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动印钞机无限制印钞?金融高层罕见集合回应六大问题

来源|凤凰网财经陆家嘴报道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骤降6.8%。一些企业出现生产停摆、收入锐减、资金紧张等多重困难,进出口行业面临供应中断、订单不足、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生存压力较大。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经济也被疫情蒙上阴影,有国际组织预测,发达经济体将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兴市场将出现近60年来的首次收缩。

正值此时,十二届陆家嘴论坛(2020)于6月18-19日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为主题,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未来经济形势如何?中国下一步会做出什么样的政策调整?6月18日,中国金融高层罕见集合发声回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 鹤表达乐观看法,“形势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变,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谈及瑞幸事件看法时表示,“有些中概股出了问题,但还有不少好公司”。

对于疫情下各国央行普遍的“放水”,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反思道,“通货膨胀真得能像某种找到特效药的瘟疫一样”、“怎能让这么多央行开动印钞机无限制印钞?”

全球性的危机面前,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谈到,“没有哪一个经济体、哪一个金融市场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零和游戏,面对危机和风险挑战,唯有加强合作,守望相助,才是唯一出路”。

中国既是全球抗疫的主力军,也是全球投资者的热土,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透露,目前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上海也正在从五个方面着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01

谈疫情下的中国经济:

形势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变

据最新统计局数据,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其中制造业增长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环比提高5.87%,一些消费零售指标也出现积极变化,车市和楼市均在回暖。

刘 鹤发来书面致辞中表示,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各类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边际改善。我们仍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但形势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变,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也愈发重要。郭树清在发言提到,过去几十年,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不断提高,在克服几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美价廉商品,也是发达国家过去二十多年“高消费、低通胀”能够持续的重要基础。中国储蓄占全球总额四分之一以上,为全球总储蓄与总投资的均衡做出巨大贡献,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的结余资金。

02

谈国际合作:

守望相助,才是唯一出路

今年,全球主要市场接连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剧烈震荡。“大家普遍认为这次由疫情引发的系列问题,兼具了1918年大流感、1929-1933年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部分特征,应对难度前所未有。”易会满说,因此有必要从历次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深化对危机形成,演变和应对的规律性认识。

在特殊时期,没有哪一个经济体、哪一个金融市场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零和游戏,面对危机和风险挑战,唯有加强合作,守望相助,才是唯一出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24小时“全天候”接续交易的运行网络,不同时区、不同地域的股票、债券、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之间高度联动,在为全球经济贸易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交叉传染的特征也日益凸显。

方星海更乐观表示,“说不定疫情过后,会来一轮新的全球化、更迅猛的全球化。中国在下一轮全球化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责任,我们有这个条件提出新的建议,推进新一轮全球化。

03

谈“放水”:

怎能让这么多央行开动印钞机无限制印钞?

疫情之下,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巨大,史无前例。在初期作用甚大,边际效用逐步在递减。目前来看,疫情还可能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与我们的生活并行共存。

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在谋划出台新的刺激措施。郭树清提醒,“建议大家三思而行,应当为今后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首先,大型经济体应当主动考虑自身政策的外溢效应,自觉平衡好内外部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已高度一体化。制定和出台政策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协调,平滑外溢风险,共同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特别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对周边和全球的欠发达国家影响很大。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联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世界央行角色,对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制定政策时过于“内向”,就有可能侵蚀全球金融稳定的基础,也很可能会透支美元和美国信用。

第二,我们都明白,这不是最后的晚餐,因而需要为未来的日子留下余地。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巨大,史无前例。在初期作用甚大,边际效用逐步在递减。目前来看,疫情还可能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与我们的生活并行共存。我们知道,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在谋划出台新的刺激措施。建议大家三思而行,应当为今后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第三,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怎么能够让这么多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去无限量地印发货币呢?早在两千多年前,无论中国还是欧洲,都已经有过政府滥铸金属钱币导致经济社会危机的教训,更不用说纸币出现以后人类曾经遭受过的多次灾难。金融业内人士不能不懂得,开出空头支票也必须付出代价。

第四,金融体系富有韧性通常是经济强健的表现,但是当实体经济尚未重启,股票市场却依然高歌猛进、不断上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道而驰,这样的扭曲空前显著。国外有的专家说,“内债不是债,外债才是债,对于美国来说,外债也不是债。”这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似乎都是如此,但是未来真的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吗?

