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是国际女童日。设立该纪念日的目的在于重点关注并解决女孩面临的挑战,促进女童赋权。
截至目前,全球15至19岁的少女和女童中,有近四分之一既没有工作,也并不在接受教育或培训;而在同一年龄段的男童中,这一比例只有十分之一。但我们也看到,在改变历史的杰出科学家中不乏女性的身影。
赋权女童,让她们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女性的力量将不可限量。
几个世纪以来,大学都拒绝授予女性科学学位。最负盛名的科学协会-英国皇家协会直到20世纪才开始接受女性成员加入。
当时,许多从事科学领域研究的著名女性都是男性科学家的妻子或姐妹,像玛丽-安妮·保罗·拉瓦锡(化学家拉瓦锡的妻子)和卡罗琳·赫歇尔(天文学家赫歇尔的妹妹)等,都曾无偿支持她们的亲人进行研究工作,但通常她们不会被认可为是合作者之一。
尽管如此,女性科学家仍一直从事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领域的研究,并为科学领域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我们要坚信我们是有毅力、有天赋的,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们都需要达到这个目标。”
——玛丽·居里
以下的13位女性向科学领域展示了她们的努力和决心
玛丽-安妮·保尔兹·拉瓦锡(1758-1836)
玛丽-安妮·保尔兹·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母,她和丈夫安托万一起彻底改变了这一领域。尽管在18世纪大部分荣誉都属于安托万,但拉瓦锡在化学实验和出版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她严谨地记录了她和丈夫进行的科学实验,绘制了详细的插图,以便其他人可以复制结果。当安托万与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探讨氧气的性质时,拉瓦锡为她的丈夫翻译了普里斯特利的文字。
在恐怖主义统治时期,革命领袖逮捕了安托万,因为在法国革命前他曾在一家税务机构任职。尽管拉瓦锡为她的丈夫辩护,并呼吁国际科学界支持他,但却无济于事。1794年5月8日,她看着丈夫走上了断头台。之后,拉瓦锡放下哀痛,坚持将她和丈夫的研究成果出版。
亨丽埃塔·斯旺·莱维特 (1868-1921)
1895年,亨丽埃塔·斯旺·莱维特在大学期间因病失聪,毕业后她选择到哈佛大学天文台工作。直到7年后,查尔斯·皮克林才给莱维特开出了每小时30美分的薪水。这位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毕业生,多年后最终成为该天文台光度测量部门的负责人。
莱维特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的进展,包括发现了2400多颗变星并找到了恒星亮度与地球之间距离的关联,使人们对恒星的认知增加了一倍。根据她的发现,埃德温·哈勃断定宇宙正在膨胀。
有同事称赞莱维特“拥有天文台最好的头脑”,但由于她的性别,莱维特只能从事一些辅助的工作项目。今天,人们用月球上的莱维特陨石坑来纪念这位先行者和那些开创性贡献。
贝莎·帕克·帕兰·科迪(1907-1978)
贝莎·帕克·帕兰·科迪被视作是美国最早的考古学家之一。在搬到内华达州后,科迪在帮助叔叔进行考古挖掘时表现出了对该领域的浓厚兴趣。多年来,科迪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甚至在1929年对普韦布洛的一个遗址做出了革命性的发现,她将其命名为“蝎子山”。
1933年,科迪在一篇文章中对此次挖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木炭碎片表明这个房间曾被烧毁,它的屋顶由覆盖着瓦片和箭棍的大梁组成。那天我挖掘了大半个房间。”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科迪担任美国西南博物馆的受托人。她还与丈夫著名演员艾伦·艾斯·科迪共同主持了一档有关印第安人传说的电视节目。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920-1958)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竞相把精力放到了DNA结构发现上,最终是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在发现双螺旋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富兰克林拥有剑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从事X射线晶体学研究。经过100小时的X光照射,她成功地在一台机器上拍摄到了DNA的结构。
她的同事莫里斯·威尔金斯未经富兰克林的允许,将照片交给了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当沃森看到这张照片时,他说:“我张大了嘴巴,心跳开始加速。”
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富兰克林的研究成果于1953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革命性的论文,该论文最终为他们赢得了诺贝尔奖,威尔金斯与他们共同分享了该荣誉。富兰克林在37岁时逝世,她对科学领域的贡献并没有在她在世的时候得到认可。
爱丽丝·鲍尔(1892-1916)
20世纪早期,黑人化学家先锋爱丽丝·鲍尔彻底改变了麻风病的治疗方法。在华盛顿大学和夏威夷大学获得研究生学位后,鲍尔成为美国首批女性化学教授之一。
在实验室里,鲍尔找到了治疗麻风病的方法。而在20多岁时,她发明了第一个麻风病注射剂——注射用大风子油酸乙酯。数十年间,“鲍尔法”治疗了数以千计的麻风病患者,直到砜类药物出现。
鲍尔在24岁时死于实验室氯气泄露。她死后,另一位教授抢走了鲍尔的研究成果,使她寂寂无名。如今,鲍尔已被公认为化学领域的一位开拓性女性。
吴健雄(1912-1997)
作为物理学的先驱,吴健雄是第一个证明宇宙守恒定律不适用于β衰变的人。
