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成功篡位:关陇集团为何抛弃了宇文氏

公元581年,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立大隋王朝。

王朝兴废所在多有,有德者得之,无德者失之,原不足为奇。而隋代周过程之诡异,却着实令人大跌眼镜。诡异之处,就在于北周众多功勋老将的反应。

先开宗明义地解说一下周末隋初的政坛特点,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好人不长命,王八活千年。

由微言而发大义,所谓好人,是指忠于北周宇文氏者,大多中年横死,北周政权砥柱摧折,导致国难之时,竟无一人出来力挽狂澜;所谓王八活千年,则是指一大批关陇勋贵,不惜背叛自己的事业,在晚年垂暮之际甘当二五仔,把好端端一座铁桶江山,平白送于杨坚。

一、功臣良将之横死

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后,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北周国力方张,武帝年方三十六岁,正是春秋鼎盛、大有作为之际。

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头年灭北齐,次年武帝便暴病去世,太子宇文赟即位为帝,是为周宣帝。北周形势从此急转直下。从578年武帝病死,再到580年宣帝暴死,终到581隋文帝篡政,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道是,国之兴亡,在乎贤良。周武帝一人代表不了整个北周王朝,因何武帝一亡,王朝便迅速衰败了呢?

这事,还有从几位贤良之臣的死说起。

宣帝即位后肆行昏暴,对武帝时代几位能干的重臣产生严重怀疑,进而连连采取极端手段,一一诛戮之。

都有何人?

齐王宇文宪。此公乃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周武帝宇文邕之季弟,宣帝叔父,北周最具威名的统帅。此人不论人品、境界还是军事能力,都是北周末年第一流人物,长年率兵与北齐作战,生涯鲜有败绩,与北齐三大名将段韶、斛律光、兰陵王高长恭对垒丝毫不落下风。特别是平灭北齐的战斗中,从晋州平阳一路打到河北,一路所向无敌,是北周灭齐的第一大功臣,也是宇文氏皇族的镇国之臣。

以周武帝之能,对宇文宪尚有三分忌惮,所以一直在不断敲打。但宇文宪秉性纯良,从未表露过任何对皇帝的不敬,或是对皇权的觊觎。

宣帝即位后,对这位威名响震的叔父十分提防,生怕他挟震主之威夺了皇位,于是阴谋设计,诱骗齐王宇文宪到宫中,派力士将其绞死。

当时宇文氏宗室不断被削弱,宇文宪以下诸王都被调离长安,在地方上当无职无权的闲散王室,宣帝宇文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以至于他猝死之时,年幼的太子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依靠的年长宗室。

宇文宪死后,周宣帝又接连杀了几位能干的大臣,诸如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

王轨是周武帝的心腹之一,入则秉政,出则征杀。他数次领兵西击吐谷浑、南打陈朝,特别是577年的清口之战,王轨全歼陈朝太建北伐主力近十万人,生俘陈军统帅吴明长彻,基本把陈朝打残。

宇文孝伯亦是周武帝心腹重臣,主要负责内政,是最主要的内政大臣。

王轨与宇文孝伯等人对太子宇文赟不怎么看好,认为他是个败家子——事实也确实如此,宣帝因此对两人十分嫉恨。认为两人心怀异图,迟早生变,于是逐次将两人诛杀。

隋文帝夺位后,忆起宇文孝伯,曾说,“宇文孝伯实有周之良臣,若使此人在朝,我辈无措手处也。”可见宣帝擅诛大臣之严重后果。

尉迟运和宇文神举之死也使北周力量大损。

尉迟运是禁军统帅,宇文神举则是并州总管,实力派。两人因为什么死的呢?尉迟运一则地位敏感,直接负责皇宫安全,不是宣帝的贴心人;二则当年也看不上宣帝,和王轨、宇文孝伯一同向武帝说过太子不可靠。宣帝上位后将其外放,尉迟运忧郁而死。

宇文神举主要是因为并州乃天下精兵所居之地,宣帝只因不放心,便让人到并州用药酒将其杀害。

这几位大佬的死,有几个共同特点:

1.都掌握着实权,是北周王朝的政治、军事支柱。

2.都非常忠诚,对宣帝没有私心,宣帝派人来杀,都乖乖受死。可谓忠节之臣。

3.他们年龄都不大,都在三十多、四十多岁,正是发挥作用的年龄段。

忠臣一死,国家太平时看不出,到了危难关头,立马便显现出坏处。

二、坏老头儿组团反水

说完几位忠臣横死,再看周隋易代之际,关陇勋贵集体反水的情况。

隋文帝杨坚以后父之身份,趁宣帝暴死、宫中无主、外朝无人之际,矫诏夺取丞相之位,进而控制了中枢政权。

这时候,杨坚最怕的是一众北周勋贵老臣起来反对。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政治法统支撑,只要有人反对得坚决一些,他就要玩完。但是奇怪的是,大部分勋贵都选择了支持他。只有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关陇集团竟然群起而反对尉迟迥。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是几个与国终始的老牌关陇贵族。