第五,通货膨胀真得能像某种找到特效药的瘟疫一样,在世界经济生活中永远消失了吗?尽管目前通货膨胀总体还不明显,但考虑到国际供应链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要素成本会进一步上升,加之货币派生机理变化,通货膨胀也有可能卷土重来。

此外,还需要考虑的是,大规模刺激政策将来如何退出。进入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欢欣鼓舞,退出的时候可能将十分痛苦。2008年的“量化宽松”刺激政策到现在为止还未完全消化。

04

谈货币政策:

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降

今年以来央行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适度灵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在抗疫中全力保市场主体等方面的情况。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的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推动金融部门向企业合理让利,着力缓解融资贵的问题。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块: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通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步。预计金融系统通过以上三方面,将在今年全年向企业让利1.5万亿。

04

谈中概股:公司国内融资空间很大

周小川谈到美国1个月前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将来中概股前途如何等问题时表示,“从去年‘鲁比奥法案’开始,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政策,都与中概股有关。”他指出,“这次的事和瑞幸咖啡很有关系,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虽然有一些中概股公司出了问题,但总体来讲,中国GDP增长高于全球平均的增长,从供给侧角度来说,我们还是会有不少好的公司,上市公司的资源还是存在的。”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第一,中国是个高储蓄的国家,储蓄率非常高。中国历年总储蓄占GDP比重超过40%,因此只要机制做得好,很容易找到资金投资新兴和成长的公司。这是个很积极的因素。所以从资金面上来讲,并不是中概股公司非要依靠国际市场融资,国内空间还是很大的。

目前中美之间存在隔阂,这些中概股企业怎么办?周小川说,可能少数公司过去就做了准备,准备先私有化再找别的地方上市,但多数公司恐怕并没有打算这么做。如果按照《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进行摘牌的话,国际投资者,特别是美国投资者和一些机构投资者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对美国方面,别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来说,如何体现他们保护美国以及其他国际投资者的利益将是一个考验。

05

谈资本市场改革:

加快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 引入做市商制度

目前国内投资者热情高、投资整体规模大。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今日在发言中表示,目前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位列世界第二,总规模超过160万亿元,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达6.4万亿元,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资产的年均增长速度达20%左右,尤其是近年来境外机构对人民币债券持有规模年均增幅达40%左右。

谈及资本市场改革,易会满指出,资本市场要肩负起推动创新转型的使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发展最终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回顾历次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是走出危机的根本所在。”

他表示,这次疫情势必助推新产业新科技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机制优势,大力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再连接、再优化、再巩固。

就此,易会满指出,证监会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具体举措包括: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在科创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科创板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办法,推出小额快速再融资制度;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

06

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正在成为五个中心

上海作为12届陆家嘴论坛的举办地,正在着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易纲表示要重点建设5个中心——

首先,上海正成为开放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全球机构投资者都能够方便地在上海开展跨境投融资活动,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货币政策仍在正常区间,人民币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相比较,人民币的利率是最低的,但是对主要可兑换货币还保持着较高的利差,所以人民币的资产对全球的资产配置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二,上海正在成为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中心,境内外的投资者只要投到人民币的资产后,必然需要开展持续的风险的分散和管理。在上海风险管理的各个要素正在认真完善:一,在定价上,各类人民币资产都能实现连续定价;二是在交易上,人民币金融市场有着充足的流动性,有的较好的深度和广度,各个市场都能够随时买进卖出;三是在风险对冲上,金融期货、商品期货、利率、汇率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已经非常齐备,为高效的风险对冲提供了可能;四是信息披露上,这几年不断提高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持续增强了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有了以上风险管理的四要素,投资者就能较好的管理和分散风险。

第三,上海正在成为金融的开放中心,世界上所有的国际金融中心一定是开放的,要吸引一流的金融机构和一流的金融人才,开放是必要条件。同时金融监管能力也要以金融开放程度相适应相匹配。在金融开放中维护金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第四,上海正成为优质营商环境的示范中心,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在上海逐步形成,金融法院、金融仲裁等专业机构的陆续成立,上海已成为创新金融运行规则和标准的最好的试验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可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进一步先行先试,只要符合反洗钱、反恐融资和反避税的监管要求,正常的贸易和投资需要的资金都可以自由的进出。

第五,上海正在成为金融科技中心,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撑。目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