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核试验——罗布泊核试验场见闻

上世纪五十年代,面对国际上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竞赛的严峻形势,毛主席纵观世界风云,坚定地提出:“我们要搞人造卫星,搞原子弹、氢弹、导弹,我看十年功夫完全可以。”为此,党中央做出了突破国防尖端技术,全力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列入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55年,党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负责筹建我国核工业。1959年苏联专家撤走后,党中央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一战略任务。1962年,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核工业领导机构,周总理亲自为“两弹一星”事业制定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方针。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96年7月29日,我国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当晚郑重向世界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最后一颗的32年间,我国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在这45次中,我有幸见证了其中第12、13、14三次核试验,这是我军旅生涯中难忘的一段经历。

上世纪70年代初,鉴于当时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决定加快核试验的步伐,准备在1971年秋冬季连续进行三次核试验(两颗原子弹、一颗实战氢弹)。为了配合这几次核试验,全军从各军兵种抽调人员,按照核试验的需求,组成十个效应大队参加试验任务。

从我国第一次核试验开始,我所在的部队每次都会担负某方面的效应任务。1971年6月,时任政治干事的我接到部队首长指令,让我放下手头工作,立即投入第八效应大队政工组的筹建工作,随时准备赴大漠戈壁参加当年的三次核试验。受领任务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感神圣光荣和责任重大。

1971年8月中旬,我随满载科研人员和试验器材的专列从丰台站出发,经过四天五夜的走走停停,终于到达了专列的终点----甘肃边陲柳园站。随后转乘大卡车进入新疆戈壁,几小时后到达了马兰核试验指挥部----国防科委二十一基地休息待命。马兰基地因当地有马兰花盛开而得名,它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罗布泊,所以也叫罗布泊基地,是我国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核试验基地。在这里,我看到全国各地的科研队伍在此集结,核工业系统的多路精英们在此会师,大批科研器材堆满了广场,车辆来回穿梭,人员你来我往,好一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壮观景象。此情此景使我深切感受到,我国“两弹一星”所取得的成就,靠的是党的英明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保障,是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这座连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沙漠小城,不愧是原子城、英雄城。

第二天凌晨,我们的车队浩浩荡荡向戈壁深处的试验场进发,一路上沙尘飞舞、碎石四溅,沿路哨卡的哨兵频频向车队敬礼、挥手,车队鸣笛向哨兵致敬。经过几个小时“搓板路”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第八效应大队的营地----向阳村。向阳村根本就不是村庄,而只是罗布泊腹地的一片大漠戈壁,它实际是由两排平房和临时搭建的几顶帐篷构成的,八大队的参试人员每年都会在这里集结待命。驻地周围没有围墙,不通水电,周边砂石遍地、寸草不生。

图为作者(左一)与战友在罗布泊

夏季的向阳村白天骄阳似火,夜间寒风刺骨,帐篷内需要升炉取暖,站岗巡逻都要穿皮大衣戴皮帽。这里晴天太阳高照,阴天飞沙走石,我们住的帐篷几次被大风掀翻。这里远离基地大本营,生活十分不便,粮食蔬菜都要定期到基地去拉,生活用水全靠基地水车来送,用电靠自带发电机。这里路况很差,信息闭塞,一封来往书信至少要一个月,连通信员送来的报刊都是半月前的。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广大参试人员胸怀祖国,埋头苦干,立足本职,无私奉献,铸就了我国核工业的辉煌成就。

在准备工作就绪,等待“零时”到来的空闲时间里,大队组织进村人员学习中央军委关于核试验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参观核爆炸中心现场,探访楼兰古国遗址,戈壁滩上拾干柴,孔雀河边挖甘草,与第十效应大队(二炮)进行联欢,举办故事会,篮球赛,盲棋表演等活动。期间发生了“九一三”事件,基地及时组织各单位传达和批判。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是在罗布泊试验场一座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的,在爆炸现场,我们看到铁塔横卧在戈壁摊上,巨大的冲击波已将铁塔拧成麻花状。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七年过去了,但辐射仍在,我们随身携带的测试仪不时发出“咔吧咔吧”的响声。铁塔旁矗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有张爱萍将军书写的“中国首次核试验爆心”。站在这块纪念碑前,听着“戈壁滩”的叙说,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图为原子弹爆炸前的铁塔

