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首富的诞生一方面是个人努力,一方面也反映出前女首富资产的严重缩水。一个小会计凭借阳光——抓住了化纤的上升周期,与胆魄——逆势扩张,从老板蜕变成企业家,再到集团化、资本化运作,这是范红卫成功的秘笈。但明知超700亿短债压顶,却14亿购自己的楼,这波操作又为何?请注意,上市是公众公司。
文/每日资本论
2022年的女首富似乎并不那么“香”了。
9月7日,全国工商联在京发布“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恒力集团的7323.45亿元首次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恒力集团控股的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恒力石化)股价似乎也先知先觉。9月7日,其股价一度涨幅超过2%。截至收盘,恒力石化的股价为……。加上9月6日的上涨,恒力石化股价自8月15日以来,首次向上突破了20日和30日均线。
8月15日,恒力石化发布2022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收1191.75亿元,同比增长13.96%;净利润80.26亿元,同比下降7.13%。这是自2017年以来,恒力石化首度中报同比为负增长。
恒力石化的资金链也相当紧绷。其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为255.78亿元,但短期借款这一项就高达682.5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1.01亿元,这两项总计753.56亿元,流动负债已经高达惊人的1194.48亿元。显然,货币资金远远无法覆盖短期债务,现金流压力巨大。除此之外,恒力石化对子公司的担保额更是高达1663.77亿元。
股价应声而落。8月15日当天,恒力石化的股价下跌了2.59%。此后其股价走势形成了单边下跌态势。
有意思的是,8月30日,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上,恒力石化实控人范红卫家族以151亿美元(约1041.9亿元)财富位列全球富豪第118位,超过碧桂园杨惠妍家族以及龙湖集团的吴亚军。此前,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范红卫及其丈夫陈建华排名48,超过排名55位的杨惠妍。
小插曲是,2021年,杨惠妍以2250亿元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女首富。也就是说,仅仅一年时间,杨惠妍的财富至少缩水了1000亿元以上。
再回到恒力石化。恒力石化自2021年2月18日创出49.8元后,便开始了漫漫下跌路,最低已经探至18.47元,下跌幅度超过了60%。在这种情况下,老板范红卫成了女首富,是否会成为恒力石化股价筑底的契机呢?
嫁给工地小工,成就大事业
说起来,范红卫与陈建华夫妇的婚姻,还真有点故事。
陈建华家境贫寒,13岁时就辍学到工地上做小工。这也是很多农村孩子当时的选择。3年后,因工伤,他开始做起了收购蚕丝的商贩。这个时候,范红卫是在一家国营纺织厂里当会计。
应该讲,在1990年代,能在国企里当会计,那是相当体面的工作,因此范红卫能与陈建华走到一起,在外界看来也似乎不可能。据说,陈建华当时是把蚕丝卖给纺织厂,而每次结账就会与范红卫有交集。一来二去,陈建华和范红卫逐渐就熟悉了。之后,陈建华开始追求范红卫,而范红卫也通过接触,发现陈建华虽然条件不好,但是优点很多。所以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就结婚了。
这对夫妇绝对属于“眼里出活儿”的主。范红卫毕竟在纺织厂待过较长时间,因此婚后,她就萌生了自己创业开纺织厂的想法,结果与陈建华不谋而合。从现在来看,这两个人在创业阶段也很契合,一个懂财务,一个懂销售。
很快,他们就有了一些积蓄。彼时,正好是有一家国营纺织厂濒临破产,正在找下家出让,最终,范红卫两口子以396万元收购了该厂。也幸亏范红卫有在国营厂工作的经验,知道如何调动工人积极性,知道工厂运营的容易出现的问题哪儿。
总之,这家厂,被这夫妻俩盘活了。仅用一年时间,就创收了1000多万元。这或许是他们事业起步的真正的第一桶金。
1990年代末,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 ,苏州的纺织业也受到重创,部分工厂破产。而范红卫却敏锐地意识到,大麻烦的背后可能就是个大机会。于是,她决定赌一把,把大部分资金都拿来收购那些倒闭的工厂。这样一来,工厂的规模就翻了好几倍。
不久,苏州的纺织业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又重新繁荣了起来。范红卫夫妇的工厂,也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如果说之前还是小老板,那么到这个时刻就称之为企业家了。
2002年,范红卫又投资22亿元,又建立了一家化纤厂。2003年,范红卫夫妇把手中大大小小的产业进行了整合,正式成立了恒力集团,开始了集团运作化模式。2007 年,恒力集团年产 20 万吨超亮光丝项目正式投产,填补了国内高档有光丝生产领域的空白,并打开了一直被国外垄断的中高档有光丝市场。
此后,恒力集团又多次进行扩张和并购,业务也由纺织和化纤逐渐发展到石化、新材料、地产和酒店等领域。
2013 年,恒力集团旗下公司恒力化纤冲刺 IPO,因当时化纤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不强,此事最终折戟。2016年3月,恒力化纤成功完成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名称由此更名为恒力股份,股价迎来一路上涨,市值也随之暴增。
2020年,恒力集团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6953亿元,其资产在世界500强里也上升到了107位。范红卫夫妇更是以2600亿的财富,成为江苏新首富。
短债压力大还用14亿买自己的楼?
