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晚老公在微博晒她裸体,为什么这两口子热衷炒艺术人设?

从豆瓣早古网红走到今天,晚晚的进阶路无疑是成功又具有戏剧性的,微博还兴起了晚学扒皮,这两口子的生活每天都在大众吃瓜的瓜田里。

从前几天的带货翻车到颜值不再,晚晚和林翰这对网红与“红”二代的结合,热度有时比需要买热搜的长孙夫妇还高。

晚晚的成名史以及林翰家的真实背景已经挖无可挖,总不过是花最少的钱,炫最大的耀的那些事儿。

不过,却鲜少有人提,为什么这两口子热衷于炒艺术人设?

林翰的红三代身份已是板上钉钉营销出来的,而晚晚的艺术女神标签却是她一路走上来的招牌。从最早的艺术家男友,到红三代豪门男友,艺术女神的标签让她在一众网红里脱颖而出。

别人营销名媛白富美,晚晚则另辟蹊径打造自己的“晚式艺术”。

网传木木美术馆几乎没有她的股份,可全中文互联网里真找不出第二个像她这样高调经营艺术生意的网红。至于为什么林翰也跟着一起品鉴艺术,艺术市场相对于电商市场而言,也溢价空间巨大。

顶流网红家成本80块的衣服,可以预售卖到300块,而晚晚家的帆布包成本也许更低廉,售价也不便宜的。

有这样的底层逻辑在,就能理解为什么合法结婚的夫妇,老公会热衷在网上晒妻子的裸体图?为什么成为dior大使后,晚晚却少有更大牌的合作?

名号打响后需要源源不断的曝光来维持流量,只能说不论是网红路,还是贵妇路,都不易。

瓜吃完了,为大家推荐三位真正值得被欣赏与记住的艺术家。空闲的时间推荐大家看BBC栏目《艺术的力量》。这档节目对典型艺术风格与艺术家的介绍都生动且言简意赅,代入感之强,适合拿来做日常美商提高的科普。

第一位推荐的是是具有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称的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天才中的天才—贝尼尼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意大利早期杰出的洛可可风格艺术家,也是名盛一时的雕刻家与建筑师。当时的罗马教皇曾这样评价贝尼尼“你是为罗马而生,罗马也是为你而生”。

《艺术的力量》是这样评价贝尼尼的,他拥有一切成名的因素,有涵养、讲诚信、魅力足且坚毅,他不像卡拉瓦乔那样暴躁和酗酒,从8岁到80岁,其创作才华从未中断。

17世纪的罗马,道路是他设计的,教堂是他修建的、广场中间喷泉、大剧院里的布景皆是他的作品。上帝对天才就是这样偏爱。

天才与常人最不同的点在于,天才懂得如何将视觉的感受与深层的体会转化为作品。大部分人不是不懂视觉美感与细微感受,而是缺乏把它们表达出来的天分。

而贝尼尼的雕刻精绝之处在于,他十分擅长将表达转化。

石材给人的感受总是刚硬又难雕刻的,而在贝尼尼的手下,他可以让石材变得柔软又富有人类肌肤的纹理感。

“在他刀下,石料变成质地各异的麻绳,精钢,发束……紧绷的肌肉上跳跃出青筋,眼睛的虹膜似乎能捕捉到一丝反光,甚至能够看到人物的肌肤沁出汗珠。”

他刻凿的人物仿佛摆脱了地心引力,逃离底座的束缚而奔跑、扭曲、旋转、喘息、尖叫、狂呼,或者在强烈情绪导致的阵阵痉挛中蜷起身体。

贝尼尼采取各种危险而惊人的雕凿,由此而得以令大理石展现出从未有过的形态:飞升或飘动,涌动或颤抖。

《阿波罗和达芙妮》是我最喜欢的贝尼尼的作品,这是一幕关于爱欲的希腊神话故事。坠入情网的阿波罗正在追赶达芙妮,艳丽的少女却不愿将心给他,达芙妮听到身后阿波罗的脚步声后,向她的父亲呼救,当阿波罗的手指触碰到少女的躯体时,达芙妮变成了一棵月桂树。

