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出于幽谷,迁于乔木:李叔同到弘一法师的转变

(一)李叔同与《送别》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一)李叔同与《送别》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大家熟知李叔同是因为一首叫做《送别》的歌曲,这首歌的词作堪称完美。没有华丽的修饰,却浑然天成,感情饱满,意味深长。

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拂动的柳枝、笛声、夕阳、山外山、浊酒,这些简单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之后,作者的伤感之情也随之具象化,内心的凄清、落寞和不舍,全被带了出来,极具感染力,是离别主题的佳作。

这是一首写实的词作,创作背景是许幻园破产,去告别好友李叔同,却未曾进入好友家门,只是远远地道了别,李叔同看着好友离去的背影,遂动笔写下这首绝妙的词作。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

(二)生平与选择

李叔同,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被后世誉为通才和奇才。

丰子恺先生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李先生不但能作曲,能作歌,又能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写字、治金石、演剧,他对于艺术,差不多全般皆能,而且每种都很出色。”

一般的艺术家精于某一领域,已经非常了不起,而李叔同却精通多种艺术门类,词曲、绘画、书法、诗文、话剧,样样出类拔萃,吾辈只能仰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然而,在李叔同39岁的时候,他却选择弃红尘而去,遁入空门,一心礼佛,留给后人无限感慨,半世风流半世僧,世间再无李叔同。

这样的逆转自然令人费解,可是世间种种终究逃不过因果。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去分析,一是他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二是他个人的志趣情怀。

所谓前世因,今世果,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弘一法师的生平就能略窥一二。

家庭背景:1880年生于官商之家,家资雄厚。其祖父在天津经营着盐业和银钱,其父为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为津门巨富。

佛教熏染:父母笃信佛教,从小受到家族长辈虔诚礼佛的影响,耳濡目染便也不足为奇。

家庭变故:李叔同五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他母亲是小妾,在这种大家族里,父亲走了,就等于失去了宠爱,李叔同的沉默寡言和自卑倾向在这个时候就埋下了种子。

家教严明:传统大家族,对后辈的教育尤为重视,奉行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接受传统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这些对李叔同人格的形成意义深远。

读书启智:读书多了,思想力也跟着增进,十五岁的李叔同就吟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诗句,无论如何看起来都不可能出自一个少年之口。关于生死,关于功名富贵,世间又有几人能参透。

求学生涯:李叔同一方面接受传统的教育,学习八股文、诗词歌赋、书法、篆刻等,一方面又接受西方的教育,学习音乐和作曲、话剧表演、油画等,视野更为宽广,思想上也更加自由。

其他方面:李叔同生于乱世,作为富家公子,他才艺过人,在艺术的领域独领风骚,留学归国后,任音乐、美术教员,后又经历了家道中落,莺歌燕舞的生活他体验过了,俗世的荣耀对他而言也无足轻重,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艺术家本身就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心思敏锐,注重精神修养,人格独立,所以,他做出任何决定,都并不稀奇。

后人研究李叔同,对于他为何出家,比较信服的说法是学生丰子恺对老师的回忆。

丰子恺说过,人生就像三层楼,满足物质生活的人安心地在第一层里住,满足精神生活的人在第二层自得其乐,如果想追求灵魂生活,只有登上第三层了。李叔同脚力大,在第一、第二层都活得很光彩,必定是要向第三层走的。

人的心思本来就是流动的,天马行空的想法人人都有,李叔同只是比我们寻常人多跨出了一步。这也反映出他对艺术的执着,对人生和灵魂的不断探索,最终由艺术而进入哲学、宗教领域,这样看来,他的选择似乎也是一种必然。

另外李叔同在致李圣章的书信中,这样写道:“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足以承绍家业者,指不胜屈,私心大慰。弘扬文艺之事,至此已可作一结束。”

诗经有言,出于幽谷,迁于乔木,李叔同到弘一法师的转变,恰恰就像幽囚于深谷的鸟儿一样,终于展翅高飞,摆脱俗世羁绊和灵魂纷扰,抵达自由、空灵之境,这何尝不是一种超脱!

关于李叔同出家一事,我们平凡人眼中大多只看到了遗憾而不见其至情至性、至真至诚,这才是真正的遗憾!

微信公众号:分享家小屋

加关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