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已经结束,42家A股上市银行的一季度经营情况已尽数出炉。其中17家上市城商行总资产达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9%;实现营业收入1186.55亿元,同比增长8.35%;实现归母净利润464.93亿元,同比增长14.41%。
从业绩表现来看,有13家上市城商行实现了营收的正增长,但仅有南京银行一家营收同比增幅超过20%。17家上市城商行均实现了盈利,9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另有5家增速不及10%、1家增速出现下滑。
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2022年一季度,17家上市城商行的投资收益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有16家投资收益增幅超过两位数增长,7家增幅超过100%,而去年同期仅有3家城商行的投资收益正增长。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得益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这期间取得的收益增加,尤其是债权类投资增长,符合这类资产这两年的趋势情况。
一季度总资产突破20万亿元 江苏银行超上海银行跃居第二
银保监会披露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共有128家城商行,其中14家于A股上市、13家于H股上市,另有3家银行同时在A、H股上市。
截至5月5日,128家城商行中有70家披露了一季度经营情况,总资产累计达33.59万亿元。其中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一季报全部出炉,总资产首次突破20万亿至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9%,占已披露业绩的城商行总资产比例超六成。
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截至一季度末,资产规模破万亿元的A股上市城商行有6家,分别是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总资产分别为3.14万亿、2.76万亿、2.758万亿、2.22万亿、1.88万亿、1.46万亿。
北京银行自2021年一季度资产破3万亿元以来,一直在城商行中处于领先地位。而江苏银行总资产则于2022年一季度首次超越上海银行,在城商行中排名第二。数据显示,2021年末,上海银行总资产为2.65万亿元,江苏银行总资产为2.62万亿元。
与头部城商行的“欣欣向荣”不同的是,一季度,西安银行资产规模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最小,北京银行是其9倍不止。并且,该行还是一季度唯一一家资产缩表的城商行,截至3月末总资产为3408亿元,较2021年末下滑1.46%。
就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的速度来看,一季度,17家城商行中有11家资产、负债增速达到两位数,宁波银行资产、负债增速均最高,达28.82%、29.04%,是唯一一家资产规模增速超过20%的城商行,另外厦门银行负债同比增速也达到了20.87%。
北京银行虽然“体量”最大,但是资产增速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垫底,2022年一季度总资产同比增长3.59%,去年同期总资产增速为8.71%,下滑了5.12个百分点。
事实上,一季度有超六成的上市城商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速收窄。其中总资产下滑幅度最为明显的是成都银行,2022年一季度末,该行总资产为8378亿元,同比增长17.38%,去年同期增速为24.56%,下降了7.18个百分点。负债规模增速降幅最大的是北京银行,一季度末总负债为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去年同期负债增速为9%,下滑了7.81个百分点。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城商行资产、负债规模与银行主营业务高度相关,经济基本面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为主的小型商业银行对应的业务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属于这个阶段的常态,负债端运营难度增大,资产规模也就同步难以扩张。
投资收益增长可观 7家城商行非利息收入翻倍增长
延续了2021年亮眼的业绩表现,2022年第一季度,17家A股上市城商行均实现了盈利,但分化较为明显。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作为头部城商行,营业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归母净利润均超过50亿元。
相比较下,居于上市城商行“末端”的兰州银行、西安银行、厦门银行营收尚不及20亿元,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兰州银行、西安银行、厦门银行归母净利润不及10亿元。
其中,厦门银行一季度营收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最低,为13.67亿元,去年刚刚登陆A股的兰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垫底,为4.9亿元,城商行中营收、归母净利润居首的北京银行,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76.22亿元,是厦门银行的近13倍,归母净利润为73.53亿元,是兰州银行的15倍。
总体来看,17家A股城商行中,营收同比增速超两位数的有8家银行,超20%的仅有南京银行一家,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2.77亿元,同比增长20.39%。另有4家城商行营收下滑,分别是兰州银行、青岛银行、重庆银行、西安银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86亿元、26.77亿元、31.84亿元、15.43亿元,同比下滑1.58%、5.74%、12.91%、18.52%。
2022年一季度,17家上市城商行均实现了盈利,其中有9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2家增速超过30%,分别是,兰州银行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94.05%;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为33.09亿元,同比增长31.39%。
同时,还有5家城商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不及10%、1家增速出现下滑。一季度末,重庆银行、贵阳银行、郑州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64%、1.18%、3.66%、5.39%、6.6%;西安银行归母净利润为6.08亿元,同比下滑14.17%。
细分来看,一季度上市城商行利息净收入增长明显承压。据财经网金融梳理,6家城商行的利息净收入呈现下滑状态,而去年同期,17家城商行的利息净收入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西安银行、重庆银行、兰州银行降幅较大,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14.14亿元、26.89亿元、14.02亿元,同比下滑9.76%、6.53%、5.78%。
另外,包括上述银行在内,合计有14家城商行利息净收入增速下行,占比超八成。以宁波银行为例,一季度,该行利息净收入94.94亿元,同比增长12.59%,去年同期增速为53.11%,下降了40.52个百分点。
