香港的政治体制出现问题都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当然,一个这么大的课题,肯定要去到某个阶段,才要很果断地来处理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是合时、甚至是很及时。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够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可能后果都相当严重。
我们可以看到,从回归以来我们都做了很多场选举。我们作为特区的官员,也面对过很多议员未必会支持我们的政策,在议会都会有一些辩论,甚至有一些吵闹,但是真的到近年,看到议会的情况真的难以接受,从以前譬如辩论,我讲一些东西你讲一些东西。到后期用一些语言的暴力、侮辱官员,之后发生到肢体的暴力,由早期的扔香蕉、扔玻璃瓶到围住主席台,甚至本人作为行政长官都没办法进入到立法会会议厅发表我的施政报告。你可以想象,这种议会的文化,因为部分议员,情况已恶化到什么地步。
更加变本加厉的,就是有部分议员利用了这个那么重要的宪制平台。在特区里面,立法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关,但用它来做一些反对中央,制造一些两地的矛盾,违反「一国」,甚至勾结外国势力来制裁香港,所以这些行为是完全不能接受。我们要想,如果香港要回复稳定,除了有去年6月30日之后的香港国安法,是不是应该处理一下现在我们政治制度里面出现的问题?
而政治制度里面,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选举。因为在基本法里的政治体制,行政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立法会又是选举产生的,区议会虽然是一个非政权性的地区组织,但也是选举产生的。我们在2019年11月就看到,那场选举产生了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几百位在18区里本来应该好好地反应地区意见、帮助政府管理地区的事务,又变成一个很泛政治化的、做了我刚才讲的那些很难接受行为的平台,所以必须要从选举制度的完善来入手。
林郑月娥:是时候要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
黄芷渊:这一次,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从国家的层面来完善香港相关的选举制度,你认为对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以及对于香港本地尤其民生社会等等经济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林郑月娥:首先这次由中央在国家层面,行使宪法的权力,是完全合宪、合法、合理的。因为政治的体制,从来都是中央的事权,中央透过全国人大成立一个特区,宪法31条也是透过全国人大以法律规管香港的制度。香港制度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制度,当然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所以这次由中央来做,宪法的基础是不容置疑的。意义在哪里呢?回归接近24年了,我们现在要讲的是重新回到“一国两制”正确的轨道,越行越歪了。
如果你记得,我在去年11月2020那本施政报告,也和以前几任特首20多本的施政报告有很不同的地方。我有一个特别的章节,开宗明义讲「完善“一国两制”」。其中有8个字就是是时候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所以这次完善选举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一定要坚守维护“一国两制”,而“一国两制”这个那么重要的政策方针,是一定以“一国”为先,“一国”为基础,两制才能谈得到。所以我觉得重大意义是这里。
林郑月娥:具体的意义在哪里呢?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到,如果一个社会时常都很混乱,时常在社会里,有部分人士想透过选举制度进入管治层面,但是随后做的事情是破坏这个地方的,是很难讲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只会不断使香港社会内耗。或者有人说在这里空转,就好像做很多事情,天天都在立法会开会,但其实是一事无成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特别是因为去年6月,有了(香港)国安法,整体社会表面上稳定恢复了。我们见不到有很多黑暴,或者破坏的行为,但是不等于我们完全安全的,一定要从政治的体制,都能够保证香港的安全,我们就有一个很稳妥的基础,来讲香港的经济及香港的民生。
林郑月娥:完善选制修法时间非常紧迫
黄芷渊:但我们也看到,明年就是本届特区政府换届之年,从全国人大授权给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修法,再到香港进行本地立法,再到未来包括立法会选举、选委会的选举等,其实时间非常紧迫,未来一年的工作或者时间表方面是怎样的?
