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喀什河》| 和田2021春晚歌曲背后的故事

作者:陈锐军

【引子】2021年和田地区春节联欢晚会以“筑梦新时代 奋斗新征程”为主题,在第二篇章“家国情怀”系列,推出了一首新创作的歌曲《玉龙喀什河》。新玉歌舞团演员们精彩动情的歌舞演出,赢得满堂喝彩。远在北京的我,无法通过电视收看直播节目,但是通过和田朋友推荐的“和云APP”,我还是完整地收看了和田春晚的直播。作为一个业余的词作者,自己创作的歌词,能够通过新玉歌舞团专业的艺术家,共同打造成一首春晚首发、重点推广的精品歌曲,也是一件挺值得纪念和自豪的事情。创作歌曲背后的故事,歌曲的音频,第一时间与朋友们分享。至于演出的视频,待整理好,再和朋友们分享。

和田地委宣传部向我发出为和田创作歌词的任务,让我在业余时间,一次次沉浸在与关于西域历史、新疆和田历史文化与未来发展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当中。其中关于玉龙喀什河的思考最多,也最熬人。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每一轮文明,莫不与河流息息相关,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可以说就是河流的流淌史。河流在形成古代民族文明的众多因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无一例外都处于大江大河流域。举世公认的四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黄河文明等,都是以大江大河为摇篮,并在定居农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世界上最为璀璨的文明,都以滋养其生存发展的河流命名。古今中外,歌唱母亲河的歌曲,而“蓝色的多瑙河”“伏尔塔瓦河”“静静的顿河”“伏尔加河船夫曲”“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等著名歌曲、音乐、文学作品,更是闻名遐迩。

塔里木河,是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成就了著名新疆歌唱家克里木。对和田而言,最著名的莫过于和田玉。而和田玉源自神山——有万山之祖美誉的昆仑山,又育于圣水——玉龙喀什河。

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全长504公里,年径流量22.6亿立米,其灌溉区有7万人因之而受益。玉龙喀什河的上游在策勒县境内,大致沿东向西流淌。进入和田县以后,自南向北流经和田绿洲,在阔什塔什与墨玉河汇流成和田河后,注入塔里木河,是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田的母亲河——玉龙喀什河,是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的源头之一。

玉龙喀什河,自古因生产和田白玉而得名,有“白玉河”之美誉,她是白玉主产地,此外还产青玉、青白玉、黄玉、碧玉等36种和田玉,而其中最为名贵的,便是籽料中的羊脂白玉。作为和田母亲河的玉龙喀什河,自古以来滋养了和田的人民,涵养了国玉——和田玉。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文化,就是用玉文化写就的。应该有一首歌曲,为玉龙喀什河歌唱。然而,很遗憾,我查了大量资料,查遍了各种音乐平台,迄今为止没有找到关于玉龙喀什河的知名歌曲。我想,这也许这是一个值得填补的空白。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润疆的要求,为和田创作一批有影响的城市代表歌曲,就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的地理、历史、文化资源,从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我决心以玉龙喀什河为主题创作歌词,谱写一首有品位、有地域特色,磅礴大气的歌曲。歌词的内容,必须把和田地委在新时期对和田的基本定位——“玉石之路的起点、佛教东传的第一站,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中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充分体现出来,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个重要的符号展现出来。

歌词承载的信息量很大,创作越困难。因为歌词不能太长,否则很难流传。所以,需要反复推敲,打磨,精炼。希望这首歌能把关于玉龙喀什河最重要的文化信息,都巧妙的融入其中,还要考虑谱曲和配器,如何既能突出和田地域传统民族特色,也要融入中西文明交流现代音乐特点。

好在援疆期间,曾经多次溯玉龙喀什河而上,一次次徜徉其中,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曾搜集过大量的史料。反复研读,反复思考,经过无数次推敲打磨之后,形成以下歌词。

一条河 源自昆仑 丝路欢歌/一条河 孕育瑰宝 造化品格/一条河 纳吉乾坤 涵养祥和/一条河 月润日彩 青史赫赫。玉龙喀什河源自万山之祖昆仑山,每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清凛的雪水自昆仑而下,由万千溪流涓滴汇成滔滔不息的玉龙喀什河。三亿七千万年前,一场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和田玉,散落在山坡之上。每到春夏,昆仑山消融的冰雪夹杂着和田玉,由南向北,奔涌而下,汇入玉龙喀什河。一路之上,经反复磨滚、撞击,外表疏松的杂质被渐渐剥离,剩下的是圆润光滑、质地坚硬、如凝脂般的宝玉。流经地势平坦的和田县时,沉淀美玉无数。这些美玉在源自昆仑山雪水的玉龙喀什河中,又浸润了千万年,她们可谓集天地之灵气,凝日月之精华。和田玉所蕴含的中华文明之精神,玉之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博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更是影响深远。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玉石之路”,也正因此,和田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玉石之路的起点”,玉龙喀什河也因此青史留名。