图为原子弹爆炸后的铁塔

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我国时值三年自然灾害。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立项的许多项目不得不取消,许多在建的项目不得不下马。但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指出别的项目可以下马,但唯有原子弹项目不能停。随后成立了以邓稼先为首的攻关小组,聚集了钱三强、周光召、朱光亚等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并把此项目以苏联专家撤走的时间命名为“596工程”。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举国欢腾,世界震惊。

终于等到了第12次核试验“零时”的到来,1971年11月18日,指挥部下达了原子弹空爆实验倒计时的命令。这颗原子弹采取吊塔安装地爆方式。大队的科研人员和遂行任务的南京军区防化分队的官兵,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当天早饭后,我们大队全体同志列队前往观测场,在沙丘上席地而坐,同志们戴上护目镜,不停地朝试验场方向翘首远望,静静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指挥员“起爆”指令下达,茫茫戈壁突然电闪雷鸣,似天崩地裂,只见戈壁尽头一团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犹如一朵红黑相间的花朵在空中绽放,久久不愿散去。同志们欢呼雀跃,相互击掌,祝贺原子弹爆炸成功。

科研人员头戴防毒面具,身穿防护服早已整装待发。他们冒着爆炸后巨大的核污染和核辐射,驱车前往试验场测试各种仪器,收集相关数据,检测试验效果,圆满完成了第12次核试验的效应任务。

这次核试验成功后,参试人员摩拳擦掌、厉兵秣马,积极备战第13次核试验,这是今年系列试验的关键一役---氢弹实战爆炸试验。

1967年氢弹的爆炸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一个飞跃,标志着我国核武器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了使氢弹具有实战价值,就必需做到能运载、能投掷。因此,参试人员深知,这将是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核试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适合的弹载机和出色的飞行员。1970年6月,党中央、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用我国设计生产的“强五”强击机作为这次实战氢弹试验的运载工具,选中空五师团长、时年41岁的彝族飞行员杨国祥同志作为此次氢弹投掷的主飞行员,执行驾机投掷任务。

图为我国自主设计的强五强击机

杨国祥同志接受任务后,带领小分队5名飞行员历经了上百次的投弹试验。1970年11月30日,杨国祥带领的小分队提前一年多就转场到试验基地马兰机场,按计划进行试验场试飞投弹训练。1971年12月30日,是我国第一个氢弹实战爆炸试验“零时”。据杨国祥同志回忆,当时他走进隐蔽飞机的白色充气橡皮房子里,仔细检查了已携带好氢弹的强击机,一切良好。他蹲到飞机底部,打开氢弹的第一道保险,起飞检查完毕便跨入飞机座舱。随着命令,飞机被推出橡皮房子,滑向起飞线。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飞机将在1971年12月30日12时20起飞,氢弹在13时准时爆炸。担任这次试验的总指挥是兰州军区空军杨焕民司令员。早餐过后,我们大队的观测人员早早就进入指定位置。12时30分左右,远处传来隆隆的轰鸣声,杨国祥驾驶的2178号战机由远至近出现在戈壁上空,大家屏住呼吸,仰望天空,观看着飞机的每一个动作。只见战机时而仰起机头,时而向下俯冲,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后便飞走了。大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空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才得知,这次氢弹投掷虽然没有成功,但我们英雄的飞行员投掷失败后携氢弹安全着陆,创造了世界核试验史上的一大奇迹。

根据指挥部的通报和杨国祥团长的回忆,12月30日12时20分,宋占元师长按指挥部命令,下达了起飞令,杨国祥驾驶着战机冲向蓝天。12时45分,飞机飞临靶标中心,杨国祥又详细检查了各种仪表。当飞机到达靶标中心9公里时,他一拉驾驶杆,机头仰起来,当仰到45度时,杨国祥用力按下投弹按钮,并迅速掉头往回飞。但出乎意料,投掷装置没有动静,氢弹没能按计划投下去。他迅速检查了所有电门开关,证明操作无误,急忙向指挥部报告,请求应急投掷。杨国祥重新校正航线,采取应急办法,再次进入投掷圈按下应急开关,氢弹仍躺在弹仓里。他再次用应急方案投了一次,氢弹还是没有投下去。