借壳上市后,范红卫夫妇的事业越做越大,也更加关注资本市场的。2019年6月,恒力股份更名为恒力石化。这次更名主要是为了实施完毕重大资产重组,即注入PTA石化经营性资产和炼化一体化项目后的既定步骤。
但没想到,此事引发了诸多关注。部分外界人士质疑的焦点在于,恒力石化从成立以来,亏损是家常便饭。2010年至今2016年更名前,恒力石化累计创造未分配利润高达-42.36亿元。
将亏损如此严重的恒力投资装入上市公司,势必拖累上市公司,对其可持续经营能力及偿债能力直接产生负面效应。一旦恒力石化成功重组到恒力股份这个上市公司后,恒力石化肯定会把恒力股份现有的利润吃掉,中小股东利益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
然而,外界担心的事并未发生,而且奇迹般的是,更名当年即2016年,恒力石化扭亏为盈。2017年、2018年,净利润更是超过30亿元。2019年,更是创新营收首次破千亿元,净利润首次破百亿元的历史最好成绩。到2021年,恒力石化的营收更是接近了2000亿元,净利润高达155.31亿元。
“每日资本论”查询恒力石化的2017年的财报获悉,当时对业绩大增的解释是:受益于国内聚酯化纤行业持续高景气周期,主导产品涤纶长丝市场行情延续回暖势头,开工率维持高位,库存保持低位,下游需求旺盛,产品价格与价差区间进一步趋于改善,且受益于公司多年来坚守的高端产品路线和对新产品的持续研发投入。
一句话,范红卫夫妇赶上了好时候,在化纤的上升周期。除了运气之外,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在关键时刻的果断。
但坏消息是,由于在扩产,恒力石化的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的62.63%,迅速跨越到2018年77%,至今,资产负债率未低于72%。其短期借款也快速上升,2017年其短期借款216亿元,到2021年高达了555亿元。总负债更是从2017年的463亿元,攀升到2022年半年报的1768元。
也难怪这次范红卫成女首富后,不少声音质疑恒力石化短期债务过高。
有意思的是,今年5月底,恒力石化发布公告称,为了配套公司总部办公大楼,吸引人才加盟,改善核心骨干员工住宿条件,创造更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公司拟购买恒力地产(大连)有限公司(下称 恒力地产(大连))持有的位于大连市东港商务区维多利亚广场(下称 维多利亚广场)B楼公寓以及车位等相关资产,相关房产位于33-63层,其总价款为人民币13.96亿元。此次收购完成后,维多利亚广场B楼整体属于上市公司,其中1-31层为上市公司办公楼,有利于上市公司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封闭和统一管理。
“每日资本论”梳理恒力石化的公告发现一份2022年6月3号发布的日期为5月31日的公告获悉,恒力地产(大连)的法人是徐寅飞,但恒力地产是由大连恒汉投资和恒力投资(大连)于2010年出资设立。
请注意,2016年,恒汉投资(大连)将其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了大连恒汉投资。也就是说,恒力地产(大连)的实控人还是范红卫夫妇。
这就让人搞不懂范红卫夫妇拿近14亿元买自己手中的楼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地产公司效益不好,缓解一下财务压力?但,如果是为了救地产公司,那么对于短期借款高达682亿元的上市公司恒力石化来说,这波“左手倒右手”的操作意义何在呢?
截至9月9日,恒力石化的股价为20.06元。股价在技术上仍未改变震荡下行走势,但周线图显示,其股价已经触达2007年到2020年形成的密集成交区上沿,股价或将获得支撑,就此开始阶段性震荡筑底行情。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码字不易,若您手机还有电,请帮忙点赞、转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