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历史讲习班授课教师:曹树基

曹树基教授

个人经历

曹树基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和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他先后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农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进入华东理工大学文化研究所任讲师和副教授,1996年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担任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4年,受聘上海交通大学,担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曹树基教授还曾在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部、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和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历史系担任访问学者、客座教授。

研究领域

曹树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移民史与中国人口史、环境史与疾病史、社会经济史、中国近现代史。有学术论文及书评140多篇。近年来,发表了《典地与典租:清代闽南地区的土地市场与金融市场》(《清史研究》,2019)、《土地产权与20世纪50年代的“富农倒算”——以山东L县李绪海倒算案为中心》(景文玉、曹树基,《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粮食与兵员:明末大旱与农民战争的关系》(《史林》、2019)、《山东省梁山县的粮食与农民负担研究(1947-1948)——以徐集、拳南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19)、《传统中国地权问题再讨论——对刘志相关批评的回应》(《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法律与市场:乾嘉时期鄱阳湖区“曹杨讼案”研究》(张朝阳、曹树基,《清史研究》,2017)等文章。

曹树基教授的主要论著有:《客家稀珍文书丛刊(全套100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鄱阳湖区文书》全10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石仓契约》五辑共40册(与潘星辉、阙龙兴、赵思渊等合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018年)、《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中国移民史》第五、六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国人口史》第四、五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香港国际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曹树基教授的部分著作

个人荣誉

曹树基教授的著作与论文多次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论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他的两部移民史著作系统梳理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口迁移的大势,讨论了人口迁移的背景、移民的数量、移民的分布、移民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在《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中,他采用历史地理学和人口学方法,对于这一时期的人口非正常死亡,开始有了比较可信且权威的数据,对于这一时期的人口死亡成因,以“历史记忆”为工具,作出了新解释;近几年,曹树基教授以浙江南部山区石仓村发现的数千件地契与数百种各类文书为中心展开综合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可观的成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