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用”到“好用”,国产化终端加速突围

一手抓安全,一手抓场景

2025年,信创工委会在专家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推动采购标包按C86、ARM、自主指令集三大技术路线强制划分,为信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信创替代步入全面攻坚期,终端产品应用在各行业细分领域迎来新的挑战。如何让国产化终端从满足基础需求的“能用”阶段,向高性能、高兼容的“好用”阶段跃升,成为信创供给侧的关键课题。

面向信创工作部署和国产终端应用需求,国产C86技术路线给出破题方案。近日,业内多家主流整机厂商集中推出数十款新一代海光C86处理器终端新品,基于服务器级芯片技术优势,全面覆盖终端用户日常办公及专业创作需求,以更强大的性能、生态和安全水平,助力国产终端替代从关键行业向千行百业落地。

直面全场景挑战,国产终端要“安全好用”

国产终端替代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数据基础设施安全研究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深度渗透的今天,国产化已经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必答题”。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满足安全刚需的同时,实现全场景“真替好用”,进而真正驱动终端产品落地到千行百业。

“终端市场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各种产品形态需求到各类场景性能要求,都需要在底层芯片层面提供可靠支撑。”海光信息副总裁吴宗友表示,“现在国产终端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快速接近甚至突破千万台市场空间,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做到硬件级的极致安全,另一方面也要用更丰富的产品矩阵,满足更多用户场景对性能体验的需求。”

据悉,基于从X86到C86的引进、消化、再创新,海光信息此前已独立实现多代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的自研及商用,并且C86国产化进程中自主拓展了安全算法指令,达到了硬件级原生安全,安可程度达II级水平。1

这种硬件级安全升级也得到基础软件领域的认可。麒麟软件生态合作部总经理姚翎认为,操作系统+CPU决定了IT基础设施的安全。“坦白讲,如果没有安全的需求,就不会有现在的信创。安全是第一要素,从操作系统领域来看,必须充分支持好C86芯片的安全特性,这样才能让终端用户用得放心。”

当然,在安全可靠标准线之上,性能和生态是终端全场景应用的关键。

从终端需求侧来看,用户是否“愿意用”或者“用得好”国产终端,仍面临两道壁垒。一方面是终端产品性能囿于技术和配置,难以广泛适用于用户的专业化、高端化需求;另一方面是终端多元化应用场景加速涌现,在性能要求基础上,也对终端产品的兼容适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华清同创董事长周侠指出,随着信创产业的发展,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已经不像早期阶段用户需求面比较狭窄。“如果应用场景复杂化以后,产品性能不能同步提升,那就只能原地踏步。”

“除了性能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要让普通消费者买单,就要解决用户原有的软件生态如何迁移到国产化平台上去。”紫光计算机产品中心总经理潘睿表示,这需要大家真正把生态做好,让迁移之路更容易一些,让用户本身愿意用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海光信息在芯片技术领域此次不仅将服务器级芯片性能优势下沉到了国产终端,还在试图以更开放的C86一体化生态模式,实现终端应用场景聚合,凭借更强的产品性能、更好的生态兼容性,直面全行业终端落地挑战。

技术下沉,生态联手促进全行业替代

日前,海光新一代C86处理器移动工作站及工作站首发亮相。联想开天、紫光计算机、软通华方(清华同方)、中兴等整机厂商,共同推出一系列C86终端新品,全面覆盖了日常办公、科研计算、工程设计、专业创作等应用场景。

新一代C86终端在性能、生态和安全方面,有望弥补终端产品的部分短板。其中,海光信息服务器级芯片在终端上的应用,结合C86主流生态较好的兼容性,或有助于推动终端国产化进程从单点突破向更广泛替代的阶段发展。

据悉,海光新一代C86终端经过“焕芯升级”,移动工作站单核性能较上一代提升62%,多核性能提升135%+;工作站单核性能提升43%,多核性能提升68%。对于运行CAX工程软件、EDA设计工具的工业场景,或处理3D建模、BIM分析的建筑领域,均能保障专业场景的高效应用。换句话说,在工厂里用软件画零件图、搞设备设计,或者在建筑行业用电脑做3D模型、分析楼房结构时,这种性能的明显提升,能让专业工作跑得又快又顺,充分体现了技术下沉对多元化场景应用的支撑能力。

另外,在安全方面,新一代产品延续了C86自研安全体系,内置密码协处理器CCP(密码处理专用芯片),不占用计算核心资源即可实现可信计算。这种“高性能+高安全”的平衡,此前已通过金融、能源等行业的严格认证。

“国产终端在全行业场景的落地,离不开软硬件生态参与者协同赋能。”吴宗友表示,为了更好地释放C86终端产品力,海光信息将通过更开放的软硬件一体化生态模式,联动上下游伙伴推动全场景国产化突围。

为此,海光信息专门升级了面向C86生态伙伴的“星海计划”,旨在通过业务、技术、市场等领域的深度协作,充分整合产业链生态资源,让全栈合作伙伴共享C86技术红利。海光信息成都“生态联合实验室”的工程师还将针对不同行业场景做适配测试,为通信行业优化基站数据分析算法,为能源企业调试工业控制软件,深化C86的场景适配能力,确保技术下沉精准对接各行业需求。

整体来看,新一代C86终端正从性能、安全、生态多个维度补齐国产终端短板,产品策略更契合当前“真替好用”的国产化发展趋势。尤其在100%全面替代要求下,终端产品想要真正落地,有赖于开放生态的持续支撑。海光信息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从兼容主流生态,到协同生态创新的发展模式,这为行业终端替代提供了实践经验。

数据显示,C86生态体系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光合组织凝聚了超5000家上下游伙伴,共同展开技术攻关、方案优化、应用创新及市场开拓,形成了“芯片—整机系统—软件生态—应用服务”的完整闭环,相关产品和方案已广泛落地于金融、通信、能源、交通、医疗等行业领域。

参考材料:

[1]《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4年第1号)》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 2024年5月20日). 来源:https://www.itsec.gov.cn/aqkkcp/cpgg/202405/t20240520_172866.html

作者:冯实

编辑:王潇仪

运营编辑:肖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