图为英雄飞行员杨国祥

飞机上的油料只能飞30分钟了,杨国祥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他在空中一边盘旋,一边反复想:机上运载着实战氢弹,跳伞虽然人安全了,但无人驾驶的飞机不知会落到什么地方,如果落到核试验基地,那里就成为一片火海、一片废墟,无数科学家、科研人员多年的心血将毁于一旦,我们这项研究不知又要推迟多少年。落到居民区,上百万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国家财产也将受到巨大损失。他想到把氢弹带回去,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方案,带着数万吨级数量的氢弹着陆能行吗?杨国祥转念又想到排除危险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只要把保险卡销卡到位,氢弹绝不会掉下来,着陆时轻轻落地,减少震动,就可以防止爆炸。他主意一定,请示带氢弹返航着陆。杨焕民司令员紧急请示在北京指挥部坐镇指挥的周恩来总理,总理指示:“我们应该相信飞行员的处置能力”。为了以防万一,除留下塔台指挥外,其他所有人员一律搬进地道。”据当天在马兰基地值“零时”班的话务员苏玲同志回忆,当时马兰基地已经拉响了警报,指挥部命令她和另外两名留在地面的战友,用电话紧急通知各单位,所有后方人员都要在15分钟内进入防空洞。杨国祥接到携弹着陆的指令后,沉着冷静地关掉不必要的电门开关,凭借他几十年的飞行经验,准确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当带弹飞机距地面6米时,杨国祥缓缓向后拉杆,飞机稍稍仰起头,下沉速度也慢了下来。距地一米,飞机开始平飘,两个主轮着地时,巨大阻力伞撑开,飞机稳稳的停下了,基地一片欢腾。飞机带弹安全着陆的消息传到中南海,周总理高兴地说:“带着氢弹成功着陆,这是一大奇迹,要好好总结经验。”

图为氢弹爆炸蘑菇云

事故原因很快被找到了,氢弹未能按计划投掷,是因为核弹推送装置变形造成的。为了庆贺载弹安全着陆,基地领导应大家要求,特地安排杨国祥与基地官兵见面。杨国祥站在敞篷汽车上绕场一周,频频与大家招手,基地官兵目睹了英雄飞行员的风采。

再次试验计划定于1972年1月7日13时,这天中午试验场气候骤变,雪花飞扬。12时30分,正当我们怀疑这种天气能否按计划进行试验时,只见杨国祥同志驾驶着携带氢弹的飞机出现在罗布泊试验场上空。当飞机接近标靶中心时,他果断按下电钮,顿时飞机剧烈震动,杨国祥意识到氢弹已经投下去了。这时,只见远处一道闪光,一声巨响,一个通红巨大的火球在沙漠中跃动,随即变成一朵美丽硕大的蘑菇云升向空中。大家欢呼雀跃,纷纷把自己的军帽抛向空中,热烈祝贺我国一颗实战氢弹试验成功。

实战氢弹爆炸成功后,参试人员稍事休整便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准备迎接本年度最后一次核试验。1972年3月18日是我国第14次核试验“零时”,这次试验是采取飞机带弹空投的方式进行的。我们清楚的看到,“轰六”战机在空中做了几个漂亮的旋转动作后,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一声巨响,瞬时升起一颗极为神奇壮观的“太阳”,它慢慢变成一朵美丽的蘑菇云,在空中翻滚着,上升着,越升越高,越来越远……这次试验又取得了成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我始终忘不了在大漠深处度过的日日夜夜,战机的轰鸣声,原子弹的爆炸声,战友们的欢呼声,时常在耳边响起。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我愈发体会到,我国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是我们中华民族由弱到强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做出的重要贡献。它改变了国际格局,振奋了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此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虽然暂停了核试验,但这项事业所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却历久弥新、永放光芒,它必将鼓舞着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文)张爱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