第一位是李穆。此人是并州总管(宇文神举死后他接任),是北周开国时代的老将。李穆陇右原州李氏三兄弟之一,李穆的二哥李贤是西魏北周十二大将军之一。

要论对宇文氏的感情,想必没有人能超过李穆。早年宇文泰曾把周武帝宇文邕和齐王宇文宪放在李穆的大哥李贤家里,寄居了好几年。

宇文泰在河桥之战中落马,几乎被敌军生擒,李穆下马,把自己的马让给宇文泰,救其一命。宇文泰赐他以丹书铁券,许诺饶他十次死罪。

北周武帝一扫前隙,对李穆委以充分信任,让他出任并州总管,镇守河东这个最为重要的战略区域。

并州总管府管辖的范围北至雁门,南至晋州,自来是北朝出精兵之处。李穆食北周之禄,按理说杨坚夺权之后,他应当表示反对。但李穆这个人相当精明,他敏锐地发现杨坚夺权之后,关中局势已发生不逆转的变化,支持北周的势力居然处于弱势地位。他的政治立场瞬间也变得飘忽不定。

杨坚派人到晋阳拉拢李穆,又是政治承诺又是卑辞厚礼,一顿政治马屁让李穆彻底放了心,于是发兵反攻尉迟迥,用实际行动支持杨坚。

李穆为了向杨坚表忠心,向杨坚献了两样东西:一件熨斗,一件十三环金带。

熨斗,意思是让杨坚熨平天下;十三是天子之数,这就是劝进的意思了。身为备受北周信任的老将,如此下作无耻,真乃北周一大奇葩。

李穆的侄儿李崇本任怀州刺史,意欲响应尉迟迥讨伐杨坚,闻知叔父归附杨坚,慨然叹息:“阖家富贵者数十人,值国有难,竟不能扶倾继绝,复何面目处天地间乎!”

李穆时年七十。

老而无耻,耻之极矣。

同样反水的令人难以索解的,还有窦炽。这位老兄也是北周元老,当时已经七十三岁。

窦炽是由北魏入西魏的老臣,当年也是血战无数场,才换来国公之爵位。窦炽的侄子窦毅娶宇文泰之女襄阳公主,也是姻娅显贵。可这也挡不住窦炽改旗易帜,归附杨坚。

当时窦炽正在洛阳督造洛阳宫,闻知尉迟迥作乱,当即摇身一变自动进行平叛节奏,在洛阳简练军士,聚集了数百人,在洛阳金墉城固守,颇合当今网络流行语中的自干五之神韵。

窦毅和襄阳公主的女儿窦氏,也就是李渊的妻子,当时听说杨坚夺权,愤愤地说,恨不生为男儿身,好去替舅舅家报仇雪恨。

女子犹有此志,相形之下,窦炽那张老脸,不知往哪儿搁了。

后来杨坚巩固了地位,群臣上表劝进,窦炽大抵觉得没趣,总尽了一点北周故臣的节操,拒不署名。

不过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隋文帝杨坚也不计较,还要封窦炽当大官,窦炽犹豫不敢接受。

三、坏老头儿恶有恶报

当然,一帮坏老头儿中的巅峰,当属北朝名将韦孝宽。

韦孝宽时年71岁。提起这位老将,估计很多人都听闻过他的事迹。

他以关中豪强起家,北魏末年就曾参与过平定六镇起义的战争。周齐争霸之时,韦孝宽大放异彩,玉璧城一战克死高欢,为北周立下不世之功。

后来他又纵反间之计,使北齐后主杀了北齐名将斛律光。

北周武帝灭齐时,他曾建平齐三策。

可以说,是一位经历传奇、功员卓著、能力一流的超级功勋老将。比李穆、窦炽两人更符合功臣的定义。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与国终始的老将,背叛了自己曾经参与创建的事业。

背叛一个人容易,脸皮厚即可。背叛自己的事业,却是诛心之举。世上有几人能做到?

可韦孝宽就做到了。

尉迟迥起兵讨伐杨坚,当时杨坚手下没有人能与尉迟迥威望相侔,只能起用北周的老将。杨坚环顾一圈,只有韦孝宽符合条件。老韦同志二话不说临危受命,率兵镇压尉迟迥。

可歌可泣的是,韦孝宽当时已经病得爬不起来了,下达的命令,都要靠侍女来传递,这位垂死老将,仍然兢兢业业地率兵打到了邺城,干掉了尉迟迥。

韦孝宽的时代属于北朝,可他硬是逆天续命,把自己的传奇延续到了隋朝,并成功把一世英名抹黑,成了一位标准的二五仔。

可叹北周王朝,在刚刚统一北方、实力鼎盛之际,由于皇族宇文氏出了点问题,瞬间被外戚夺权,被一群创业的老臣集体抛弃。

这其中,固然有周宣帝自己作死,杀功臣导致人心冷落,然而这帮反水的老臣自身也不无原因,他们过于势利的眼光,促使他们无原则地背叛曾经的主人,背叛自己曾经全力以赴的事业。七十之龄而有此作为,实在令人齿冷。

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什么好下场。

韦孝宽成功镇压尉迟迥后几个月,便病重逝世。

李穆两年多后也去世,他的一帮儿孙因为争夺李穆的世袭爵位而大打出手,最后被隋炀帝一锅端,杀了个精光。

悠悠世事,亦何可言。善恶有报,终非虚妄。闻者足戒。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