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
尹强
尹强,北京兔儿爷传承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从事北京兔儿爷泥塑技艺制作10余年,在2009年,成立了北京福兔泥塑工作室。
“兔儿爷”定制
定制内容:老北京特色工艺品
推荐定制品:小号兔爷
尺寸:高11.5,宽11cm
寓意:平安吉祥
款式:
老虎
麒麟
大象
(其他尺寸与形象的兔儿爷皆可联系匠人老师进行定制!)
兔儿爷
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这一习俗源自明代。后“兔儿爷”转变成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有的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讨人喜欢。
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明清以来,月宫玉兔逐渐从月崇拜的附属物中分离出来,在祭月仪式中形成了独立的形象,并逐渐丰富。兔儿爷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乐的功能于一体。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兔儿爷风俗起源
爷,是封建时代对地位尊贵者的敬称。每逢中秋,“请”一尊泥塑的“兔儿”且称之为“爷”恭而敬之地“供”起来。
玉兔不是凡间的家畜,也不是野兔,而是广寒宫里的神兔,不能随便捉来玩耍,要玩,只有“请”一尊泥塑的称为“爷”的“兔儿”恭而敬之地“供”起来。
旧时过中秋,祭月是主要的活动。到了八月十五傍晚,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要面向东南方摆设一张八仙桌,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藕、西瓜等。桌前铺有一块红毡供人们祭拜之用,布置停当后,只见月亮渐渐由东南升起,家中的女子(京城习俗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说)依长幼顺序,一一叩拜月亮。供毕,全家团坐,饮酒赏月,分享瓜果、月饼等祭品。故民间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桌上的毛豆枝,是专门为“兔儿爷”准备的。
尹强与兔儿爷
“洒脱、不羁、自在、无惧无畏,‘爷’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在充满焦虑感和急迫感的当下,我们需要一种这样的精神信念,让我们坦然的去面对生活的未知。”尹强说道。
在他的概念里,过中秋请兔儿爷就跟过年要放鞭炮一样,曾经有个作家说过:童年时候兔儿爷就是中秋节的象征,没有了兔儿爷好像就不是中秋节,尹强对兔儿爷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
制作工艺方法
在制作兔儿爷泥塑时,他要先把黄泥压在“前身”模板里形成一个痕迹,然后在把模具边缘的泥巴给他用小刀刮开,然后“后身”模具也要重复压前身那个步骤,在压一遍去掉多余的泥巴。
最后把两个模具,也就是“前身”和“后身”两个盖在一起。用多余出来的黄泥压住两个身体连接的部位,拿小木棒压平多出来的黄泥。用前后身底座,它会做一个盖子,把我们兔儿爷的下盘给它固定住了。等到所有工序完成后,再拿针给咱们兔儿爷下盘戳个洞,透透气。然后掰开模具,一个兔儿爷泥胎就完成了。
推广与传承
现在,尹强致力于中国北京兔儿爷的制作和传承事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有30余种创新案例,发扬了民间艺术特色,让老北京的非遗文化传播到了世界。曾在2016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作品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尹强不仅希望兔儿爷文化顺利地传承下去,也希望成为北京最耀眼的一张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