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从1992到2019,它用了将近30年间,从一所看不见希望的贫困中学,变成人人称颂的“应试之王”,又沦为精英社会口诛笔伐的“人性监狱”。而在贫富差距加速扩大的背景下,它一面成为我国“教育改变命运”的最佳代言,一面又成为教育集团化、产业化弊端的反面教材。
衡中身上有太多经验需要总结,也有太多矛盾需要解决。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一所衡水中学,能顶半部新中国教育史。
2019年6月高考放榜,衡水中学又一次强势宣告了自己“高考之王”的霸主地位。据初步统计,河北省理科700分以上考生共27人,衡中独占23席;文科高分段,衡中占半壁江山。最受瞩目的理科状元、文科榜眼也出自这里。说是独孤求败,也毫不夸张。
放眼全国,衡水中学也比其余名校“高半档”。一张曾刷屏过的《清北录取人数最多的10所高中》的图片,最近再度被引爆:
在这组2017年的录取数据中,衡水中学以139人的清北录取总人数,问鼎头名。
依靠着对于学生的严格管理,衡水中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家境普通的孩子,用三年青春,可以交换一个视野宽阔、希望满满的人生。
有人说这场交易的代价过于昂贵,但在更多普通老百姓看来,这更是一个守护平等和希望的神话。
“为什么大多数高中选择学习衡水中学,而不是理念更加先进的学校,比如人大附?”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说得很直白:
“最大的区别从不是理念,而是赤裸裸的资源。”
人大附中vr教学课堂
然而,当将衡中校史的许多细节研读、推敲之后,我们惊讶地发现:
这所中学带领底层学子实现高考逆袭的方式,绝不只是高压与纪律!
衡水中学的崛起,除了一定的纪律性,本质上是一所落后的公立中学依靠教研崛起,又通过产业化改革(市场化激励、公司化管理、集团化扩张、资本化运作)而登顶的“励志逆袭大片”。这则故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大阶段:
1、纪律兜底:一夫守门,万夫莫开
2、教研称王:海盗精神,一骑绝尘
3、激励护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4、跨界扩张:左手办学,右手挣钱
从1992到2019,它用了将近30年间,从一所看不见希望的贫困中学,变成人人称颂的“应试之王”,又沦为精英社会口诛笔伐的“人性监狱”。而在贫富差距加速扩大的背景下,它一面成为我国“教育改变命运”的最佳代言,一面又成为教育集团化、产业化弊端的反面教材。
衡中身上有太多经验需要总结,也有太多矛盾需要解决。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一所衡水中学,能顶半部新中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