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不知小伙伴们有没有注意到,车企间流行起了喊“一口价”的风潮,以10-25万元的家庭用车居多。小编最初开始注意到的,是别克君威限时一口价10.69万,不过了?卡罗拉、君威大降价!
到后来的全新轩逸车型也推出“一口价”8.98万元起,天籁“一口价”12.78万元起,探陆一口价19.98万起,福特蒙迪一口价只要12.58万元,直到最近的大众途昂pro 26.99万起。
豪华车更是不甘示弱,捷豹XEL仅18.98万起,林肯冒险家和Z更是才18.88万、宝马330Li 23.99万起、路虎发现运动16.98万起。打骨折!路虎发现一口价16.98万。
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为什么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车型,现在纷纷放下身段掀桌玩起了一口价?如今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特斯拉等新能源车品牌采用了直营模式和透明定价,消费者逐渐习惯了“明码标价、不砍价”的购车方式。
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尤其是合资品牌,长期依赖“指导价+终端优惠”的定价策略,导致了价格混乱。消费者以新势力价格对标燃油车,传统燃油车市场逐渐遭遇价格瓶颈,若不及时跟进透明化定价,难以赢得消费者信任。
在10万-20万级别市场,新能源车的性价比已经超越了合资燃油车。如果合资品牌继续维持不透明的定价,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转向新能源车。车企需要通过“一口价”策略快速提升销量、抢占市场份额。
相比于过去4S店经销商不统一的报价,一口价挤干了不少水分,让消费者在购车时无需再进行讨价还价,价格更加透明。迫于来自市场的压力,海外品牌逐渐放下身段,紧跟中国品牌的限时优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