吴健雄出生于上海北部的一个小镇,并在那里长大,她很幸运地接受了正规教育。1934年,她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获得物理学学位。在一位女性导师的支持下远赴美国深造,后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吴健雄在史密斯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大学物理课程,是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第一位女教授。她在原子科学颇有建树,扩充了该领域的前沿知识。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1902-1992)
在20世纪中期,遗传学家一致认为基因是固定的,不会移动。然而,芭芭拉·麦克林托克通过她对玉米的长期研究推翻了这一理论。
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麦克林托克对“基因转座理论”展开了研究,这是一个开创性的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她进一步证明了基因遗传特性可以开启或关闭。麦克林托克因挑战当前的分子生物学观点而受到质疑,这使她被迫放弃发表一部分研究成果。
1983年,麦克林托克因“基因转座理论”获得诺贝尔奖。麦克林托克说:“这么多年过去,我真的很享受当下不用为自己的研究辩护的感觉。”
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1647-1717)
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改变了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在17世纪70年代,她收集并观察了飞蛾、蝴蝶和其他昆虫,创建了一个有插图的欧洲昆虫目录。梅里安从生活中入手,为理解动物学增添了丰富素材。
在出版了几本插图书籍后,梅里安和她的女儿前往南美继续研究。在荷兰殖民地苏里南,梅里安研究了当地自然栖息地的动植物。她独自旅行,从生活中进行科学研究,挑战了她那个时代的社会习俗。
回到荷兰后,梅里安就发表了她对苏里南的博物学研究,帮助塑造了现代动物学和植物学。
卡洛琳·赫歇尔(1750-1848)
卡洛琳·赫歇尔不仅是第一个发现彗星的女性,也是第一个因科学工作而获得薪水的女性,而且她还是在皇家学会接纳女性之前,第一个被授予荣誉会员的女性。
在18世纪80年代,赫歇尔和她的兄弟威廉一起为夜空编制目录。他们记录了2500个星云和星团,仅赫歇尔一人就发现了14个星云和8颗彗星。
1787年,国王乔治三世为赫歇尔的天文研究提供了一份薪水。她一丝不苟地扫视着天空,绘制了之前恒星目录中没有列出的500多颗恒星。
赫歇尔于1848年去世,享年97岁,她的墓志铭中写到:“在这里,她仰望星空。”
凯瑟琳·约翰逊 (1918-2020)
凯瑟琳·约翰逊出生在西弗吉尼亚州,她最著名的工作是在NASA当“计算机”。具体来说,正是她的数学计算帮助美国将人送入环绕地球的轨道,后来又登上了月球。
约翰逊年轻时就喜欢数字。她学得也很快,10岁就上了高中,15岁上了大学。
在获得数学学位十多年后,约翰逊了解到NASA正在雇佣“计算机”——能够执行并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高度熟练的数学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利用约翰逊的计算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轨道。
2020年她去世时,NASA局长詹姆斯·布里登斯廷(James Bridenstine)说:“她是美国的英雄,她开创性的传奇将永远不会被忘记。”
居里夫人 (1867-1934)
居里夫人是唯一一位在两个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从索邦大学毕业后,居里夫人成为了一名物理学教授,并开设了一个研究辐射的实验室。
在1896年发现放射性之后,居里夫人首次分离出钋和镭这两种新元素。她还开发了一种分离镭用于观察的方法。1903年,居里夫人因她在自发辐射方面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在放射性方面的研究为她赢得了第二个诺贝尔奖,这一次是在化学领域。
居里夫人在X射线和铀方面的工作帮助建立了原子物理学。在多年研究放射性物质之后,居里夫人于1934年死于辐射暴露。
莉斯·梅特纳(1878-1968)
20世纪30年代,莉斯·梅特纳帮助发现了核裂变。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她成为柏林大学第一位物理学教授。当阿道夫·希特勒掌权后,她移居瑞典,与奥托·哈恩和奥托·弗里施一起研究核裂变。
当哈恩发现核裂变的证据时,梅特纳和弗里希正确地描述了这个过程。哈恩后来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没有承认迈特纳的贡献。梅特纳本人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尽管她在1924年至1965年间获得了48次化学和物理学奖提名。
迈特纳认识到核裂变武器化的含义,但拒绝参与这项研究。当被要求为曼哈顿计划贡献时,她拒绝了,她说:“我不会和炸弹有任何关系!”
玛丽·撒普 (1920-2006)
1953年,地质学家玛丽·撒普绘制了一张详细的大西洋海底地图,并发现了地球上最大的物理特征——大西洋洋中脊。撒普的地图证明了此前尚有争议的板块构造理论,并确定了海底扩张存在。
在拉蒙特-多尔蒂地球天文台,撒普的同事布鲁斯·希曾将她的发现斥为“女生间的谈话”。但她细致的工作最终赢得了希曾和整个科学界的支持。
1999年,撒普深情地回忆起她在天文台的时光:“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展开。我在一张空白的画布上填满非凡的可能性。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对20世纪40年代的女性来说尤其如此。”
本文翻译自《13 Women Who Made Scientific History》,2021年3月16日发表于bestcolleg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