林郑月娥:没错,你说的对!时间非常紧迫,可以说就剩12个月了。因为我们现在3月了,正常情形之下,下一届行政长官应该在明年3月就要选出来。这次修订的就是基本法的附件一以及附件二,分别是规定行政长官产生的方法,以及立法会的产生方法,以及表决的程序。但是香港要举办选举有很多选举法,选民登记、当天选举怎么进行、怎么划界以及怎么去提名,很多工作。所以当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附件一、附件二后,就会交给特区政府进行本地立法。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草拟完相关的修订,然后提交给本届立法会审议通过,通过之后就进入具体安排选举。
现在大家都应该清晰,有三场选举,分别就是选举委员会的选举,这个当然是经调整后的选举委员会,所以这次的改善,调整后的选举委员会,然后是立法会,然后是我刚才讲的明年3月就要选行政长官。所以可以说一步接着一步,我们同事我相信都要日以继夜来做这个工作。
立会选举再延后? 特首:或先选「选委会」
黄芷渊:所以照你刚刚所说,其实是否都可以确定,接下来会先进行选委会的选举,之后才到立法会选举,之后再到明年的行政长官选举?
林郑月娥:从逻辑上来讲,因为赋予经过调整的选举委员会,除了有以前的功能去提名行政长官的候选人以及投票选出行政长官候任人,让中央来任命,现在又多了一些功能,这个功能就是要透过他们自己选举产生一定数目的立法会议员,以及要负责提名选立法会议员的候选人,所以从逻辑来讲,就应该是选举委员会的选举是先举行的。
林郑月娥:必须回到「一国两制」正轨
黄芷渊:其实由选委会选立法会议员,都不是全新的事物。因为香港回归初期,其实曾经也这样做过,之后慢慢逐步被取消,有声音说现在是「开倒车」,你怎么看?
林郑月娥:我不会用这个形容,不过我必须要指出,基本法里面,有关于政治的体制,以及政制发展,是有这个(普选)说法的,就是会循序渐进地发展。循序渐进以民主发展,当然是迈向在基本法里面最终目的,就是行政长官,一人一票普选产生,立法会所有的议席都是普选产生。但是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在循序渐进之前,就是香港的实际情况。我刚才也说了,近年香港看到的实际情况,就令人非常担忧。这一套的选举制度,会产生这么严峻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要解决这种在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令人很担忧的情况,回到一国两制的正轨。
港特首:普选行政长官最终目标没有变
林郑月娥:我相信我们会继续走下去的。因为(基本法)45条及68条关于我刚才讲的,最终目的普选仍然在这里,这次(全国)人大没有改过基本法45条及68条,但是如果未处理好实际情况出现了问题,而要强行迈向那个目标,我相信第一就迈向不了,第二就会在尝试迈向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令香港动荡不安,这件事我们见过的。所以现在根本没有条件,在不处理现在实际的问题时再走下去。
林郑月娥:特首要做一国两制捍卫者
黄芷渊:如果处理了这些问题后,我们所讲的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其实这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在这个之上,你认为下一届的行政长官需要符合其他什么条件,来带领香港重新出发?
林郑月娥:我记得4年前,当我参选(特首)时,当时的港澳办主任都提出,参选行政长官的4个条件:第一当然是要爱国,第二就是要有管治能力,第三应该可以处理中央和特区的那种关系,因为一国两制很特殊,因为行政长官有双负责制,又要向中央负责、又要向特区负责,所以必须很认识宪法、基本法,中央和特区的关系,才能处理这种关系,第四就是要得到市民爱戴。所以我觉得这4个条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我自己做了行政长官接近4年,如果问我,我就会加多一个条件,因为香港是一个这么复杂的环境,一国两制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所以我会认为,要做好一国两制的捍卫者,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以及基本法,未来的行政长官是需要一位很坚定的行政长官,要坚守原则,不可以太受到外面的声音,或者不同意见的影响。
黄芷渊:这位「未来的行政长官」会不会是你?你自己认为是不是符合你刚刚说的条件?
林郑月娥:我现在已经手上有很多事要做,每天都要负责处理很多问题。不过我觉得,香港是有这样的人才。第一我们有了(香港)国安法,起码社会的安全、治安,我们可以处理,不需要再担心香港惶恐终日,市民很怕出街,东西被人破坏,如果这次能够完善这个选举制度,我很希望有更多有能之士参选去管理未来的香港。
会否竞逐连任? 林郑月娥:冀有能之士参选
黄芷渊:所以你自己有没有考虑过竞逐连任呢?
