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沉默了40天后,雷军终于发声,直面小米SU7致命车祸引发的信任危机。
在这40天里,不只是小米,整个行业都在重新审视智能驾驶。从更名“辅助驾驶”开始,行业对于智能驾驶技术的态度正变得更加理智与冷静。
宣传在降温,但市场的热潮并没有退去。
中国电动车百人会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付费,甚至有近30%的消费者愿意支付1万元以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关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直接带动了智能驾驶在市场中加速渗透。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66.3%,16万元以下市场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智能化将推动电动化的再提速。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超越燃油车,达到51.5%。中国电动车百人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70%。
一边是安全伦理的理性克制,一边是消费者购买意愿与渗透率不断上升的市场狂热,冰与火的碰撞中,行业正在撕裂与重构中寻找新的平衡。
智驾加速渗透,成为销量增长“密码”
当“价格战”的硝烟散去,智驾技术的下沉正成为车企销量增长的新“密码”。这一现象在新势力车企中尤为明显。如果翻看去年的新势力车企月销量排行,就能发现理想汽车总是毫无悬念地排名第一。但从今年开始,冠军易主了。
在刚刚过去的4月,零跑汽车交付量达41039辆,同比增长173%,在新势力车企月度排行榜中排名第一。据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朱江明透露,4月10日上市的零跑B10已完成1万辆交付。这意味着该车型在当月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销量,成为零跑4月销量的重要支撑。
而零跑B10的竞争力在于将搭载激光雷达车型的价格拉低至11.98万元,较比亚迪同类激光雷达车型低3万元以上。
紧随其后的是小鹏汽车。4月,小鹏汽车交付量达35045辆,同比激增2.7倍。将高阶智能驾驶下探到16万元以下的MONA M03是主力热销车型,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10万辆。这款车中低配置车型配备ACC自适应巡航、智能辅助泊车功能,顶配版本搭载两颗英伟达Orin芯片,支持高速和城市NGP智能辅助功能,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需求。
相较之下,主打“沙发彩电冰箱”的理想汽车,4月以33939辆的交付量退居第三,环比下降7.5%。
而在刚过去不久的上海车展,智能驾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整个价格带。
为了夺回销量冠军,理想汽车对其主力车型L6进行了焕新,也开始将智驾能力下沉,起售价进入25万元区间,新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于5月开启交付。
奇瑞将经典IP复活,推出全新奇瑞QQ纯电,锚定了5万~8万元价格区间,搭配 540°全景影像、智能泊车和L2级辅助驾驶功能,高配版支持高速NOA功能。有消息称,该车型将于今年上市,搅局微型车市场。
2025款五菱星光预售价10.98万~12.98万元,搭载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等功能。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些新车陆续上市,市场将越来越有看头。
当“安全”重回第一要位,谁将留在牌桌上
纵观整个智能驾驶市场,基本形成了以Momenta、华为、车企自研三大模式为主的市场格局。
其中,Momenta聚焦“第三方”定位,以灵活的方案适配并服务各大整车厂,“朋友圈”已经扩大至包括上汽通用、上汽奥迪、东风日产、奔驰、丰田等合资与外资车企。华为则主张垂直整合,以“全家桶”的形式提供全套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另一头,诸如小鹏汽车等车企选择自研。与此同时,更多车企选择“两条腿走路”,在自研的同时,与Momenta和华为这两大头部企业合作。
据佐思汽研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1-10月,Momenta在城市NOA供应链市场占比60%,华为HI模式占比近30%,其他企业占比约10%。
不难发现,在智能驾驶领域,中国本土供应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传统全球零部件巨头并未挤进第一梯队。
(数据来源:佐思汽研)
“过去,博世在L1和L2级辅助驾驶上非常领先。而在L2或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方面,我们仍处于追赶阶段。”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在日前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坦言。博世依然希望在城区辅助驾驶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推出了基于端到端模型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
如今,当“安全”重回第一要位,当整个行业开始重新校准创新与安全、速度与尺度之间的平衡,似乎给传统巨头看到了新的机遇,因为“安全”正是他们的优势。
“对于辅助驾驶,我们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往前走。安全也是博世一直倡导的。无论何种产品和解决方案,都要考虑安全因素,不仅是指车内人员的安全,还包括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徐大全说。
另一头,合资车企开始积极拥抱中国本土智驾供应商奋力追赶,凭借严谨的开发流程与体系,“安全”成为其在智驾领域的竞争底气。“除了用Momenta系统之外,我们自己加了非常多的冗余安全设计,这是我们一直坚守的,要对造车保持敬畏之心。在每一个岗位上、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不传递破坏标准的事情。”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在谈及与Momenta的合作时曾表示。
“2026年,智驾将分出胜负。未来,智驾企业只剩下3家。”Momenta CEO曹旭东曾预测。当下,这场智驾之争已经从“配置堆砌”全面演变为安全体验、规模和生态的多维度博弈,这为谁最终留在牌桌上的终局带来了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