玉龙喀什河 白玉河/玉龙喀什河 母亲河/你流淌不息 穿越浩瀚的大漠/汇入塔里木 孕育温润的品德。玉龙喀什河既是白玉之河,也是穿越戈壁大漠、滋养和田人民、汇入塔里木河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川流不息,为丝绸之路注入勃勃生机。在和田这个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中西文明的交汇点,玉龙喀什河为促进中西文明交流,孕育温润品德、丰富中华文明,做出过特殊的贡献。

玉龙喀什河 白玉河/玉龙喀什河 母亲河/你汹涌澎湃 汇聚绿洲的希望/千年万年 吉祥与安康的寄托。新疆和田,是典型的绿洲经济,正因为有了玉龙喀什河,才有了农耕文明的基础和希望,千万年以来,滔滔不息的玉龙喀什河,就是沿河两岸人民的幸福安康的保障和精神寄托。

一条河 源自昆仑 丝路欢歌/一条河 佛韵悠悠 驼铃唱和/一条河 百转千回 涵养美玉/一条河 月润日彩 青史赫赫。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隋唐时期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东传,优秀的印度、希腊、波斯和中亚文化,绚丽多彩的雕塑、绘画、音乐、美术,物产、珍宝、工艺、科技、思想、逻辑、性格、风气,形形色色,五方杂俎,都借助着佛教这只航船渡过瀚海,来到中土,为胸襟开放、海纳百川包容的中国文明所吸纳,佛教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田是佛教东传的第一站,至今还有着大量的佛教文化遗存;承载着这些文明的玉龙喀什河,自然闻名遐迩,青史赫赫。

玉龙喀什河 白玉河/玉龙喀什河 母亲河/你滋养和田 传颂昆仑的巍峨/塔克拉玛干 锤炼坚强的品德/玉龙喀什河 白玉河/玉龙喀什河 母亲河/集日月菁华 激荡文明的沧波/千古传唱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词,源于一块在和田考古发现的汉代蜀地织锦护臂。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了一块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时间考古界为之震惊,出现了各种解读。这块织锦护臂也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收藏于新疆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除去八个汉隶文字之外,还有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的汉式典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方寸不大,但其所展现的璀璨文明、承载的海量信息,内涵极其丰富。科学史家推算出,在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天文考古学家、美国学者班大为(David W.Pankenier)在他研究中国古代五星聚的重要论文里,曾激情地说过,伴随2040年9月五星聚会奇观同时到来的,很可能是中国再次走向繁荣和富强。这和我们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机缘巧合。

感谢和田地委张建委员的高度信任,感谢新玉歌舞团两任书记孙秀平和米日古丽的多次沟通与协调,感谢新玉歌舞团买买提阿布拉•艾尼非常用心的谱曲,歌唱演员西尔艾力•地力木拉提用情演绎,一首有着深厚文化底蕴、西域风情、民族特色、现代风格的《玉龙喀什河》,已经录制完成,也作为和田春晚的重要节目,已经正式面世。

我也期待,这一首歌颂“集日月菁华 激荡文明的沧波”玉龙喀什河的歌曲,能够广为流传,通过传唱“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美好心愿,共同祝福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1年2月14日

附:《玉龙喀什河》歌词

作词:陈锐军

谱曲:买买提阿布拉•艾尼

演唱:西尔艾力•地力木拉提

一条河 源自昆仑 丝路欢歌

一条河 孕育瑰宝 造化品格

一条河 纳吉乾坤 涵养祥和

一条河 月润日彩 青史赫赫

玉龙喀什河 白玉河

玉龙喀什河 母亲河

你流淌不息 穿越浩瀚的大漠

汇入塔里木 孕育温润的品德

玉龙喀什河 白玉河

玉龙喀什河 母亲河

你汹涌澎湃 汇聚绿洲的希望

千年万年 吉祥与安康的寄托

一条河 源自昆仑 丝路欢歌

一条河 佛韵悠悠 驼铃唱和

一条河 百转千回 涵养美玉

一条河 月润日彩 青史赫赫

玉龙喀什河 白玉河

玉龙喀什河 母亲河

你滋养和田 传颂昆仑的巍峨

塔克拉玛干 锤炼坚强的品德

玉龙喀什河 白玉河

玉龙喀什河 母亲河

集日月菁华 激荡文明的沧波

千古传唱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者:陈锐军,中组部第六批援疆干部,援疆时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党委常委、副师长。现就职于中国建筑集团企业文化部。

编辑:荣良

主编:刘玉洁

责编:席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