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6月30日至7月6日)的青岛,2025中国(青岛)—东盟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活动举行,市委常委会会议明确指出,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市委书记曾赞荣先后调研督导智能装备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发展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与民营企业家座谈交流,先后到青岛蓝谷、莱西市调研,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曾赞荣调研督导河湖长制湾长制和防汛工作落实情况,任刚出席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专题调度会议,城市发展与民生建设深度融合,相辅相成。
围绕产业升级、作风建设、营商环境、改善民生等青岛一周发展“关键词”,十区市主官们又是如何行动的?
产业升级
6月30日和7月3日,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分别调研智能装备、智能家电产业,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
7月4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发挥青岛海洋资源禀赋优势,努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各区市立足禀赋、错位发展,结合自身产业优势,不断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6月29日,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主持召开工委(区委)科技和海洋发展委员会会议,强调做强“硬核支撑”,以科技创新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聚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在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上“打头阵、当先锋”;以科技创新赋能“1+3+3+1”海洋产业;塑造海洋经济竞争新优势。
次日,城阳区委书记吕鹏出席“学榜样、促实干”主题党日活动,强调要持续完善轨道交通、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空天和低空“四轮驱动”的制造业体系,聚焦数字经济、文体娱推动服务业“两翼齐飞”,重塑城阳产业基因。
7月2日,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主持召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汇智崂山”政策,着力深化产才融合,强调为崂山“7+4+1”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保障;加大对产业链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等核心人才的招引力度;建设利用好青岛产业人才匹配赋能中心。
同日,平度市委书记赵兴绩调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情况,并指出智能制造是平度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要立足基础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7月4日,市南区委书记王锋走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希望海洋研究所继续发挥人才、科研等方面优势,并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院所发展,推进双方在成果转化、科普研学等方面深入合作。
从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到各区市立足自身特色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全市上下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路径。
作风建设
7月2日,曾赞荣调研督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情况;4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亦强调持续推进自我革命,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作风建设是贯穿青岛本周工作的一条主线。市级层面,主要领导亲赴一线督导学习教育和基层减负,释放强烈信号;区市层面亦在市级主题党日后迅速行动,主持同类活动并讲授专题党课,形成了市、区两级书记带头抓作风的“同频课堂”。
吕鹏在6月30日的主题党日活动上 讲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强调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淬炼过硬作风,将其转化为实干动力。
次日, 孙永红督导检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案件办理情况时,要求各级部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制度,依法依规抓整改,举一反三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7月3日, 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 张新竹出席 胶州市“学榜样 促实干抓落实 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 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对标先进,在实干中锤炼本领,在落实中建立新功; 随后围绕“转作风、抓落实”讲专题党课,深刻阐述“转作风”与“抓落实”关系,要求聚焦经济运行、产业体系等抓落实。
同日,李沧区委书记张友玉 为全区党员干部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作风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李沧实践”专题党课, 强调领会作风建设重大意义,坚持人民至上,强化担当作为,严格闭环管理,锤炼坚强党性。
而各区市的实践与做法,同样也是 整治形式主义、压实责任、为基层提供制度保障的具体体现,呼应了市级督导的重点。
营商环境
上周,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与民营企业家座谈交流,强调真心尊重企业、热心帮助企业发展;坚持抓大不放小;搭建政企、科企、金企、企企对接平台,创更好经济生态。
7月3日举行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则进一步指出,要平等对待各类企业,增强服务意识,落实惠企政策,规范涉企执法,帮解困难。
6月30日,孙永红出席活动时明确提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7月2日,张元升走访中国联通青岛公司时表示,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扶持政策,开放更多市场资源场景。
同日,赵兴绩调研智能制造企业,强调相关部门要强化服务保障,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帮企业排忧解难;并在次日会见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峰一行时提出,希望银行参与支持平度发展,承诺提供优质服务。
青岛市级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和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而各区市也用具体行动回应“尊重企业、优化生态”要求,共同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
改善民生
6月30日,任刚出席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专题调度会时强调,要紧紧抓住服务这个根本,营造一流旅游消费环境;加大明察暗访,把问题解决在初始。
7月1日,他又主持召开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党外人士座谈会,强调统筹好新与旧、城与乡等多重关系,把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面对市级层面对城市品质和居民获得感的重视,各区市用行动将市级层面的民生导向,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提升城市温度、筑牢治理根基的扎实行动。
7月1日,孙永红调研老城区品质提升工作,指出更新改造关系面貌和民生,是重要突破口和现实需要;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听群众意见,打造精品民生工程,补齐短板;坚持系统观念规划布局;秉持城市记忆理念留住文脉。
同日, 张新竹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时,希望业委会当好政府治理“触手”和“缓冲带”,并叮嘱街道关心老党员生活。
7月3日,王锋调研学位保障和校舍建设,要求青岛七中德县路校区高标准收尾、结合历史资源打造育人标杆;要求连云港路小学严把安全质量关、做好周边交通优化。
紧跟市级政策导向,各区市正结合自身禀赋精准发力,展现出青岛治理体系的协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