林郑月娥:我还是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我现在真的觉得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知道你都会有兴趣问「十四五」规划,其实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机会,但是同样的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如果这个地方会成为反中的基地,甚至勾结外边的人来破坏国家的行为。怎么放心给你更加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的说法就是,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与每一个地方的政治体制是分不开的,所以请各位市民都要关心,这一次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工作。
香港住屋问题难 冀未来情况有改善
黄芷渊:你提到民生的问题,我们看到全国两会期间,韩正副总理特地提到香港的房屋问题。其实房屋土地问题是几任行政长官,包括你自己在施政报告多次提出,可以说是施政的重中之重,但似乎这个问题长期都没办法解决,你怎么看?
林郑月娥:香港的土地房屋问题是一个大难题,因为香港的地方不大。虽然有人说,我们有1100平方公里,但是我们的地理环境,让很多的土地不可以用。例如大家好热爱的郊野公园,一提到要铲平郊野公园,我认为好多人都很有意见。
不过话说回来,也都是刚刚说的那种政治环境。例如我们想开拓新界的发展,我记得我担任发展局局长差不多第一年,2007年,十几年前,就知道必须要开拓土地。因为回归之后,亚洲金融风暴,负资产的涌现,使当时的政府停了很多的土地开拓,房屋兴建的工作。要回来再做的时候,发现政治环境已经恶化了。本来可以五年追回的,十年都追回不到。一个古洞北的新发展区,就十几年了。现在才可以开始卖第一块地,就是十几年。因为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又涌现了一些新的,叫做本土主义,又要保护乡郊,这你又不准,那我又不准。所以就很多很多的争议,到了立法会,有时候想批一个项目也都非常艰难。
但我不是全部都怪人,自己政府也可以政策更加进取,所以本届政府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土地的策略,也都提出了短中长期的措施。但是单是一个长期措施,最有能力可以开拓土地的明日大屿、人工岛的填海,只是拿一个研究费用都拖拖拉拉了一年多,每一个步骤都拖一年多。但我都有信心,随着我们完善选举制度以及中央会在不同的方面都支持我们解决这个老大难的房屋问题,未来应该会好一点。
港得天独厚 把握「十四五」大湾区机遇
黄芷渊:除了这个之外,其实大家都比较关注「十四五」规划。香港在「十四五」规划当中,包括国家「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你认为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以及怎么发挥其独特的角色?
林郑月娥:我觉得,我们真的是得天独厚的。因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正好可以发挥香港固有的优势。在「国内」(循环)方面,我们其实服务业甚至我们自己的港商,在内地的投资产品都很受欢迎。不过以往叫外销,我们的厂其实去了内地,然后是外销。如果透过政府政策及中央支持,可以由外销转内销,其实就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所以这个在「内循环」方面,无论是产品或者是服务业方面,都为香港带来很大的机遇。
在「国际」大循环,更加有利于香港的独特优势。因为我们是国家里面,一个相对比较国际化、也都与国际接轨的经济体,所以我们可以继续做好我们作为中介人的角色,促成国际循环的角色,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都为我们带来无限机遇。
大湾区合作不间断 与深圳强强连手
黄芷渊:但讲到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其实从修例风波到新冠疫情,我们都见到香港与内地,尤其是与大湾区的合作似乎都受到影响。接下来有没有什么计划让香港急起直追?尤其可以和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
林郑月娥:我们最需要就是两地人员可以通关往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纲要是两年前颁布的。其实工作大家看不到,但是没停过的,唯一就是没办法有面对面的开会,让大家可以访问,见一下两边的领导、签约或者做交流,但其实没停过。譬如你看我们创科,我们与深圳的创科合作是没停过的,现在将会进入另一个阶段,就是与深圳强强连手,打造一个港深的科创合作区。我们在深圳河以南,我们就会建设河套的科学园。
第二方面就是青年。因为大家都很关心青年的发展,青年方面我们也启动了很多项目,协助香港青年进入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去创业或就业。所以分别有一个创业的计划,也有一个就业计划。但我必须要承认,因为多年来透过我刚刚讲的选举文化,或者有一小部分人不断制造两地的矛盾,以及抹黑内地的制度,或者分化两地人民的感情,所以有不少青年人对大湾区是却步的,怎么可以打破这种想法,需要一段时间。
最近我们有一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就业计划,反应非常好,我们只打算提供2000个名额,但现在都有200多个企业,提供了1600个职位,给近年毕业的大学生。香港的大学生可以获聘,然后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我相信这种方法会令他们慢慢多些了解或者解除他们以前的心魔。
香港疫情久未清零 特首:措施非常严厉
黄芷渊:讲到与内地合作及大湾区的问题,当然通关是第一步。现在很多人都说,香港抗疫是否一直都没以「清零」作为目标呢?短期内我们做不做得到「清零」呢?
