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毒”包括通过口腔、鼻腔以及皮肤等进入人体之后使机体产生生物化学变化并破坏机体组织的物质,同时,人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肠道内食物残渣的腐败产物等也是有毒物质的主要来源。
人体的排“毒”方式无外乎是大小便、汗液、呼吸、皮肤分泌等几种,其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人体与外界接触并从外界摄入生存所需物质的主要途径,也是排“毒”的主要途径。尽管人体有这样的排毒功能,可疲劳、紧张或其它生理原因,都会导致人体出现代谢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致使人体的废物长期停留在体内。这样残余的废物在肠内开始腐败,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肠道内有害菌群增加从而不断分解废物,产生毒素。这种毒素经过肠道再次吸收,污染体内环境,后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的不同器官,从而进入体内引发各种疾病,出现记忆力衰退、疲劳、面色灰黄、便秘、痔疮和内分泌失调、肥胖等。由此可见,肠道是人体内毒素来源的主要途径。
现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清肠排毒方式,主要是通过腹泻排毒,最广泛采用的成分是大黄、芦荟、番泻叶等,这些成分在中药里都是泻药,能起到帮助通便的作用。但“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会有肠道反射功能降低、影响肠黏膜屏障功能等副作用。那么有没有更生态健康的排毒方式呢?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从而排出身体毒素。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发现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其中包括
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
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除了以上几类益生菌,国际上医学界还大力推荐另一种耐胃酸和耐高温,并以可高成活率抵达肠道的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并非肠内固有的微生物,其在肠道中所起的生理作用是通过分泌多种有益物质以及与肠道其他益生菌协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是某种物质起作用。凝结芽孢杆菌经口服进入胃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被活化,芽孢衣膨胀,芽孢形状增大,水分增加,代谢加快。当凝结芽孢杆菌进入十二指肠时,其孢子萌发成营养细胞。营养细胞进入小肠后开始生长繁殖,大约30min 繁殖一代 。凝结芽孢杆菌为兼性厌氧菌,当其进入肠道后会消耗游离氧而进行肠道繁殖,有利于厌氧微生物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从而调节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凝结芽孢杆菌在肠道繁殖的过程中还会分泌淀粉酶和蛋白酶,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其产生的B 族维生素、氨基酸、短链脂肪酸等物质能增加小肠的蠕动速度,从而改善肠道的消化功能。另外,凝结芽孢杆菌在肠道内定居后还能产生大量抑制有害菌的凝固素(Coagulin)和L(+)乳酸等抑菌物质,因此,对胃肠道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专家指出,通过补充人体肠道内益生菌来调整人体菌群平衡,是最为健康的排毒方式,无依赖性,不仅不会损害肠胃功能,还能保护和恢复被损害的胃肠粘膜,杀死有害菌,减少毒素进入血液,从毒素的源头和出口减少毒素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