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垫底,小米装死

日前,一份关于电动汽车质量排行的榜单再次将小米SU7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这份由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质量排行(纯电车型)》上,小米SU7在近30款电车产品中排名倒数第一。

此事随即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而截至本文发稿前,小米官方还没有就此事作出回应。

一边倒数第一,一边正数第二

据中国汽车质量网介绍,这份榜单的背后数据依托来自于该网站的投诉大数据。

评判的参考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汽车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指南》《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判断指南》。

榜单在综合了各车型的投诉故障、缺陷风险、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5个维度,并参考了权威调研机构的评测数据后,给出了评分。

排行中分数越小,就代表该款车型质量越好。

评价的对象,则是截至今年一季度已在市场上销售满3个月的国产新能源车型。

在这份榜单中,蔚来ET7以183分成为近30款车型中的平均值,而小米SU7则以239分排名倒数第一。

高居榜单第一名的,则是149分的广汽昊铂GT。

有意思的是,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个网站车质网也发布了一份新能源车质量排行榜。

这份名为《2025年Q1国内热销新能源车质量排行》的榜单显示,小米SU7以万分之1.7排名第二(数值越小质量越好)。

排名第一的变成了五菱缤果PLUS,广汽昊铂GT则不见了踪影。

两份榜单,结果大相径庭,一时间不知道该信谁。

排名垫底,“米粉”不干了

要想知道这两份结果迥异的榜单谁更可信,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谁的平台更权威。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汽车质量网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的国内首家官方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同时,也是全国汽车产品缺陷线索监测协作网的发起单位。

车质网的主办单位则是北京车质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网站宣称自己是“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和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受理平台”。

由此来看,中国汽车质量网的这份榜单带有官方背景,显然更加权威。

不过,不少“米粉”却对此表达了质疑。

而在他们的深扒之下,这份看似“权威”的榜单,似乎也不像表面上那么可信。

有“米粉”指出,在参与评比的小米SU7相关投诉案例中,竟然还有一些因用户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甚至因用户提车延迟产生的纠纷。

“米粉”们质疑,这种与产品质量本身毫无关系的投诉案例,究竟在所有评比案例中占比多少?有没有影响到最终得分?

进而,“米粉”开始质疑榜单的公正性,以及样本量是否足够大到能够代表小米SU7整个车主群体的真实使用体验?

风向变了的时候,小米选择装死

而就在这份榜单引发热议,“米粉”为此争执不休的时候,小米官方却对此事保持了沉默,没有任何回应。

或许,沉默和低调,才是雷军和小米此时最好的应对。

因为目前网上关于雷军和小米的风向,已经在悄然产生变化。

在一个多月前,雷军和小米还是社交网络上的宠儿。

作为民营经济代表之一,雷军第一个踏上两会首场“代表通道”。

小米也凭借SU7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口碑。

但在3月份那场车祸后,一切似乎都变了。

4月份,雷军缺席了上海国际车展。

即便小米方面表示雷军只是因行程冲突未能到场,但外界舆论似乎不这么认为。

一直以来雷军都是各路车展上的常客,如今在争议缠身时主动缺席,是不是有着主动压低流量和热度的考虑?

如果说雷军缺席车展的动机只是外界猜测,那随后曝出的小米日均工时11.5个小时就是实锤了。

有脉脉用户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否则就要被约谈,甚至劝退。

在多家媒体跟进调查后,多位小米员工证实了这一说法。

进而还有网友扒出,著名的“996”制度疑似也是由雷军当年开创。

如今,小米SU7又在一份带有官方背景的质量榜单中排名垫底,可见眼下的舆论风向对小米有多么不利。

榜单的评分可能确有瑕疵,“米粉”也有着自己的“信仰”,两者或许都不能代表事情的全貌。

既然如此,与其参与到无休止的网络辩经里,不如沉默,集中精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有时候,装死也是一种智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