林郑月娥:任何时候,任何政府抗疫都想达到「清零」,香港也都不例外。但是现实来说是很难完全达到清零的,所以现在的看法,就是输入个案避免不到,但一定要有很严格的外防输入的政策。我们真的差不多是全世界最严的地方,每一个人入境都需要核酸检测,要等到有阴性结果才可以离开机场。而且不是回家,要21天隔离检疫。
在内部因为不能够完全彻底,如果现在可以往前看几个月,我们如果从去年一开始,就这么严格的外防输入,或许香港可以早点达到在本地方面没有感染个案。但因为没做到,所以这些隐性的传播者在小区群组存在。而本地的个案又再分类,如果是已经知道例如某一个人确诊,他家里几个感染接触者我们就请他们去隔离检疫中心,在那里发病就相对不担心,因为他已经不会在小区再传播。所以在本地个案里面,现在需要再控制的,就是源头不明的(个案)。
我们会继续在这一方面努力。不过也没有说,一定要香港什么都是「零」才可以通关,所以我们觉得再过一段时间。如果现在情况控制得到,可以慢慢多一些正常的人员往来。因为这个太重要了,无论对于两地,香港同内地,或者香港同外地,都是好重要。因为香港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体,很多人要来,我们要出去,所以没有这些方面很困难,我们完全明白。
港特首:抗疫从未松懈 不断总结经验
黄芷渊:有声音说,香港疫情拖拖拉拉,到现在都未能真正「清零」,而内地很多城市一早已经「清零」,原因就是当局不够强硬。你刚刚都提到,如果早期可以在外防输入方面更加强硬,可能现在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你是不是认为,早期的措施其实有更多的改善空间或有做得不足之处?
林郑月娥:每一件事都可以做得更好,我们抗疫的过程都是不断要总结经验,要调节我们的政策,尤其这个病毒是一个新的病毒,全世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初阶都在摸索,究竟传播途径是怎么样,所谓的潜伏期有多长,应该用什么手法抗疫。
我们开初做得很快,但当然做每一个政策的时候不能够不顾后果。如果你说,一开始所有东西停止,大家像宵禁在家里不准出来,机场关掉、口岸关掉,我想今天香港已经不可以运作。因为我们很多东西都是靠入口,所以我不会认为是强硬不强硬的问题。
不过有一件事不得不承认,就是相对于内地,香港没有体制的优势。什么叫体制的优势?不是突然疫情出现,才建立这个体制。这个体制是需要在社会存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差不多一有事,一按按钮就懂得运行了。譬如是内地,做小区的封区或检测,他们就有整个体制,有街道办、有小区委员会,也都知道可以怎么服务当区的居民,如果自己不能出街诸如此类。他们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远远比香港要强。所以这些就是两地的差异。
制度完全不同时,羡慕别人做得好是有点难度的。不过不要紧,我觉得如果你从国际上看,香港真的不算做得差。这是很多人告诉我,我们看数字真是不算差。我们已经抗疫一年多,也从来没有放松过。所以我希望市民了解,也继续支持我们的抗疫工作。
港通关遥遥无期? 特首:未必要全「清零」
黄芷渊:你刚刚透露,不一定要完全「清零」才有机会通关。会不会打了疫苗的人,优先考虑可以(往返内地)通关?