两个人的躯体既非完全贴合又非完全分离,达芙妮长出的月桂树完全隔开了阿波罗的小腹,就连他手指接触到的少女腹部肌肤也立马变成了粗糙的树皮,仙女的腹股沟和大腿已消失在树皮之下。

树皮与肌肤之间那道深深的暗影使这无法实现的满足变得更加令人难耐。无法企及的情欲,放大了阿波罗的挫败,也在雕像的表情之间变得格外诱人。

美貌的记录者—VittorioMatteo Corcos、William Waterhouse

看完名盛一时的贝尼尼,分享一个擅长画女性肖像的画家,意大利画家维托里奥利玛窦霍口斯(VittorioMatteo Corcos),他在以往我们介绍过的艺术家当中名气不大,中文网页少有他的生平介绍。

1870年就读于佛罗伦萨恩里科美术学院。1880年他移居巴黎,和一个法属艺术画廊签署了15年的合约,专门创作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肖像。

Vittorio Matteo Corcos的画美在描绘细致,动作细节逼真,他大部分的女性肖像画都有种细腻又柔美的氛围,《待在喷泉边》便是他的经典代表作。

名字不详的几幅也极美,画中的女子端庄秀美,酥胸半露,十分微妙。

最后,关于对美人的描绘,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是我私心偏爱的一位。出生于罗马,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以鲜明色彩和神秘浪漫的画风描绘宗教神话女性而闻名于世。

沃特豪斯传播度最高的一幅画是《海拉斯和水泽仙女》,这幅画取材于希腊神话阿耳戈众英雄远航遇险的故事,

“英雄少年许拉斯在途中去河边汲水而被众水仙拉下水淹死。清澈的月光照在男子绝秀俊美的面庞上,水泽宁芙爱上了这年轻的异乡人,于是从水中露出了她们美丽的胴体,拉住他提水壶的手臂。”

那是他未曾听过的娇媚的声音,没有见过的令人迷惑的眼神,还有那晶莹如玉的珍珠。年轻的英雄被魅惑了,于是背弃了他的主人,宁芙把他拉入永远清幽的世界。

沃特豪斯的笔触浪漫又柔美,描绘了一个凄美又充满诱惑的故事。

作为古典主义的杰出艺术家,他也被认为是拉斐尔前派风格的画家。他笔下的美女具有拉斐尔前派的女性典型特征:纤细、苍白、富有少女的慵懒与浪漫。细心的人会发现沃特豪斯大部分的肖像模特长得都很相似。

19世纪末时沃特豪斯发现了一位据说美若天仙的模特,从那之后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为她而做,但至今却无人知道她的名字。

《夏洛特夫人》也是沃特豪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灵感来源于丁尼生的诗歌《夏洛特夫人》里的诗句“她松开锚链,躺了下来”。

《夏洛特夫人》完全是用英国人的流行情感构置的图像,原意是在夏洛特,一位美丽女子被神困居在一个古堡里。她只能通过窗户投射进室内镜子里的影像欣赏心中的兰西罗骑士。只要从窗户往外看,她就会被毁灭。

为了消磨自己,她每天纺织不止。有一天忍不住往外看去,厄运降临,镜子破碎,丝线缠住了她,随后她被神载往死亡之地。画面表现了夏洛特女士正坐在船上驶向死亡,神秘、疏离、哀伤……丝丝凉意爬上暮霭的湖面。

“这是一个以前少有的孤凄形象,既吻合了维多利亚的压抑情感,又具有难以表述的空蒙悲凉意象,众多的细节象征也符合流行趣味。

此画也是沃特豪斯艺术基调的开启之作,一种孤苦的自恋情愫在其作品中流露出来。”

沃特豪斯对女性魅力的描绘是极致的,冷艳、慵懒、浪漫、神秘,由于太过喜欢和熟悉希腊神话故事,所有人物生动之余又不会太戏剧化,欲望与克制总是被他拿捏的恰到好处。

沃特豪斯的画最妙的点还在,他擅长用无数让目光探索的细节,在画中构建出一个自然的“真实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把环境与人物的灵性转化给观赏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