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的你

在古老的祭祀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祭天环节,就是祈求风调雨顺的。帝国的王者亲至祭坛,行诸般繁琐礼仪,为天下苍生求一个好的年岁。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虽然祭祀的环节屡经瘦身,但大致所求还是差多不。

与我们在《西游记》中见到的雷公、电母不同,有关风伯雨师的传说更早,版本也很多。在道家这里一般又把他们称为风神和雨神。我们前面讲过,中国上古的神话有很多源自星宿崇拜,后来便随着人们对其形象的加工越来越人格化。传说之一的风伯名叫飞廉,是一种鹿身雀头豹纹蛇尾的怪兽。

长得怪,必有怪本领。“风师,箕也”,意思是“月离于箕,风扬沙,故知风师其也”。据传,风伯原来是蚩尤的师弟。他曾与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为师傅,在祁山修炼。当然了,既然是师出同门,师兄和黄帝干仗的时候,师弟飞廉肯定不能袖手旁观。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师弟的武力值。话说当年,飞廉学艺修炼的时候,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学生。别的师兄弟修炼了一天,精神溃散,也无精力去留心一些微妙的变化,只有他,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自己对面的山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块是石头可不是一般的石头。

飞廉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每当风雨交加之时,这块石头竟也飞舞起来,而一旦天晴,那块石头便又重新蛰伏到原处。这个发现让飞廉狂喜不已,某天夜里,风雨大作,那块石头又独自舞蹈,顷刻之间,飞沙走石,说时迟,那时快,飞廉一把抱住了那块神奇的石头。

收了神通的石头原来竟然是“风母”,天赐良机,岂容错过,一来二去,飞廉在风母这里学会了致风、收风的本事。这让贫道不仅想起来,孙悟空拜菩提老祖学艺也是这样,同门的师兄弟都睡了去,只有他半夜三更起来,跑到菩提老祖房里来,学了那72般变化,一下子武艺精进。看来,即使大家同在一块儿学艺,也要善于观察才能学到真本事。

飞廉致风、收风的本领,后来在蚩尤大战黄帝的时候真就派上了用场,并把黄帝打得节节败退。

另一个版本出自《水经注》,里面的飞廉以善于行走而为纣王效力,后来武王伐纣,飞廉自杀殉国,感动了天帝,便封其为风神,汉代之后,飞廉的形象逐渐人格化。唐以后,因风伯的主要职能是配合雷神、雨神帮助万物生长,所以受到历代君主的虔诚祭祀。

有关雨师的来历,最早可能源自对雨水的崇拜。《独断》云:“雨师者,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雨。” 但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雨师也逐渐被人格化了。流传比较广的一个版本认为,雨师便是赤松子(也称屏翳,号屏和玄冥)。

据传,这位赤松子先生见风便能作雨,阴差阳错,赤松子在西天母那里搞到了一种不死的神药,服用这种神药之后,自己能入火自焚,而且可以驾风驭雨。赤松子修仙成功,顺便还拐走了炎帝的小女儿,做起了天上快活的神仙。

可是神仙一快活不要紧,人间几万年没有下过一滴雨,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赤松子才想起自己的职责,慌忙到人间去查看。

这时,远古的地球已经连年干旱,旱情重的地方,到处是飞沙,人畜都要渴死了。大统领神农氏满面愁容,眼看自己的疆土颗粒无收、眼看着自己的臣民口渴难耐,而自己竟然无计可施。

这时候,忽然跑来一位蓬头垢面、举止古怪的野人。那野人还做了一番自我介绍:本仙人赤松子,会下雨。神农氏一听,大喜过望,立即请赤松子先生当场演示。(记住了各位,如果以后谁在你面前吹嘘他有上天遁地的法术,你不妨当场就请他演示一遍。)

但见那赤松子先生,从腰间取出一葫芦,葫芦里倒出一把红色粉末,吞下之后,立即化身一条赤龙,那赤龙腾空而起,刹那间,天空风雨大作。倾盆大雨像是救命的良药,地里的庄稼立即生机勃勃了。

神农氏喜出望外,强力挽留赤松子,封他为雨师。

后来神农氏升仙之后,黄帝继任了大统领。蚩尤不服,前来挑战,还专门请风伯雨师帮忙,与黄帝大战于涿鹿。《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蚩尤的师弟飞廉打头阵,赤松子化作一条蛟龙,飞廉变为一只猛鹿,一时间,雷电交加、狂风骤雨、飞沙走石。黄帝和他的将士们被风沙、风雨困得严严实实,连东南西北都分辨不出,那还有能力与蚩尤作战。

蚩尤趁机杀来,黄帝丢盔弃甲。就这样。蚩尤依仗飞廉和赤松子能征风召雨的优势,九连九胜黄帝,迫使黄帝连连后撤,一直退到泰山。

故事的结局,前面九天玄女的章节里已经讲过,黄帝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造出了指南车,这样再也不用怕迷失方向了。双方再战,黄帝一鼓作气,干败了蚩尤,还活捉了赤松子和飞廉。

二人一看,打不过就降。黄帝亦也很惜才,仍让飞廉做风伯,让赤松子做雨师,让他们弃恶从善,好好的为老百姓刮风下雨。

明日黄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