林郑月娥:暂时没去到这个阶段。不过我们早前,(去年)11月前,没出现11月下旬一波疫情前,其实已与广东谈得差不多了,而当时都没说要看到「零」才可以通关。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能够控制得好,再加上现在检测能力很强,每天做十万八万是易事。当时是很难,最初的时候,一天做几千都很痛苦。所以有了大量的检测能力,现在又有疫苗的接种,一定是有利于日后通关的。
所以我都呼吁市民支持疫苗的接种。因为疫苗接种能保护自己不受感染,或者感染了也不会变得很严重,可以保护你身边的人。如果社会里面,疫苗接种的比例相对高,整个社会就比较安全。其他地方,无论内地也好,国外也好,都会更加愿意和你有人员的往来。所以我觉得,大家虽然现在有点担心关注,但必须要科学客观地看我们疫苗的接种,当然如果你自己有一些长期病患,是应该征询医生的意见,但一定要支持疫苗的接种计划。
黄芷渊:你怎么看现在疫苗接种的踊跃度?
林郑月娥:我们其实疫苗接种计划开始至今才不到两个礼拜,正式是2月26日开打,最初都是不知道疫苗来的时间会不会很稳定,又因为每个人要打两针,所以计算方面我们比较谨慎,之前就定了一些优先的群组,但是最近看到第二批的复必泰都来了,我们又可以放宽多一些群组,现在可以上网预约打都超过三百万的香港市民了,正如我说的,早前很踊跃,很多人都问为什么进不去预约。人的心理状态一定是这样的,近日就比较冷静。我相信随着我们看到开始有一些国家讲,如果你打了疫苗或者有疫苗的证明,我们会比较容易让你入境,或者不需要14天,或者7天检疫。市民就会看到其实它是一个很实际的意义,可以希望可以更加多去尽早按照我们可以供应的剂量来接种。
「低接触经济」兴起 全球经济模式转变
黄芷渊:这一次的疫情好多行业都受到打击,有声音说香港需要推行「再工业化」,你怎么看?
林郑月娥:香港这几年都在做「再工业化」,但是香港的经济板块很难不发展服务业,因为服务业现在占到90%,我们都想做创新的工业,所以在科学园里面,工业邨里面都有一些先进制造中心,数据中心,但你说完全放弃服务业,或者让制造业占一个很大的份额,是没什么可能的,也都不是我们的强项,所以就不要勉强,我们就自然做我们最有优势的事。但是服务业需要更新,每一个服务行业都需要更新,以及要开拓,要为自己这个行业开拓,当然政府有角色的。如果你留意这三年,我的经济政策是比以前的政府更加进取。我觉得有些经济活动不能够欠缺政府的角色。
黄芷渊:其实这次疫情都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尤其大家所讲的低接触经济,这会不会是香港以后往这个方面转型,或者开始新的行业?
林郑月娥:其实在这次抗疫里面,都很多启发性,特别是应用科技。幸好我们这几年,真的投放资源,在创新科技这个力度很大。所以这次很快就已经将我们在科学园、或者其他我们已经在支持的科研机构能力爆发出来。比较听得多的就是「安心出行」或者带(隔离)手带做检疫,其实还有很多其他东西都是本地研发出来的。
我想相信都不只是香港,全球经济模式都会有转变。更加多用网上,更加多遥距,不需要接触。因为传播病毒靠很多接触,所以我们都推出不同的计划,资助商贩用一些不需要接触的付费方法,包括在街市摊档里面,我们都有一个计划,资助中小企发展营商,在网上可以做推广,所以我觉得这个模式是会慢慢越来越多的。
不过人都是需要有一些社交活动的,我又不相信会完全取代实体行业。譬如你和我,我们会不会完全不想去逛街?不想去商场呢?不会的。市民是不是完全可以没有社交活动呢?或者不要有聚会呢?不会的,因为我们是人,所以,双轨进行吧。
黄芷渊:好的,多谢特首接受我们这次的访问,现在最重要的,都是希望疫情可以尽快受控,香港和内地可以尽快通关!
林郑月娥:好,大家都这么说!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凤凰采访团队合照
记者:黄芷渊
文字整理:卢熙文、黄芷渊
摄像:汤锦强、陈尚春
技术:吴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