利息净收入增长乏力之下,上市城商行发力非利息收入,增幅较为可观。据财经网金融梳理,一季度有10家城商行的非利息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厦门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该项收入增幅超过50%,分别实现非利息收入2.48亿元、53.78亿元、33.09亿元,同比增长72.22%、66.14%、50.89%。
南京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在资产总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该行资产结构有所调整,非生息资产规模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明显,除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以外的其他非息收入3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41亿元,同比增幅133.95%。
财经网金融了解到,一季度南京银行非息收入中,增幅最明显的是——投资收益31.15亿元,同比增长335%。而据厦门银行一季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该行投资收益达1.33亿元,同比增长476%。
据财经网金融梳理,2022年一季度,17家上市城商行投资收益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有16家投资收益同比增幅超两位数增长,7家增幅超过100%,而去年同期仅有3家城商行的投资收益正增长。西安银行投资收益增幅最高,由0.09亿元增至1.05亿元,同比增长1014%。
杭州银行在其年报中指出,该行非息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长,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14.8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10%,主要由于理财业务等手续费增长。但其一季度同样实现投资收益14.09亿元,同比增长109.64%。
对于城商行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的大幅增长,廖鹤凯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这期间取得的收益增加,尤其是债权类投资增长,符合这类资产这两年的趋势情况。
光大银行金融分析师周茂华则补充称,国内城商行在投资类资产配置占比相对大,另外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利好相关资产。
中间业务收入方面,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正增长的城商行共有14家,较去年同期多了4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滑的3家城商行分别是西安银行、郑州银行、贵阳银行,一季度末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0.83亿元、2.33亿元、2.05亿元,同比下滑41.55%、31.87%、15.29%。
郑州银行在年报中指出,报告期内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下滑,主要是该行积极响应监管减费让利政策及资金管理业务规模减少综合所致。
6家城商行不良率低于1% 两家拨备覆盖率超500%
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稳步提升,一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9%,较年初略有下降。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余额7.3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99.5%。
从上市城商行一季报数据来看,截至一季度末,17家城商行中有11家不良率较去年末下降,4家与去年末持平,另有6家不良贷款余额下滑。其中,不良贷款率低于1%的城商行共有6家,比去年末多了1家,即苏州银行,截至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99%,较上年末下降了0.12个百分点,是该行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不过,资产质量改善的程度也有所差异,一季度尚有两家上市城商行不良“双增”,分别是兰州银行、贵阳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9.22亿元、41.8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4.81%、13.04%,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61%、1.82%,较去年末增加了0.09个百分点和0.15个百分点。兰州银行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
廖鹤凯指出,上市城商行属于行业中较为领先的存在,资产质量整体改善的趋势还会持续,相对小城商行生存条件就要差很多。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方面,17家上市城商行中,有两家拨备覆盖率高于500%,分别是杭州银行、宁波银行,一季度拨备覆盖率分别为580.09%、524.78%,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一、第三。
另外有5家城商行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分别是贵阳银行、西安银行、兰州银行、重庆银行、宁波银行,一季度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下降了10.78个百分点、3.9个百分点、3.82个百分点、3.69个百分点、0.74个百分点。
财经网金融了解到,4月15日,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鼓励拨备较高的大型银行及其他优质上市银行将实际拨备覆盖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降低拨备覆盖率对于银行层面,将降低银行风险成本,缓解负债端压力,压降的拨备短期内将转为利润,扣除分红后形成补充资本,释放银行盈利空间,增强银行资本充足率。
数据显示,一季度超半数城商行面临资本补充压力。17家上市城商行中,有10家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下滑。其中,资本充足率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厦门银行,从16.4%降至15.62%,减少了0.78个百分点。而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率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最低,为12.16%,去年四季度末全国城商行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为12.75%,上海银行较其低了0.59个百分点。
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中,降幅最大的是苏州银行,从10.37%降至9.78%,减少0.59个百分点。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17家城商行中最低,为8.17%,去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8%,杭州银行较其低了2.61个百分点。
周茂华表示,除利润等内源性补充外,银行还可以通过配股、永续债、可转债等资本融资工具补充核心一级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