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州,唐宋时期广东省信宜市的称谓,城址位于现信宜市镇隆镇。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的历史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四·广东五志云:“县南一里有罗窦洞,长石贯岸,秋冬潦尽,水石下窦出,唐因以此名州”。辖地包括现在广东信宜全市,广东高州市的马贵、古丁、深镇以及广东罗定市的蕾滨、新乐、都门、扶合、加益一带,广西的北流市大伦镇、白马镇、扶新镇一带。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废窦州改称信宜县,存在时间约437年。
古窦州历史上为僚族聚居地,史称罗窦洞僚。据说,今天的仡佬族与隋唐时期的僚族有渊源关系。有关资料显示,古僚民不服管治,经常兴兵作乱,与地方政府分庭抗礼。
《旧唐书》冯盎传记载:贞观五年,盎来朝,太宗宴赐甚厚。俄而,罗窦诸洞僚叛,屯据险要,不可攻逼。诏令盎率部平叛。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南扶州改称窦州,冯盎为刺史。
历史资料记载:窦州古城始建于公元621年,至1952年,一直是州府或县城所在地。在这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镇,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的,只是一个由13所书院组成的古书院群和一批以公祠为代表的古建筑。
窦州古城的城墙,起初是用土夯筑的,周围185步。明正统五年(440年)始筑砖城,凿濠池,天顺三年(1459年)创串楼548个。正德五年(1510年)筑子城。嘉靖十三年(1534年)设敌楼13所,四十五年增窝铺、包腮墙。明末清初,因战争频繁,城垣被毁。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重新修复城墙,砌以砖石,周围525丈,高2丈6尺。厚2丈3尺;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上建四角楼;又建窝铺43间,雉堞526个,古城的规模重新定型。
嘉庆十八年(1813年),南门被移建于学宫之前的正南位,改称文明门。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四门添建炮台。
文明门楼,是这座千年古城留存下来的唯一标记,取“青云路上构杰阁,献奇纳秀开文明”之意。仿宫殿楼台式建筑,两层,底层为瓮城;中开拱门,高4.73米,宽4.4米,深10.55米,建筑体宽24米,深14米,高30多米;装修式样属“庶殿顶”的楼台结构;大屋顶,高台基;鼓磴式柱础,抬梁式屋架,檐下以莲花托拱头,红墙绿瓦。因此,文明门楼又有“红楼”之称,在粤桂边独树一帜,现为茂名市重点保护文物。
文明门直上100米,为古城的学宫(也称孔庙或圣殿),始建于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曾因火灾损毁,复建于明嘉清十四年(公元1535年),现仅存棂星门、贤关坊、圣域坊和大成殿,占地面积接近一万平方米。这个历经400多年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群体,曾经的“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碑示“圣域”,高大的珠红牌坊式棂星门迎面而立,让人在翘首仰望的同时,禁不住肃然起敬。
红墙绿瓦的大成殿,是宫内的主建筑,巍然矗立。面宽15米,进深14米,雄伟庄重。殿堂内原来设有“大成至圣孔子先师之位”、“万世师表”等牌匾,尊师重教的圣洁昭然若揭。歇山顶,重檐四出的大成殿,正面屋檐下有一排釉陶竹枝栏杆。大殿内外雕梁画栋,云纹斗拱,八条大铁梭木圆柱,犹如生铁浇铸一般撑起一个偌大的抬梁屋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建殿选材之上乘,令人叹为观止。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广东天地会首领陈金釭,率义军攻占信宜,组建农民革命政权大洪国,以此为王府,叱咤风云达两年七个月之久。学宫因此成为了近代广东农民革命的一个历史遗址。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县裴正时在古城文明横街创建“起凤书院”,以对岸有凤凰山,取“腾蛟起凤”之意而命名。初建时为三座两廊,坐北向南。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县罗嘉会在书院添设廊庑号舍,兼为试院,又称“考棚”。光绪五年(879年),邑人又于书院正座建“登瀛楼”,增设厅堂6间,房屋12间,为生童肄业之所。
“登瀛楼”是学宫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一座建筑物,土木结构,砖砌墙,面宽25米,进深15米,抬梁式屋架,鼓蹬式大柱,斗拱雕刻龙头,喷水柱托住梁架。楼上正厅上镶一块万字曲屏风,线条精细,简洁明快。书院前座,民国中期改建为西式洋楼,是国民党信宜县党部所在地。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广东省勤商学院迁此办学,开设会计、银行、工商管理三个学系。
古城北街口的刘家祠,又称“黎照书院”,坐北向南,两进砖木结构,前座为平房、大门和天井,一厅二廊两室;后座两层,造型古朴大方。“黎照”一名取之于西汉经学和文学家刘向深夜读书,油尽灯枯之际,有老者点燃黎木拐杖照明这段故事,寓意深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广东西江南路行署曾设在此。
为纪念清朝知县李廷枢清正廉明、大治信宜而兴建的李廷枢公祠,是窦州古城的知名建筑。李廷枢祖籍江苏无锡,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四月,李廷枢任信宜知县,同年十月初七病逝,死时,李知县身上仅有几块银元。当地百姓自发筹资将李廷枢尸体运回江苏无锡老家。次年,老百姓又捐资修建李廷枢公祠,占地400多平方。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时任知县雷澍春拨款重修李廷枢公祠。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县长张虞绍再次拨款重修,并亲自题写对联“路不拾于遗,樵夫往迹三升米;爱能延乎世,棠舍余思一瓣香”挂于殿前。可见一任清官,虽然来去匆匆,却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至今旧址尚存,但已破落不堪。
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茂园蔡公祠,位于古城街一临水处。这个晚清建筑,檐边的系列壁画,清晰可见。
建于民国初期的简斋书院,为时任广东省主席胡汉民以楷体亲笔题写,刚劲潇洒,不可多得。
唐代段公路所著《北户录》及成书于南朝期间的《世说新语》,均记载:窦州出梨,大如拳,有类浙东成家梨。可蒸而食,皮厚肉硬,入口便消。但坊间访查,并无所获。
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钦定四库全书》中认定的高、窦等州特产沉香,却种遍了古城周边的许多大小山头,远远望去,重峦叠障,郁郁葱葱,非常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